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10)310

对霍去病射杀李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没有付出代价,而且史传所谓霍去病因为杀了李敢而死,这纯属是牵强附会。

总说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体现了霍去病的残暴本质,但实际上,李敢之死一事,主要责任还是怪李敢和他的父亲李广。

开篇先说明,为什么公元前119年还跟着霍去病建功立业的李敢会被霍去病在一年后射杀?

因为李敢击伤当朝大将军、大司马,卫青。

以下犯上,自古以来,哪一个时代都不可能被容忍,军有军法,国有国规,李敢作为卫青和霍去病的属下,以暴力伤害了卫青,这和谋反的罪行已经没有区别。卫青必然是受了伤,才被霍去病看出来,但是卫青没有把李敢打他的事情说出来,还是为了包庇李敢。

试问不杀李敢,何以正军规?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而且卫青还是霍去病的舅舅,两人同属当朝大将,位列大司马,卫青对霍去病有着提携之情,即便不说提携,以霍去病善待那个没有养过他的生父霍仲孺的事迹就能看出,霍去病很重亲人感情。所以李敢打伤卫青,血气方刚的霍去病如果真的忍了那才是见了鬼,这也是为什么霍去病射杀了李敢没有被朝臣弹劾的原因,因为李敢之死完全没有毛病可以挑。

说完霍去病动机,以下再说说李敢击伤的卫青的动机,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中流砥柱,陇西李家和卫家本来就很应该和谐以待,而且事实上他们之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李敢反常的以下犯上事件必然有着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就是“李广自刎”。

李广,西汉三朝老将,自汉文帝时代起就拉开了抗衡匈奴的序幕,因为战争特点十分活泼,不走寻常路,没有兵法可依,打仗时随心所欲,于是便有了“飞将军”之名。

在卫青和霍去病还没横空出世的时代,李广是大汉的重要国柱,因为李广是名将之后,有着深厚的武风渊源,即便是战术被他人评价为毫无兵法逻辑的打法,但是李广治下有道,为人大方,因此每每打仗,将士和他的配合度极高,往往能建立奇功。

汉景帝时期,李广从周亚夫平定七王,在周亚夫死后,李广和程不识成为了西汉的屏障。而说到程不识,有趣的是,当年李广之祖李信(秦朝将领)和王翦就是两个兵法的极端,王翦追求稳,但凡是大战,便以人数占优,但几乎不会失败。而李信则是追求快精准,以少人数的兵马打出闪电战,可也遭遇过伐楚大败。

而李广和程不识两人的差距,也是这样的。

程不识极为稳重,或许难以获得大胜,但必然不会大败,可李广不同,李广可能会建立奇功获得大胜,但也可能因为太过冒险而大败。而程不识如此评价过李广,事实上,李广一生的战争中,损耗比非常地高,而且败绩并不少于胜绩,正是这个原因,汉景帝和汉武帝都没有给李广封很高的爵位和官位,就是怕李广发挥不稳定,忽然失常。

这便是“李广难封”的来源。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但即便李广难封,李广都依然是汉朝的重要将领,镇压匈奴必不可少。而后来李广的“毛病”的逐渐放大,其实是对比出来的。

公元前129年,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之一次出征北伐,独领一路队伍,而李广也独领一路队伍,除了这两路之外,还有两路队伍总共四路进行北伐。本来卫青是之一次参加这种大型北伐,可谁知道就卫青做到了大胜,直捣龙城,赢得了汉匈对峙中的之一次大优势。

李广和另外两路军队皆是无功而返。

就是因为有卫青这样的天才人物,李广的“战绩”就显得难看了。

汉武帝有了卫青,大汉面对匈奴强势了很多,屡次征伐都可以获胜。但卫青还不是西汉武帝朝的军事巅峰,因为被汉武帝带着身边培养的外甥霍去病,未满二十岁的年纪,随着卫青出征,再创天才的威能,如果说卫青对于李广来说是萤火和米粒之光,那么霍去病对于李广而言就是萤火与月光,差别太大。

虽然李广是猛将,武力值很高,但已经被汉武帝逐渐剥离出了重要的将领位置,李广的晚年大多数都是在当太守,轮值地方,没有大战。

本以为李广就会这样过完一生,可是李广不服。

六十多岁的李广,他对自己没有被封侯耿耿于怀,他手下跟着他打仗的数十个人,都被封了侯,但是他却没有,他的儿子李敢崭露头角,眼看着就要建功封侯了,他也还是没有。当年汉文帝为他叹息,若是在汉高祖时期,那么李广肯定是万户侯,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所以在公元前119年,这一场对匈奴预谋已久,大汉出动十万骑兵,数十万步兵和辎重的北伐就要打响,这便是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为了这场战争,汉武帝给战马喂上了小米,前所未有,可以说是国运之战。

李广数次 *** ,也要参与大战。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汉武帝知道他老了不服输,但是汉武帝太了解李广了。李广老年时难免有些自负,可是若说闪电战术,李广又比不上霍去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汉武帝实在是不想李广出征。但却禁不住李广天天 *** ,看在李广这么坚持的份上,汉武帝勉强答应了。但另一方面,汉武帝提醒了卫青,不要给李广安排重要的位置,不要出差错。

很显然,汉武帝信不过李广的能力。

卫青事实上也是认同汉武帝的看法,虽然李广被任为前将军,但是卫青给他安排东路进军,为的就是防止匈奴单于从东路逃跑,这个安排也意味着李广不是北伐的主力,只是增援部队。

李广对这个安排有怨气,说他自年轻以来就和匈奴对战,现在老了,想要最后一次活抓匈奴。其实李广说这个话非常自负,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他肯定能够击败匈奴单于,而卫青心里想的是,汉武帝与他说的,李广本来就是老了,而且他这一辈子运气不好,别给他重任。

于是卫青还是没有改变策略,直接北上了。

这次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两路夹击,打得匈奴崩溃,最终号称扫荡得匈奴再无南庭,匈奴的歌谣对漠北之战后有歌曰:

“失我焉支山,令我嫁妇无颜色”

可是这场大战,还是被伊稚斜单于跑掉了,也没有人能拦住。

但究竟是不是跑向李广这一路,没人知道。因为李广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大战中,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迷路”了。

后来卫青询问李广带着部队去了哪,李广很坦诚地说迷路了。李广其实酿成了大错,延误了战机,伊稚斜单于很有可能就是在他本来该坚守那条路线跑掉的。李广本来还一副不满卫青安排的样子,但事实上被汉武帝说中了,李广的运气真的太差了。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卫青没有说太多,公事公办,把情况如实上报朝廷,也没有包庇李广。

李广自叹上天薄待他,他说他年纪大了,不愿意也不能再承受文官们的“口诛笔伐”,于是回去之后,李广自尽而亡,为的就是保住名声。

而这一次大战,李敢跟随着霍去病建立大功被封侯,实现了李广的愿望。

本来李广之死没有太大的悬念,为了保住名声,李广如此做等于是赎罪。李广之死更不可能说是卫青导致的,除非卫青包庇瞒报,李广才不会自杀,但这样做,显然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可是后来李敢知道了其中的细节,自己就觉得是卫青逼死了李广。

于是找到卫青,打伤了卫青。

卫青或许心里也过意不去,虽然李广之死和他真的没关系,可是李广一家子只剩下李敢,而且都是忠臣之家,面对李敢做的这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卫青选择了不声张,吃哑巴亏。

可是就如上文所说,李敢这样做已经是以下犯上,更何况他只是为了出一口气才迁怒卫青,道理和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所以在甘泉宫的狩猎中,霍去病也干脆直接暗杀了李敢,算是他擅作主张为舅舅报仇了。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汉武帝是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他直接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没有说是霍去病杀死的。其实严格来讲这算是包庇,但也不算,因为李敢打了卫青,卫青选择不声张,这就没办法通过军法渠道解决,所以霍去病杀了李敢,算是用非常 *** 解决这件事情。

所以说霍去病杀了李敢报仇,完全没有付出代价。

而后来有人说霍去病因为杀了李敢而死,这其实是将霍去病在一年后死于北伐之事联系起来了。说为了惩戒霍去病,汉武帝让霍去病带兵再次北伐残余的匈奴势力,而霍去病死于途中。

但汉武帝本来就做好准备再次北伐,而北伐必然不可能少了霍去病,再者来说,没人会想到一代天才霍去病竟然会在途中病逝,所以这个说法太过牵强了,连边都沾不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5739.html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襄樊之战徐晃是如何打败关羽的?

襄樊之战徐晃是如何打败关羽的?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击败曹仁,曹操派于禁救援,因为秋雨导致汉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也被关羽击败,关羽取得辉煌胜利。襄樊之战后期,曹操派徐晃救援,徐晃到来之后,与关羽交战,随即击败了关羽。徐晃击败关羽,徐晃被抬的很高...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令妃这个人,知名度不大,热度非常高!在80后眼里,她是《还珠格格》里平易近人的“令妃娘娘”,在00后眼里,她是《延禧攻略》里敢爱敢恨的魏璎珞。如果这两个人你都不认识,没关系,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嘉庆皇帝...

士燮:东汉末年军阀,任交趾太守,后归附孙权

士燮:东汉末年军阀,任交趾太守,后归附孙权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要继续沿用“汉”这个国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从微末之中起义,推翻大秦,打败项羽,最后立下大汉朝,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的创立者是刘秀,也是刘邦的血脉子孙。其实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当时刘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成王是位强国富民的国君,他在位时,不仅励精图治,还开疆拓土,并敢于叫板春秋霸主齐桓公,还打死了另一个霸主宋襄公。楚国因为他的缘故,愈发强盛。然而,他最终却上吊自杀了。这是怎么...

陆郁生:东吴官员陆绩之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陆郁生:东吴官员陆绩之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陆郁生,三国时期吴国官员陆绩之女,因为当时陆绩正赴任郁林,因此取名郁生,13岁成为张白之妻。号为义姑。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陆郁生的父亲陆绩是吴郡公认的才子,又是当时吴郡陆氏的领袖。陆绩赴任担任郁林太守,遂取此名。陆郁生年少的时候就定下坚贞的志向。建安二十四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