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常洛是个可怜人?他为儿子留下了什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常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不幸的人总会将自己的不幸转接给其他人,在自己的不幸的基础上,让别人也同样的痛苦,同样的不知道何为幸运!朱常洛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的儿子朱由校到了十六岁,还是一个连字都认不全的文盲天子,除了皇位和自卑,朱常洛什么都没有给儿子留下。
朱常洛是可怜的,他的父亲明神宗从没有给过他一天的父爱,在他的印象中,永远只有明神宗的冷脸和苛责。但他又是可恨的,朱常洛把明神宗留给他的痛苦,全部给了他的儿子朱由校,他的冷脸和无视也成了朱由校一生的痛苦,始终不得解脱。
朱常洛的可怜
朱常洛的父亲朱翊钧是在自己的母亲的逼迫下长大的,因此朱翊钧十分的惧怕自己的母亲,在他临幸婢女王氏之后,都不敢承认这件事,生怕叫母亲知道了就是一顿责罚。尽管王氏母凭子贵,但朱翊钧面对这个儿子实在生不出感情,尤其是这个儿子的出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明神宗——这是他犯的错。
朱常洛虽然是明神宗的长子,但他不受父亲的重视,明神宗带给他的只有灾难。对待母亲李氏十分惧怕的朱翊钧,对待朝臣却十分的刚硬,为了不让朱常洛当太子,他和朝臣整整对抗了十五年。在储位之争期间,上百位官员被罢免,就连容易影响国运的内阁首辅都被罢免了四个,就连地方官员在这场战斗之中都受到了牵连。
尽管最终以朱常洛成为皇太子为结局,但是朱常洛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之中,受到的心灵创伤是无法弥补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太子之位的争夺没有结束,膨胀的欲望也没有因此消散,朱常洛依旧生活在恐惧之中。
已经成为太子的朱常洛,日子没有安稳多久,一个男人用木棒在太子宫中大肆打杂,碰到他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幸免毒打,若非韩本将人制住,棍子下一个要招呼的人将是朱常洛。朱常洛被人如此对待,明神宗就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但当郑贵妃哭到他的面前时,朱翊钧却心疼了。
儿子不过受了一顿惊吓,爱妃却哭了;不管大臣们怎么劝说,明神宗都不管不顾,表面要让贵妃去求原谅,暗地里却让人给太子试压,明面上直接处理了上书要求严查的臣子。“给皇太子母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这都是事情过后很久,但是舆论越闹越大后,朱翊钧给朱常洛的“安抚费”。
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朱常洛的存在是不受父亲承认的,他的母亲王氏也不受朱翊钧的重视,就连王氏整日哭泣到眼睛失明,也换不来明神宗的一点点同情。
父亲的无情,已经让幼小的朱常洛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他的母亲也没有给予朱常洛半分的安全感。当她生下朱常洛之后,王氏几乎见不到朱翊钧的面,就连生活都过的十分的艰辛,她宫中使用的器物连民间的富贵人家都比不上,再加上郑贵妃时常过来当面嘲讽王氏,将王氏贬的一无是处。就算哪天郑贵妃没有前来王氏的宫里,王氏依旧听得到郑贵妃对她的嘲讽,因为就算在神宗面前,郑贵妃也不会停下那张恶毒的嘴。“时郑贵妃有宠,每与神庙戏,辄呼为老妈妈,暗行讥刺,圣衷默然,不自得也”。
在精神遭受的巨大打击下,王氏对儿子的控制也越来越强,朱常洛直到十三岁依旧和自己的母亲睡在一起,这种名为保护实际上却是变相控制的生活,更是让朱常洛痛恨自己的出身。“我十三年与同起卧,不敢顷刻离者”。
而王氏又只是一介宫女出身,对于丈夫的不疼爱,对于情敌的嘲讽,王氏只会哭。母亲的软弱更是让朱常洛没有感受过一点点的安全感。
朱常洛遭受了如此大的不幸,他从小缺少父爱、缺少安全感、永远生活在恐惧之中,他比别人更清楚,一个父亲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也比别人更有成为一个好父亲的“经验”,但朱常洛没有,他将自己的不幸全部报复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他的不幸的根源也就成为了儿子朱由校的不幸根源。
朱常洛是婢女所生,对于同样是婢女所生的朱常洛而言,他常常会想起自己的黑暗童年,内心的阴暗面也由此滋生,全部加于这个尚且什么都不知的孩童身上,仿佛只有折磨有同样经历的人,才会获得一些安慰,才能让自己得到一些治愈。
朱常洛十三岁才得到机会读书,而朱由校直到十六岁依旧没有上过学,在朱由校登基后甚至连奏折都读不懂,只能让太监读出来,他发布的诏令也常常文理不通,以至于被大臣讥笑。父亲一生不被祖父喜欢,而朱由校也同样没有受到过父亲的重视,他终日只能和太监、宫女一起玩耍,也只能在自卑不敢面对的时候,埋头做木工,以此来找回一点点可怜的自信。
朱常洛的童年悲剧也成了儿子的童年悲剧,他没有得到过的,他的儿子也同样没有拥有过;他自卑、敏感,朱由校也只会比他更脆弱。朱常洛实在不是一个好父亲,不知他死前看到那个像极了他的儿子,是否有过一点点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