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兆麒,清朝名将,被赞誉大清朝国之柱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名将刘兆麒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汗位为皇位,正式建立清朝。在范文程等谋士的建议下,皇太极放弃了一味屠杀 *** 的计划,开始采取怀柔政策,网罗天下人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皇太极几次带兵攻入关内,抢掠大量的 *** 百姓和财物,公元1642年,皇太极派兵攻入丰台附近,抢走了一位14岁的少年,这位少年名叫刘兆麒。
皇太极也许没有想到,这位14岁的少年以后会成为顺治帝的贴身秘书,会成为康熙朝的战神。在历史上,刘兆麒名声不响,但他却是一位值得书写的大人物。
刘兆麒生于明朝末年,当时明朝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外有女真伺机而动,大明朝已经大厦将倾。刘兆麒和哥哥刘兆麟自幼学文习武,满身本领无处施展,正巧被清朝大军掳走。皇太极在一群 *** 百姓中挑选人才,一眼就看中了刘兆麒,史载“见而异之,令入官学读书”,并将刘兆麒编入镶白旗。
不得不说,皇太极慧眼识珠,刘兆麒在满洲人的训练下,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将自己幼年所学和满洲战法融会贯通,很快崭露头角,成为一位少年将领。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时刘兆麒还立下战功。顺治六年,顺治帝对汉军旗众位将领进行考试,刘兆麒考了之一名,因为他当时只有21岁,顺治便任命他为皇帝侍从,也就是顺治帝的贴身秘书,成为顺治的亲信,刘兆麒屡次被顺治委以重任。
顺治十八年,南明桂王在缅甸被俘,云南、贵州等地也相继被清军平定,但起义军钻入了荆襄一带的群山中和清军“打游击”,清军为了镇压起义军,强行驱赶民夫为清军押运粮草,山路陡峭,许多民夫坠崖而死。一时间,不仅没能剿灭义军,还导致怨声载道。这一年,顺治帝驾崩,康熙任命刘兆麒为湖广巡抚,刘兆麒到任后,一方面安抚百姓,另一方面将军粮人物平均派给各级官府,由官府派衙役押送,老百姓没有了生命危险,便开始拥护刘兆麒。刘兆麒在湖广辗转三年,几乎帮清朝肃清了李自成、张献忠的残余势力。
在湖广的最后一年,长江中游发生洪灾,刘兆麒积极疏导百姓,把全部的库银都用来买米赈济百姓,赢得了很好的官声。
接下来,刘兆麒就像是康熙的救火队长一样,康熙七年,由于四川发生叛乱,刘兆麒又被调任四川总督。刘兆麒以迅雷之势平定了叛乱,因功被加封为兵部尚书。
康熙八年,台湾郑氏父子加大对浙江、福建地区的袭扰,康熙火速调刘兆麒为闽浙总督。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之乱”,刘兆麒被康熙任命为三位平叛大将之一,刘兆麒在平定三藩之乱时把自己的军事才能表现得淋淋尽致,捷报频传。让捉襟见肘的康熙如获至宝。
刘兆麒一生最光辉的一年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当时沙俄连续侵犯清朝北境,康熙急调刘兆麒担任黑龙江水师总管。次年,刘兆麒率领清朝一万五千名水陆大军在雅克萨向沙俄发动总攻,沙俄最初不把刘兆麒放在眼里,在被刘兆麒打败后又试图重新夺回雅克萨,结果被刘兆麒连续打败三次,沙俄最终向清朝屈服,被迫和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因刘兆麒的突出表现,康熙帝龙颜大悦,圣旨上夸奖刘兆麒乃大清朝“国之柱石”。
如果说,刘兆麒参加的“清军入关”“西南剿匪”“三藩之乱”都是内战的话,那刘兆麒抗击沙俄的战争是政治的反侵略之战。刘兆麒在黑龙江镇守八年,沙俄不敢南犯,史载“边塞既靖”。
笔者认为,关于刘兆麒,后世对他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投奔清朝,特别是在荆襄一带帮清朝屠杀农民军的行为,深受后人指责。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时清朝统一全国已经是大势所趋,刘兆麒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乱,让老百姓尽快脱离苦海,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而且,刘兆麒对义军虽然残酷,但对当地百姓却十分仁慈。特别是在抗击沙俄方面,刘兆麒称得上是民族英雄。只是,后人对刘兆麒过于苛责,让许多后人忽略了这位战神级别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