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31)430

魏忠贤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起明朝末年,最让人诟病的可谓是宦官乱政了。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阉党”作乱,强大的明朝就不会那么快由盛转衰。而对于“阉党”头目魏忠贤,人们的之一印象就是操弄权柄、迫害忠良,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由于他当权后的种种劣迹,魏忠贤本人的形象在世人眼中完全是一个投机钻营、祸国乱政的小人。甚至许多学者把他的发迹归功于溜须拍马和经营人心的本事,认为魏忠贤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当上司礼监秉笔太监全赖他的老相好客氏帮忙。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随着这样的形象固化下来,魏忠贤不识字的说法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个操纵国家政治、掌握更高权力的人,有可能是个纯粹的文盲吗?

事实上这绝无可能。魏忠贤非但不是文盲,而且还在宦官教育机构专门培训学习过。明朝对于大内侍官有一套标准化的培训流程,明内府的内书堂就是隶属于司礼监的一所宦官学堂,一般挑选二三百个十岁左右的幼年宦官进行读书教育。而魏忠贤则是其中的例外,他是三十岁左右入学的大龄学员,进士出身的文官沈纮是他的老师,这时候他叫李进忠,还没改名为魏忠贤。

内书堂的教学可是不含糊,自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惩罚制度,对于不好好学习的人绝不会手下留情。其主要功课是背书和练习内阁票拟的批红,教材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外加上宦官需要遵守的规定《内令》。凡是背书不过关的或是写字差的都有老师批注,再交由学长惩罚。

内书堂的惩罚也不会如普通学堂那么和善,轻则学长用界方打,重则在圣人面前长时间罚跪,要是再严重点的,就要用双手扳着两脚,向圣人直立弯腰,不许身体弯曲。一旦弯曲就要遭受界方乱打,这样的姿势只要保持个半炷香时间,被惩罚者必然头昏脑胀,晕倒在地,更有甚者还呕吐不止,得调养好几天。在这样的高压教学下,魏忠贤上课想偷奸耍滑,以至于不认字是完全不可能的。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要说魏忠贤的学习成果,虽然不至于文采斐然,但还算是能读会写。一些重要的文书他会亲自过目,不过他水平不高且懒得看,大多是交由手下宦官代为批阅。据记载,魏忠贤还上疏过好多次,比如他被杨涟弹劾后大难临头的情况下,紧赶慢赶写的“忠贤自明之疏”,以及明熹宗驾崩后他的称病辞职奏疏。这种紧要关头下为求自保的奏疏,不太可能交由他人代写。

既然魏忠贤识字有迹可循,那么为什么还会形成“目不识丁”的形象呢?这其实是东林党的有意贬低。最早弹劾魏忠贤的是东林党御史周宗建,他上疏说其“目既不识一丁,心复不谙大义”。这奏疏一呈上就遭到了魏忠贤的否认,他斜着眼质问首辅叶向高,这人何出此言?叶向高向他解释说,这人是言官,说话过激很正常。魏忠贤这才消气。

当时的朝堂存在一种风气,弹劾政敌时候往往夸大其词,编造事实或者污蔑也是常事。所以说,一开始骂魏忠贤“目不识丁”的周宗建只是意气之言,魏忠贤能理直气壮地反驳也证明他是有底气的。而这一说法在当时也没人响应,直到杨涟弹劾魏忠贤,拉开了声讨阉党的序幕。

此时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已经无所不用其极,文官骂起人来可谓是狗血淋头,把魏忠贤从上到下喷了个体无完肤。连文盲这种都算是轻的,他们直接骂魏忠贤是“形人心兽”的禽兽。比如杨栋朝骂他“畜豺狼于几席,置蜂虿于股掌”。陈良训称他“为封豕长蛇,毒流中外”。顾其仁在弹劾魏忠贤“目不识丁”时,称其“形人心兽”“真虎真狼”。这些攻击谩骂只能说是诋毁,难以作为客观评价来评判魏忠贤的文化程度。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其实在明朝中后期,宫廷教育整体水平已经较为发达,不识字的人很难进入权力中枢。内书堂的学历俨然成为入选司礼监太监的惯例,更别说秉笔太监了。在后来清算阉党时,狱中的刘若愚也只能按东林党人的口径,说魏忠贤不识字而跻身秉笔,而他也承认,“秉笔不识字,历朝无之”。

综上所述,明朝自永乐之后,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宦官的教育机构,读书识字是进入权力中枢的敲门砖。魏忠贤也是读过书的,拥有在内书堂学习的经历,因而获得了进入司礼监的资格,而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的文盲也难以操纵整个朝政、玩弄权柄。魏忠贤“目不识丁”的文盲形象其实是从清算阉党时达成的社会共识,写入了历代史书,得以固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9398.html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和...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539年~602年),字长熙,敦煌效谷人,隋朝官员,北周骠骑大将军令狐整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性严谨,颇有雅量,博览群书,精通《三礼》。北周时期,门荫入仕,历任吏部上士、夏官府都上士、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隋朝建立后,迁鸿胪少卿,册封武康郡公。出任桂州...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相见。《...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他能灭了东吴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趣谈答案:刘备70万大军即便取得了胜利,也绝对不可以灭掉东吴,也没有办法灭掉东吴。刘备的小心思简单来讲,刘备突然之间率领着70万的大军进攻东吴,并且发动了夷陵战役,最开始的时候绝对...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字公举,生卒年不详,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封汉中王,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俞通源战绩介绍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俞通源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源有哪些战绩?请听我详细道来。俞通源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俞通海的弟弟,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人避难来到了巢湖一带,从小就练得了一身的好水性,有民间传说表示,其本人在作战的时候,曾经向大家...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