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很抠门吗?
泱泱中华,朗朗乾坤。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崇尚奢靡之风。然而,有一个朝代,虽然经济繁荣昌盛,但上至皇帝,下至官员、百姓,都以崇尚节俭为己任,这就是宋朝。
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便有了崇尚节俭的基调,很多人甚至开玩笑说他节俭到有些“抠门”了。当时,皇宫里的窗帘用的都是最廉价的布料。赵匡胤自己穿的衣服不仅所用的布料和普通的官吏没什么差别,而且他几乎不换新衣,衣服都是穿了洗,洗了穿。与历朝历代相比,赵匡胤在位时的宋朝内宫人数少得出奇,宦官只有50余名,宫女也只有200多名。并且之后赵匡胤仍然觉得宫女人数过多,又遣散了50余人。
在节俭这方面,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赵匡胤也要求其他人如此。一次,他的女儿永庆公主前来觐见,由于穿的新衣是由金丝线、孔雀羽制成,显得十分华美,竟然被赵匡胤要求脱下,原因是公主穿着太过华丽容易引起宫内宫外的效仿,长此以往,必然会形成奢靡之风。
那么,我们不禁产生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赵匡胤如此节俭的呢?这要从他的出身说起。赵匡胤出生军人家庭,从小父母对他就很严格,因此他自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后来,他家道中落,游历四方,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日子,自然是吃过了贫穷的苦,更能明白节俭的乐。
另一方面,赵匡胤对于五代十国的君主如何奢靡成性最终导致亡国的教训深有体悟。他深知要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让国库充盈,就要把钱省下来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国防军需和天灾人祸。并且要从自己开始做好表率,避免国家招致不幸。在他的身体力行下,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黎民百姓确实开始仿效他这种节俭之风。据记载,北宋初年的士大夫大都崇尚节俭,从前在官场盛行的迎来送往的风气再也看不到了。很多官吏上任时甚至穿草鞋,拄木杖,不可谓不清明。
不过,如此节俭的赵匡胤却也有不节俭的时候。这就要说到宋朝常被后人诟病的“软弱”了。宋朝自建立之初就经常遭到周边少数民族的进犯,而很多人认为,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没有给之后的皇帝带个好头。他没有通过战争去消除外敌的威胁,相反,他选择给敌人敬献大量的岁币,以钱买地盘,从而避免双方交兵,这被很多人批评“没骨气”、“没气魄”。
不过,任何历史事件如果脱离了它的背景去评价,都是没有意义的。站在当时赵匡胤的角度,他又怎么会不想靠武力平定四方呢?更何况他自己就是靠兵变夺取政权的。只是,建国之初,社会生产生活都还亟待恢复,这个时候,他不愿意劳民伤财去打仗,而是希望集中力量去积累国家财富,这就又要说回他的“抠门”了。可以说,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对于当时这个新王朝积累财富,蓄积力量来说,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