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选择赵昚作为下一代储君?原因是什么
每当一提起宋高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建立宋朝,给混乱的五代十国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之后,宋朝存在了将近三百二十年,历经十八位帝王。这三百多年的历程可谓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前后又经过北宋、南宋两大阶段。
在北宋政权的一百六十七年时间里,北方的辽国、西夏和赵宋政权保持了相对均衡的状态。然而,女真族在北方崛起后,建立了金国。金国举兵一路南下,攻破都城汴京,北宋政权轰然倒地之后,康王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
宋高宗赵构在赵宋政权即将灭亡的悬崖边上拉回了大宋王朝。在经历了与金兵的拉锯战之后,赵构底气不足,采用以金钱换和平的方式,与金签订盟约,实现划江而治。
宋高宗之后,皇太子赵昚继位,是为宋孝宗。我们今天就说说赵昚当皇帝这件事。
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去世之后,其弟赵光义继位。以后的皇帝一直是由赵光义这一脉担任,赵构也是如此。
而赵昚则属于赵匡胤一脉,论起血缘来,甚至在宋高宗的“五服”之外。那么,赵昚都出五服了,为什么宋高宗还选中了他做储君?
所谓“服”,指的是古代祭奠逝者时的丧服,而“五”则是指五种不同的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有人去世,亲戚们便会按照血缘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五服”成为衡量血缘关系的一个标准。
我们说赵昚“出了五服”,实际上说的是他与赵构之间亲属关系超过了五代。虽然同为赵姓,实际上关系已经很远了。
赵构将赵昚立为储君,并将皇位传给他,实际上是赵构非常无可奈何的选择。
赵构无后成为他人生抉择的更大障碍。于他而言,儿子成为心中抹不平的伤痛。1127年(建炎元年),“靖康之变”爆发,宋朝经历奇耻大辱,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金军南下,赵构逃到应天府,并在那里宣布称帝,建立了南宋。
在应天府,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便呱呱坠地。年仅二十岁的赵构对自己的孩子十分重视,给他加官进爵,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
偏听偏信往往成为一个毁灭的加速剂,因为赵构宠信奸臣和宦官,再加上金兵再度大举南下,1129年(建炎三年),宋军将领苗傅、刘正彦将其软禁,并拥立年仅三岁的赵旉为帝。不过,“苗刘之乱”很快平息,苗刘伏诛,赵构再次登上了皇帝位置。
虽然,犹如磷光般的苗刘之乱熄灭了,但年仅三岁的赵旉却遭到了极大的创伤。根据《宋史》的记载:“宫人误蹴地上金炉有声,太子惊悸,疾转剧,薨,谥元懿。”赵旉因为惊吓而死,此后,赵构再没有生下皇子。
皇位总得有流着宋代皇室血液的人继承,赵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从宗室子弟中寻找,最终选择了赵伯琮、赵伯玖作为养子,并给他们分别改名为赵昚、赵璩。
和赵璩比起来,赵昚天资聪颖,又忠孝两全,深得赵构的喜爱。绍兴二年(1132年),六岁的赵昚入宫时。经过宫中的良好教育,赵昚成长很快,已经出脱成一个优秀的皇子,他“读书强记,天资特异。”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南下袭扰,朝中的大臣们大都主张退避,以求苟全。
贪生怕死是最为糟糕的品质,困境是考验一个人品质的关键时刻。面对这种状况,赵昚见状,心中很是愤怒,他主动请缨,表示要率军征讨金军。
赵昚有智有勇,赵构更加坚定了传位于他的信念。1162年,赵昚被封为了皇太子。不久,赵构更是以执政疲惫,需要休养为理由,直接宣布退位,将赵昚提前推上了皇位。
赵昚的能力让赵构信任,赵昚的忠孝则令他欣慰。即使赵昚和赵构血缘关系很远,最终还是顺利继位,成为了许多人眼中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往往有很多巧合,当年赵光义一脉取代了赵匡胤一脉。因为赵光义的严厉斥责,赵匡胤次子赵德昭自尽,在没有了接班人。赵光义的后代在大宋皇位上一百八十余年之后,政权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