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09)290

对同治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遗诏,就是皇帝驾崩之后,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为了充分表达本人的意愿,更好地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意愿,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立即决定、表白,所以,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纵观历史,皇帝在驾崩之前多数会立下遗诏,往往这份遗诏选定了皇帝驾崩之后的皇位继承人。但如果皇帝没有立下遗诏,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皇帝突然暴毙时间太仓促;一种是皇帝还没有亲政。同治帝驾崩时19岁,在16岁那年已经亲政,也不是突然暴毙,这么看来,同治帝留有遗诏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留下遗诏,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有待历史的考据。

现在,不知道同治帝是否留下遗诏,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这件事情就是:同治帝的后宫生活,根本无法自己做主,都被慈禧控制着。清朝的后宫制度沿用了明代制度,明代的明世宗朱厚熜因为太残暴,有一位宫女杨金英勾结其他宫女想要杀掉皇帝,但是,她的计划没有成功。

因为这件事情,朱厚熜之后便出台了非常严格的后宫制度,即:皇帝想找妃子侍寝,不能自己做主,必须征求皇后的同意,还要让皇后盖上皇后的玉玺印章才可以临幸妃子。如果,皇后没有盖上印章的话,那么,皇帝即便到达了妃子的住处,也不能强求。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同治帝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连走路都比较困难,也没有力气再去小胡同寻欢了,所有,只能找妃子玩玩。有一天,同治帝的身体有所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错。男儿好色的本性使然,他想今晚临幸后宫最美的妃子慧妃,于是,就去找皇后盖玉玺印章。

皇后本来跟慧妃就有很大的矛盾,并且,慧妃跟慈禧还走得很近,所以,皇后就是不同意。要知道,男人的兴致来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同治帝不依不挠,还下跪请求皇后同意,皇后不忍心,就给他盖了章。在送走皇帝的时候,皇后还嘱咐说不要太过操劳。

谁知,次日就传来了皇上纵欲过度,病情加重的消息,对此,皇后特别后悔。天嘏的《满清外史》记载:皇上病重,太医宣布已经无力回天。此刻,同治帝到了弥留之际,他要做一些准备。据《清代野史大观》的记载:同治帝死前,特地召了他的师傅李鸿藻到御榻前。

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李鸿藻这个人。

李鸿藻,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被提拔为侍讲,深受西太后慈禧的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再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

话说,李鸿藻到同治帝榻前的时候,皇后刚好也过来问候皇帝的病情,皇后欲退出回避,被皇帝挽留住。皇帝对皇后说:“师傅是先帝的老臣,你是我的皇后,我正有要事,无需引避?”李鸿藻见了皇后,急忙过去跪拜。皇帝急忙说:“师傅,现在是危急时刻,无需行礼,赶快起身。”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接着同治帝抓着师傅李鸿藻的手,说道:“我已经不行了。”李鸿藻和皇后知道同治帝行将就木,一起失声痛哭。皇帝问皇后:“我马上就要死了,肯定要立子嗣,你看要立哪一个,你有什么意见?”皇后说:“立新帝就要选择年长的,不能选年幼的,我不愿居太后之虚名,来掌政。”

同治帝很高兴说:“你那么明事理,我就无需担忧了。”此时,同治帝开始口传遗诏:“立贝勒载澍为新帝。。。。。。”并由李鸿藻执笔,完成遗诏。李鸿藻出宫后,觉得此事事关重大,身系性命,立刻反水,便投靠了慈禧。李鸿藻立刻求见慈禧,不仅把同治帝留有遗诏的事情告知了慈禧,还亲自递上皇帝的遗诏。

见此,慈禧恼羞成怒,直接当面撕碎,下令让宫人不再给皇帝送食送药,不久,同治皇帝就驾崩了。由此可见,同治帝真的是所托非人啊。

至于同治帝到底有没有留下遗诏,在张祖翼《清代野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在同治帝病重快死的时候,皇后哭着到御榻前问皇帝是否有遗诏,皇帝用沾满脓血的手写下遗诏,皇后还没有看清楚遗诏的内容,就被刚刚赶到的慈禧抢走。慈禧大怒,大声骂皇后,皇后不敢还口,只能默默看着慈禧烧掉遗诏。而且,慈禧还补充到,以后不能再提此事!”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同治帝到底有没有留下遗诏,这里还有一个历史证据,就是在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记载:“穆宗毅皇帝在弥留之际,曾经颁发遗诏,遗诏的内容是他立的新皇帝聪明、仁厚、孝顺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等等。以上的历史记载有很多野史的成分,这些所谓的历史证据,有多少可信度确实很难求证。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时的同治帝已经掌政,并知道自己得了重病无法治愈。在确定病情到驾崩期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并没有暴毙。此外,在这期间,他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继承人,这样看来,同治帝可能留有遗诏。同治死后,慈禧太后马上颁布了谕旨,立载湉为帝。

皇帝驾崩之后,皇后就是新皇帝的嫂子,作为皇嫂在后宫的生活也不体面,活得特别尴尬。加上皇帝死去,她十分伤心,几乎无心饮食,清瘦不少。皇后的父亲看到女儿如此消瘦,便想让慈禧劝劝女儿。但谁知,慈禧直接下令赐死皇后,且赐死的理由是:“皇后太过思念皇帝,那么,就让她下去陪皇帝。”

慈禧是个聪明人,便想借皇后父亲之手除掉皇后。随后,皇后收到了家父的家书,上面只有一个“死”字,就这样,皇后也随着皇上去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1302.html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牵弘(?-271年),字号不详,安平郡观津县人 。魏晋时期将领,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颇有父风。曹魏景元年间,累任陇西太守,抵御蜀将姜维进攻。跟随邓艾灭亡蜀国,拜蜀郡太守,迁振威护军。西晋建立后,出任扬州刺史,击退东吴将领丁奉...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逃往豫章郡。东汉兴平二年,去...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几乎天下无敌,谁都不怕,曾被曹操手下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等六员一流大将合围,但是吕布全然不惧,最终全身而退。但是,吕布却很忌惮张飞,每次见到张飞,面对张飞的挑衅,吕布都显得有些顾虑,那么,吕布到...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