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15)11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勾践杀文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此时越国的重臣文种收到老友范蠡的一封信,开篇六个字就道破了此信的中心思想。范蠡认为勾践会卸磨杀驴,所以劝文种赶紧跑。文种一看到信就称病不上朝,开始布局跑路的事情。但是文种慢了一步,勾践抢在他跑路之前让他自杀。千百年过去了,群众眼里的勾践一直都是一个卸磨杀驴的小人,而文种则是因为“鸟尽弓藏”而死。事实真的如此吗?勾践杀文种是因为鸟尽弓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勾践为什么杀文种。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联越扰吴政策使大量楚人涌入越国

晋国和楚国几乎同时兴起的大国,晋国为了阻止楚国的崛起,特意制订了“联吴制楚”的外交政策。

晋吴蜜月期的时候,晋国大力援助吴国,晋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军事技术大大加强了吴国的实力,以至于吴国能开展大规模伐楚战争。当时楚国被打得非常惨,连楚王坟墓都被人扒了。

楚国为了改变现状迅速炮制了晋国的外交方针,制定了“联越扰吴”的外交政策。

楚越蜜月期的时候,楚国也大力支援越国,派遣大量的楚人帮助越国发展国内经济建设。范蠡、文种这两位越国重臣都是楚国人,《吕氏春秋》:范蠡,楚三户人也;大夫种(文种),楚为邻人。史书记载他们两个人看到东南有王霸之气(见霸兆出于东南),所以就去东南了。这个王霸之气是什么?很有可能是看见楚国扶持越国,认为越国会飞速发展,所以想要搭上这辆快车。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投机客,楚越蜜月期的时候可以搭上快车,但是楚越交恶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是白送的,越国每年都要向楚国贡献大量的玉帛子女((勾践)春秋奉币玉帛以贡献(楚)焉,未尝敢绝)。你可以把这个理解为越国向楚国缴纳的保护费,而楚国回馈越国一些人才。

楚国的扶持是有效果的,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越国袭击吴国,吴国火速班师回救,解了楚国一难。之后吴王记恨越国伐吴的事,所以率领大军伐越。但是没成想自己被勾践射杀了,自此吴、越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新任吴王立誓伐越(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吴越结仇更大的受益人就是楚国,首先楚国不用担心吴国再伐楚,同时楚国还能坐山观虎斗,如果越国战胜了吴国,吴国会死同时越国必定会伤残,到时候楚国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伐吴九术”

吴越结仇之后吴王夫差夜以继日的强军、强国,而越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至于率先发起伐吴之战。吴王发动倾国之力在夫椒地区重创越军,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求和。之后越王就成了吴王的下人,在吴国伺候了吴王三年,这才被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之后采纳了文种的“伐吴九术”,开始卧薪尝胆,在这里我们要着重说一下文种的“伐吴九术”。

伐吴九术:之一术、尊天地,事鬼神;第二术、重财币,以遗其君;

第三术、贵籴粟槁,以空其邦;第四术、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

第五术、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

第六术、遗其谀臣,使之易伐;第七术、疆其谏臣,使之自杀;

第八术、邦家富而备器;第九术、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纵观“伐吴九术”其中心思想就是弱化敌人,强化自身。如果把吴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吴九术”。如果把越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越九术”。越国用这九术对付吴国,那楚国又何尝不是用这九术对付越国?

越国用金钱购买吴国的粮食,以空其邦;楚国收越国保护费,以空其邦。

越国给吴国能工巧匠,消耗其国力;楚国给越国将军,消耗其国力。

越国养精蓄锐,以承其弊;楚国同样也是养精蓄锐,以承其弊。

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越国、吴国、楚国代入其中,就会变成越国灭吴,楚国在后。楚国扶持越国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一石二鸟”之计,通过挑起吴越矛盾让东南两大敌人自相残杀,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越国灭吴后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导致文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勾践用“伐吴九术”迅速强大自己,弱化敌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勾践起兵伐吴,史书记载发习流(罪人)二千人,教士(士兵)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军官)千人,这四个兵种有三个兵种很好理解,唯独君子六千这个兵种不好理解。这个君子在这里是指君王亲近的人,但是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称呼,吴国称这种人为“贤良”、齐国称这种人为“士”。什么国家称这种人为君子?楚国!

史书曾记载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沈尹戌是楚国高级将领,这里的君子也是楚人。为什么楚人会出现在越国?

《吴越春秋》: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戈。意思就是越国借用楚国的兵力伐吴。虽然很多人对《吴越春秋》有一些偏见,认为这本书可信度不高,但是这句话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有其他史书佐证。

《韩非子·说林下》:“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楚)而攻晋”越国在灭吴之后又想借楚国兵力攻打晋国,这个又字代表什么意思,想必不用我解释了吧。越国在灭吴之前一定借过楚兵,越国不可能借楚兵攻打楚国,他只有可能借楚兵攻打吴国。

君子六千如果是越国人,那根本就没必要写明是君子,是士兵就列入教士中,是军官就列入诸御中。不写入士兵和诸御就恰恰证明了君子有极大可能不是越国人,结合楚国有养君子的习惯,外加上越国也有借兵的记载,我个人认为君子六千很有可能就是六千楚人。

越国灭吴之后楚国态度迅速变化,当时越国再次借兵攻打晋国。楚国高层直接说:“越国此举并不是真心攻打晋国,而是做做样子,让我们以为越国并没有什么大损伤。实际上他们已经快残废了,我们应该趁机瓜分越国的战果(吴国土地)”之后楚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勃然大怒,试图攻打楚国。文种出来说我们已经残废了,所以别打了,干脆割地吧。于是越国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楚国),经过这一次割地越国醒悟了,楚越蜜月期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楚越刀兵相向的日子。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之后勾践开始清理内奸,避免国内机密泄露。什么人最有可能是内奸?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国内机密消息,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才能做到。在这个时候楚人以及亲楚人士就成了首要打击对象,提前洞悉勾践想法的范蠡早就跑了,而跑的晚的文种就成了国际关系恶化的牺牲品。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如果你是勾践,你会忍住不杀文种吗?我估计你都忍不住不杀他。一个可能是内奸的人,你会放心的委以重任吗?越国什么动态楚国都了如指掌,楚国比勾践还熟悉越国几斤几两,没有内奸通风报信,你信吗?当勾践决心清理国内亲楚人士的时候文种只有两种保命 *** ,一、跑路;二、与楚国划清界限,积极反楚。但是文种都没做,这就注定了他的命运。(ps:可能会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小肚鸡肠,但我告诉你,这就是政治!统治者为了安稳统治会不惜一切代价,这一条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史记·卷四十》

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韩非子·说林下》

为什么群众被误导,认为文种死于“鸟尽弓藏”?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群众因为《史记》的记载认为文种是死于“鸟尽弓藏”。但是鸟尽弓藏这件事在《左传》、《国语》都没有记载,可以说这件事纯粹属于司马迁脑补的画面,根本就没有历史依据。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脑补的这么丰富?很简单,汉初的时候上演了一幕屠杀功臣的历史,刘邦和吕雉残害功臣韩信。当时张良为了避难选择辞官,这种行为和范蠡连夜跑路极为相似。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把角色对比一下,张良看(范蠡)出刘邦(勾践)不是“共富贵”的人,所以提前辞官跑路。而韩信(文种)没能看出来,最后落得个被杀死的结局。多么相似的画面啊,看到这里你认为司马迁写鸟尽弓藏是说勾践,还是借古讽今,讽刺刘邦?另外当时越国北有齐国,西有楚国,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可能会到“鸟尽”的地步?没有鸟尽,何谈弓藏?还有司马迁对勾践的评价十分高,司马迁认为勾践有大禹的影子(盖有禹之遗烈焉),这一句评价就肯定了勾践的能力和贡献。勾践虽然有一些弊病,但仍是一代霸主。看到这里,你还认为文种是死于“鸟尽弓藏”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2/173633.html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仅仅是因为鸟尽弓藏那么简单吗” 的相关文章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南宋宰相。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029年),宋高宗赵构任命了一位叫范宗尹的官员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第二年,即建炎四年(公元1030年),因时任首相吕颐浩被罢免,范宗尹按序顶上,成为代理首相。没多久,范宗尹就因...

王守一是什么人?他最后被赐死是因为什么?

王守一是什么人?他最后被赐死是因为什么?

王守一 是唐玄宗李隆基王皇后的胞兄,祁国公王仁皎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封建王朝,如果皇亲国戚被砍头,要么是谋逆大罪,要么就是贪腐重罪。而王守一则属于后者。要说王守一,先说说他的孪生妹妹王有荣。王有荣是唐玄宗李隆基正儿八经娶的皇后,也就是历史上的王皇后。一开始的时候,王氏作...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李世民登基之后没有将杨氏纳入后宫,是有什么考虑?

李世民登基之后没有将杨氏纳入后宫,是有什么考虑?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任皇帝,是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明君典范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收纳了李元吉的正妻杨氏。后来,当李世民皇后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打算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后来又放弃了。那么,他究竟为什...

张郃和许褚都面对过乱箭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张郃和许褚都面对过乱箭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对同样是面对乱箭,为什么张郃被杀,而许褚却活下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在战争上使用弓箭,不够光明正大,但还是有很多著名的武将,在战场上因中箭而失去战力,甚至直接阵亡。例如江东猛虎孙坚,曾令董卓闻风丧胆,结果在讨伐黄祖时,于岘山中箭...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评论列表

LittleDragon
LittleDragon
13分钟前

勾践杀文种,并非仅因鸟尽弓藏,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利益与楚越关系的变迁。**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细心探寻才能揭开面纱,史记的记载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历史探索之路漫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