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21)431

大家好,说起木华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一、出生有异象的木华黎

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之所以能够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纵横天下,不仅是个人的能力,铁木真帐下更是有一大批忠心耿耿,又才能出众,智勇超人的部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杰”,而“四杰”中最杰出的莫过于木华黎。

木华黎出身低微,只是一个奴隶,但他自铁木真还没有强大时就追随左右,出生入死,屡建功勋,深得铁木真的信任与赏识,被封为左翼万户,太师国王,全权处理长城以南的军政,也是成吉思汗手下唯一被封为“国王”,享有“九斿白纛”特权的人。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木华黎是蒙古扎益沁札剌儿氏古温不阿的第五子,出生于阿难河之东,据说木华黎出生时,帐篷内有一团温暖的白气升腾,盘旋于帐篷的顶部久久不散,部落中的大巫见到这一奇特的异象,断言说:“此非常人也!”

果然,木华黎成年后“身长七尺,虎首虬须黑面,挽弓二百石”。

木华黎家族世袭都是奴隶,一开始是铁木真堂兄撒察别乞的奴隶,由于犯错几乎被砍头,在其父苦苦哀求下免于一死。随后其父带着木华黎与其弟来找铁木真,对铁木真说:“今令此二子为汝守国之奴。若其逃离汝门,则可割其踵,刃其肝而弃之。”

于是,木华黎兄弟成了铁木真的“梯己奴隶”,那时的木华黎十几岁,而铁木真在蒙古高原的部族中还很弱小,其父慧眼识君呀。

二、最早跟随成吉思汗创业的人

木华黎成了铁木真的奴隶,铁木真待他如兄弟,他更是尽心尽力,在跟随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族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超人的胆识与能力,建功立业,深得铁木真的信任与赏识。

木华黎性情沉稳老练,足智多谋,勇猛善战,和“四杰”之一的博尔术,被铁木真喻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是铁木真不可缺少的统帅一级的大将,相比较,木华黎各方面能力都超过博尔术。

铁木真在同世仇塔塔儿部的战斗中,铁木真遭遇伏击,战败后,不仅丢失了牙帐后无处安身,又是隆冬,天降大雪,木华黎与博尔术一整夜都为铁木真撑着毡子遮雪挡寒,直到天亮。

有一次,木华黎跟随铁木真,身边仅有数十骑,突遇敌人数百骑,一时间,敌人一齐挽弓射来,箭如雨下,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木华黎舍生忘死,带马挺身而出,大无畏地挡在铁木真身前,为其挡箭,同时镇定地开弓,连发三箭,射杀了敌人的头目,一时间,敌人惊呆了,匆忙而退,生怕成了木华黎的箭下鬼,力保铁木真安全脱险。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高原被部众拥戴为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左翼万户长,统汗庭以东至哈剌温山的广大地区,与博尔术并列诸将之首。

公元1213年,铁木真率十万人马翻越大漠,进攻金朝,野狐岭之战,金军有四十万大军,以逸待劳,双方实力悬殊。

木华黎认为:“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之!”

也就是说两军交锋勇者胜。于是,木华黎率敢死队,策马舞刀对金军发起雷霆般的攻击,一举击溃金军,让金军统帅完颜承裕的战前部署化为乌有,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野狐岭大捷,也让金人闻知丧胆。

在对金国女真人的作战中,木华黎充分发挥蒙古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擅长长途奔袭的特点,接连拿下金朝数十座城池,还一改蒙古人掠夺烧杀的习惯,充分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采取怀柔之术,对投降的地主武装头目许以高官厚禄,为我所用。

三、率一旅偏师经营中原

公元1215年,四百余人的蒙古商队在西域花剌子模惨遭杀害,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就把经营中原的大权交给了木华黎。

公元1217年,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将经略汉地的全权交给了木华黎,赐黄金印,上刻八字:“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并对木华黎说:“太行以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赐他九斿大旗,并告诫诸将说:“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自古以来非宗室不王,非功臣不侯,蒙古政权也是只封同姓子侄为王,异姓功臣更高封万户。木华黎被破格封为“国王”,这不仅说明成吉思汗对他的重视与信任,更说明他所担负的使命在蒙古政权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九斿大旗是可汗的标志,这是代表成吉思汗去统军治民,经营中原。

虽然木华黎的地位崇高,但成吉思汗交给他的兵马不是他原来统率的左手军,而且一支偏师,也就是所谓的探马赤五部(札剌儿、弘吉剌、兀鲁、忙兀与亦乞烈思五部。探马,此是指充当先锋的部队。),其将领是肖乃台、阔阔不花、孛罗、怯烈台、按札儿等人以及耶律秃花率领的契丹人组成的一支部队,两万余人,在加上糺汉诸军,也就是史天倪、刘伯林等汉族地主武装。

木华黎就是依靠这点屈指可数的人马,采取各种方式,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缓解了民族矛盾,树立了好的形象,纵横金境,所向无敌,六年间征服了大片金朝国土。

公元1224年,木华黎身染重病,临终前对最终未能攻下金汴京而耿耿于怀,嘱咐其子孛鲁,务必领军攻打,然后去世。

当铁木真亲征,感慨地说:“如木华黎在世,就不用我出马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3/53328.html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的相关文章

王潜:唐朝外戚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潜:唐朝外戚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潜(生卒年不详),字弘志。唐朝外戚大臣,唐玄宗李隆基外孙,琅琊懿公王繇之子,母为永穆公主。南陈大臣王通之弟王固的后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王氏。门荫入仕,候补千牛备身。元和年间,累擢将作大监,出任左散骑常侍、泾原节度使,修筑归化、潘原三个堡垒。唐穆宗...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

司马泰:西晋宗室、重臣,品性廉洁清静,率真自然

司马泰:西晋宗室、重臣,品性廉洁清静,率真自然

司马泰(?―299年),字子舒,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重臣,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次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仕曹魏,历任阳翟县令、扶风太守,封阳亭侯。司马泰堂侄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后,册封陇西郡王,历任兖州、益州、相州、雍州...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还不知道: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存异心,若刘备一统天下会首先杀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当时有三个人物最具夺得天下的实力,即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北魏曹操,他们让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人能够打败这么多的对手,从...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还不知道:清政府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真正要人命的是下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带来的康乾盛世,将国力一度推向顶峰,也能看到清朝在晚年,大厦将倾时的落魄与无助。清朝的统治者是我们常...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还不知道:崇祯如果没有杀魏忠贤,明朝的结局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忠贤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贼、大反派,这是毋庸置疑的,崇祯皇帝评价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崇祯皇帝爱杀大臣,向来有很多争议,但对杀魏忠贤,却没有人...

评论列表

Bunny
Bunny
5天前

木华黎作为成吉思汗的得力大将,其卓越才能与忠诚态度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他出身低微却才智出众、胆识过人;跟随铁 木真创业过程中展现出超人勇气与能力并深得信任赏识实属不易 ,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战场上的胜利 ,更体现在缓和民族矛盾 、树立良好形象方面 纵横金境所向无敌展现了他的非凡统帅能力对蒙古帝国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