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治帝19岁驾崩,皇后阿鲁特氏22岁吞金自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28)310

对同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同治是咸丰的儿子,咸丰死后,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同治。从他继位到驾崩,仅仅过了12年,去世时年仅19岁。本应该是翩翩少年,却在病榻上一命呜呼,堪称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而他的死,也成为了史学界的一大谜题。

那么,这位皇帝到底得了什么病,竟然30多天就撒手人寰了?

其实,民间关于同治的病,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天花,有人说是梅毒。对此,专家也展开了长久的研究。在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同治13年10月30日未刻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36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此档案基本证明了同治得的是天花。

在1979年,中国之一历史档案馆、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医院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同治的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大家的结论依然是:同治死于天花。

同治帝19岁驾崩,皇后阿鲁特氏22岁吞金自杀

那么,为何民间会传说他死于梅毒呢?

根据《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同治发病期间清廷曾请了民间名医89岁的祁仲来诊治,此人是荣禄推荐的。

治疗过程如下:

(二十九日)辰正(8时)见于东暖阁,上(同治帝)拥坐榻上(枕一中官),两宫太后亦坐,命诸臣一一上前,天颜甚粹,目光炯然,痂犹有一半未落。谕今日何日?并谕及腊月应办事,枢臣奏无庸虑及。臣奏圣心宜静。上曰胸中觉热也。退至明间,太后立谕群臣,以现在流汁过多,精神委顿,问诸臣可有良法。圣虑焦劳,涕泗交下。

臣因进曰,择医为上。臣荣禄曰有祁仲者,年八十九,治外证甚效,可传来诊视。太后颔之,语甚多,不悉记。退坐奏事处,有敕勿即散直。有顷传诸臣皆入,上(同治帝)侧卧,御医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比昨稍稠),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视之可骇。出至明间,太后又立谕数语,继以涕泪,群臣皆莫能仰视。

午初(11时许)祁仲到,命诸臣随入殿。良久,祁仲与李德立等入,半时许视毕,宣召至西暖阁问状,余等未与,恭(恭亲王奕?)、醇(醇亲王奕)两王入。(恭邸五六刻始下,医者先出。)余等既退,则问荣君如何。曰祁仲言,此痘痈发处尚非肾俞穴,(在肾俞下。)冀可治,药用十全大补汤。俄而传闻令李德立仔细请脉。祁仲方未用,存案而已。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慈禧并没有采纳神医祁仲的治疗建议。

那么,她为何不采纳?

要么,是她觉得神医的方子不行,要么,是她对儿子的病情早已心知肚明。所以,为了维护皇家的颜面,慈禧拒绝了神医的方子。如果真正的药方一出,这个秘密很有可能被公开。

也许你要问,是儿子的命重要还是颜面重要?

毫无疑问,在慈禧眼里,颜面最重要!管她儿子不儿子,一旦被人知道儿子得了梅毒,连自己都会被人嘲笑和歧视。此外,如果儿子和权力让她选一个,她应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权力。这一点从她得知儿子死亡之后的反应,就可以看得出来。

年仅19岁的儿子突然薨逝,作为母亲她首先问的不是后事的料理,而是“可垂帘听政乎”,连在场的大臣们都倍感凉薄。

那么,同治有没有可能染上梅毒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清朝野史大观》中,有记载同治帝在慈禧太后的 *** 下,不能与端庄贤静的阿鲁特皇后相亲相爱,而是被强迫与侍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结合。富察氏虽然长相漂亮,但举止十分轻佻,身在花丛中的同治,显然不喜欢富察氏。此外,慈禧还限制同治到皇后那里留宿,这让年少气盛的同治异常气愤。

所以,为了反抗母亲的压迫,同治走进了烟花柳巷,不小心染上梅毒。据清朝御医记录下来的皇帝“医案”,其中的症状可以肯定当时同治确实得了天花,但后期,他身上显示的症状却跟梅毒极其相似。因此,很多专家推测:天花只是加速了同治的死亡,在染上天花之前,同治很有可能已经染上了梅毒。

同治帝19岁驾崩,皇后阿鲁特氏22岁吞金自杀

其实,无论是什么原因,同治终究还是在更好的年华与人世阔别了。同治死后,母亲慈禧几乎一手把持朝政,很长时间都没有自己的陵墓。

按照清朝的建制,同治本应在登基之后,着手为其修建陵墓。但同治自登基到死,几乎都是傀儡皇帝,自然对自己陵墓的修建没有发言权。直到光绪四年,同治的陵墓才匆忙完工,这期间修建了3年1个月,规格和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在清代皇帝陵墓中,恐怕只有同治的陵墓最为敷衍!

此外,身为皇后的阿鲁特氏,在同治死后也迫于慈禧的强势和压制,选择了吞金自杀,年仅22岁。说起阿鲁特氏,这个女子不仅多才多艺,文化造诣颇高,还擅长书法诗画,备受时人的称赞,可谓是后宫中的一股清流。可是,就是这样优秀的皇后,竟然处处遭受慈禧的压制和欺辱。

因为,她是“辛酉政变”中被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所以,在那个冰冷的宫中,阿鲁特氏倍感压迫,在同治死后她也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她死后,和同治一起被葬在了东陵界内的惠陵地宫。

只可惜,虽然死可以结束眼下的痛苦,得到暂时的安宁,却得不到永久的平静。

在60年后,惠陵终究还是引来了盗墓贼,或许是陵墓内的陪葬品并不多,亦或许是盗墓贼没有捞到好东西,最终,这些盗墓贼只能拿他们二人的尸体出气。同治的尸骨几乎全部被损毁,而阿鲁特氏却全身 *** ,连肚子都被人剖开了,只为她当年吞下的那一点点金子。

由此可见,这一对充满悲 *** 彩的男女,生前受尽欺辱没有好好做过一天自己,死后还要遭受尸骨的残害,着实让人颇为感慨。因此,人活一世,世事无常,珍惜当下更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4/59950.html

“同治帝19岁驾崩,皇后阿鲁特氏22岁吞金自杀” 的相关文章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只是一个靠儿子开国的无能之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后世...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元朝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元朝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要贬低元朝,我们的父母皆靠他生养”,原话并不是这么说的,也不是朱元璋所说。《明实录》里记载着朱元璋这样一句话: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还不知道:曹丕在位7年就驾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争霸的历史中,魏国毫无疑问是历史的主流,因为这个国家在三国之中最像一个国家,而且有了基本的国家构架。正因如此,这个国家虽然故事比较少,但是却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一个,未来统一天下的希望也都在这里。不过可惜,在曹...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521年5月27日 —1567年1月23日 在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靖晚年的时候,梦想长生不老,因此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学道教的做法,设坛求福。当时有很多人为了升官,迎合他的想法,向他献青词,献祥瑞,忙得不亦乐乎。也...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之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代却遭满门屠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变”之中弑君的恶行,为代替曹魏攒下政治资本,司马昭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趁着姜维被黄皓屯田沓中的机会趁机以举国之力伐蜀。...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变法后,楚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