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24)330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郃投奔曹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之间,自然到了要一决雌雄的时刻了。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10万大军,而就曹操来说,则只有3万兵马。所以,在官渡之战爆发时,无疑是袁绍一方更让人看好,所以曹操在前方征战的时候,许昌一带的文武百官,已经有不少人和袁绍暗自联系了。不过,对于袁绍麾下的武将张郃,却选择离开强大的袁绍,转而投奔当时相对弱小的曹操。因为一旦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张郃显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那么,问题来了,官渡之战时,张郃为何会弃袁绍而投曹操?他到底怎么想的?

首先,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在官渡之战时,袁绍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当时,曹军大营是以曹洪为主将,荀攸为谋士。由此,在荀攸、曹洪的配合之下,曹军阵营可谓坚不可摧,这让张郃、高览无法攻下曹洪据守的曹军大营。同时,乌巢粮草也被曹军烧毁,郭图因为自己的计谋失败而感到惭愧,于是诬陷道:“张郃对我们的失败感到高兴,并且出言不逊。”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在得知郭图诬陷自己的消息后,张郃、高览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烧掉了攻城橹,投降了曹洪。在张郃投降曹洪的时候,曹操还没有回到大营。等到回营后,曹操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兴,对张郃说:“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将张郃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对此,在笔者看来,郭图的诬陷,无疑是张郃等人归降曹操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郭图的诬陷,张郃等人回到大营的话,很可能不会受到惩罚。

但是,在郭图的谗言之下,张郃等人可谓百口莫辩,毕竟自己确实没能攻下曹洪镇守的营地,这给了郭图攻击自己的借口。进一步来说,郭图作为袁绍的心腹谋士之一,在地位上自然是要高于张郃等人的。初平二年(191年),辛评、荀谌、高干、张导及郭图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袁绍成为冀州牧之后,郭图受邀正式加入袁绍阵营。对于张郃来说,明白自己不是袁绍的心腹,即便自己回去和过于争辩,也很难打动袁绍。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于是,张郃选择离开强大的袁绍,投奔相对弱小的曹操。另一方面,袁绍不听从自己的劝谏,一意孤行,应该也是张郃离开的原因。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曹操亲率精锐袭击乌巢。在此背景下,张郃劝谏袁绍说:“曹操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于琼等人。淳于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中,粮草对于大军的影响,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张郃看来,一旦粮草出现问题的话,袁绍的兵马越多,反而危险也就越大,因为没有粮草补给,袁浩麾下的将士很可能要就内乱了。但是,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们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于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操的大营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必然都要被俘虏了。”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对此,在笔者看来,张郃的主张和看法,无疑是真知灼见的,如果袁绍可以听从张郃的劝谏,官渡之战的失败,显然是完全有机会避免的。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袁绍没有听从张郃的劝谏,反而对郭图言听计从,派遣轻骑救援淳于琼,而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结果,事情朝着张郃预料的方向发展,袁绍大军的粮草被曹操烧毁,而张郃也没能攻破曹操的大营。

最后,在笔者看来,袁绍不听劝谏,是非不分,无疑让张郃感到失望,甚至让张郃不看好袁绍势力的发展。于是,尽管当时袁绍的实力依然强于曹操,可是张郃依然选择弃袁绍而投曹操。在来到曹操大营后,张郃立即受到了曹操的优待,也获得了一个施展自身才华的大舞台。在袁绍麾下作战多年,张郃却只是一个中郎将。但是,投奔曹操后,张郃立即获得了偏将军一职,并且被封为都亭侯。对于这一待遇,无疑和斩杀颜良后的关羽相提并论了。公元200年,关羽斩杀颜良,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对此,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将关羽册封为偏将军,汉寿亭侯。虽然偏将军也不是较高的武将官职,但是,和中郎将比起来,偏将军意味着张郃终于拿到了晋升高级武将官职的入场券。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由此,在笔者看来,曾经在袁绍麾下郁郁不得志,也可能是张郃选择投奔曹操的原因之一。官渡之战后,张郃跟随曹操攻取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张郃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张郃随曹真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因此,来到曹操麾下,张郃不仅屡立战功,在官职上也是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曹魏的车骑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已经可以称之为武将的巅峰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5/64434.html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那么弱 张郃为什么还要投奔曹操” 的相关文章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非但如此,当上皇帝则可以言出法随、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拥有天底下最丰富的一手资源。皇权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所以那些为了皇权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残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古代,人...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的最大污点,第二次称帝以后,为何必须杀掉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第二次成为了皇帝。与此同时,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镇杀掉了名臣于谦。认真的说,于谦属于名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称与...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对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次北伐,为何蜀国要不停的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228年起,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其中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广为流传的“六出祁山”,其实包括了一次魏军主动进攻汉中,诸葛亮率军迎战,但双方并未交战,后世概而言之,说成“六出祁山”。诸葛亮...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

关羽死后,曹操为何会选择厚葬他?

关羽死后,曹操为何会选择厚葬他?

提到关羽之死就不得不提到荆州,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在襄樊之战中,屡次获胜,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锐。最后,曹操没办法了,暗中勾结孙权偷袭荆州,双方前后夹攻,最终联合起来才将关羽击败。孙权杀了关羽之后,把关羽首级送...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