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之一功臣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30)300

大家好,说起李景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其实我们每次看朱棣把朱允炆打赢了都绕不开一个人,李景隆。不仅我们是这么认为的,朱棣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离了李景隆没有李景隆真的做不到,完全不行的。在1402年6月,朱棣终于进入南京,登基称帝,改年号永乐。对部下进行封赏,加官进爵,当时封赏最重的之一功臣是李景隆。这个之一功臣朱棣是完全完全认可的,朱棣打心眼里看着李景隆就开心,不过跟着朱棣一起打赢的将士们就不是那么的认可和服气了,都觉得之一功臣给了李景隆不太公正。在跟着朱棣一起打赢的诸位将领里面,都督佥事丘福的战功其实是更高的,他的封赏是这样的,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第一功臣吗?

丘福的这个封赏是丘福用命拼出来的,但是丘福拼了命也没有拼到之一功臣,之一功臣李景隆的封赏比丘福还要高,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简单的对比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李景隆的俸禄比丘福高,官阶比丘福高,而且还多了一个官职。当时,朝廷每当商议大事的时候,李景隆都是班列之首都是主议。那么李景隆为什么是之一功臣呢?他立了哪些功劳呢?为什么朱棣的成功绕不开李景隆呢?为什么李景隆就那么的重要和优秀呢?为什么朱棣觉得李景隆的功劳有那么大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李景隆的立功之路。李景隆其实是一个天字号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李文忠,一名十分优秀的名将,明朝的开国功臣。

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了天下的,父辈们的关系很好,李景隆刚好又和朱允炆是一起玩到大的,他们的关系也是好的不得了。他对朱棣的功劳其实要从朱允炆削藩说起,明明朱允炆登基后的藩王对他是没有威胁的,但是受了朝臣的迷惑,迷惑的他就是要削藩,把朱棣逼的造了反,朱棣造反之后不久李景隆就被派去跟朱棣扳手腕,然后就开始了朱棣和李景隆之间的故事,李景隆的首功是破城不入直接退兵留给朱棣喘息过来的机会。建文元年9月,李景隆带着军队到了德州,调集各路兵马,进驻河间。朱棣直接不跟李景隆一起玩,把老巢北平交给自己儿子守卫就去永平和大宁玩了,而且精锐兵马也被带走了。李景隆也没想着非得朱棣去哪玩他就也去哪玩,他直接把朱棣的老巢北平给围了攻城,本来攻城都已经攻破了,然后李景隆下令不许入城全部撤军。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第一功臣吗?

这个是李景隆对朱棣的首功第二功是送东西,送胜利,送气势,送物资。朱棣虽然知道城破了但是也没有放在心上,十一月他才回去北平,朱棣到了之后就开始主动出击了,也不守什么城了。然后李景隆先是让都督陈晖去送了一场胜利,然后两方会战的时候,李景隆又送给朱棣就连破南军七座营寨。然后李景隆送给朱棣一场大胜和大量物资。这一场打了之后,李景隆直接去德州了。然后李景隆和朱棣就开始了假的打仗,李景隆开始展现自己的演技,让人怎么看都觉得他是朱棣的人,不是朱允炆的人。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就只是做做样子,表演一下,做个出兵的样子打都没有打就回去了。然后建文帝也是非常的支持李景隆,也开始表演了。又给了李景隆更大的权柄,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四月的时候,李景隆来了一场大型表演,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这一回李景隆的大型表演又送给朱棣一场大胜和大量物资,李景隆表演完成之后又撤回德州了,李景隆在表演的同时不仅送胜利和物资,在地盘上李景隆也是非常的大度,很短的时间他又从德州退到了济南。然后建文帝又非常配合李景隆一起出演了一场大戏,建文帝非常的支持李景隆。建文二年十月的时候,建文帝把战场上的主将李景隆给召回了,召回之后也不治罪。然后各路角色就开始到位了,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也是气的不得了,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第一功臣吗?

他们说的李景隆前前后后折了数十万的军队,让攻守的形势逆转从攻势到守势,让朝廷再很难组织的起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李景隆必须死什么的,建文帝对他们说的一点感觉都没有,直接无视,就是要支持自己的李景隆,李景隆回去了一点事都没有,就相当于是打仗打累了挺辛苦的正好回来休息休息调整调整,休息完了再继续去演戏和送胜利。建文帝为了李景隆对朱棣的功劳也是用心良苦的。持配合支持态度的,一心的为了李景隆对朱棣的立功扫平障碍,大力的支持。然后在建文四年(1402年)的时候,李景隆更大的功劳来了。在李景隆的配合下,朱棣一路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又出场了,建文帝知道了朱棣快来南京了表现的忧惧不已。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第一功臣吗?

这时候还是一场戏,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建文帝依然维护李景隆,然后李景隆的重场戏到了,建文帝让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去跟朱棣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然后朱棣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很快,朱棣就带兵到了金川门。没错,立大功的机会来了,李景隆完全没有错过,李景隆去给朱棣开了门然后投降,迎着燕军入了城,南京陷落。皇宫起火,建文帝失踪。所以李景隆就是当之无愧的之一功臣,在李景隆和朱棣的完美配合下,李景隆送胜利,送物资,送地盘,积极演戏,再加上建文帝对李景隆的大力支持,立下这么大功劳,朱棣给他的封赏是更高的这个确实是李景隆应得的,他的之一功臣完全是凭自己本事得到的。没毛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6/70827.html

“李景隆是什么人?他真的是朱棣成功的之一功臣吗?” 的相关文章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氏政权最大的特色就是孙权统治时间很长,执掌江东有50多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二年(253年),孙吴皇帝孙亮与堂侄孙峻在皇宫设宴,邀请权臣诸葛恪赴宴。不久孙亮借故离开,孙峻于是拿出诏书,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孙峻于是命人上前将其...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英勇善战,且一门心思的为董卓着想,董卓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只因他是董卓的义子。吕布的内心深处是一直尊重董卓的,尽管董卓让他干尽了坏事,他也无怨无悔,依旧死心塌地跟随董卓...

三国时期要是论单打独斗 有多少人能够打败张飞

三国时期要是论单打独斗 有多少人能够打败张飞

还不知道:若是单打独斗,三国中有多少人能战败张飞?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代猛将如云,英雄辈出,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刘备的五虎上将。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更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刘关张三兄弟中,张飞虽然排在最末,并不就是说张飞的武力不如关羽。其实张飞的战斗力就和他的...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汉昭帝20岁就因病而逝,为何都说与霍光有关?事情真相又是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87年,汉武大帝刘彻因病去世,皇位传给年仅7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13年后,年仅20岁的刘弗,便一命呜呼。他这一死不要紧,整个西汉再次乱成一锅粥,最终还是太子刘据直系后代刘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