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4)26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史之乱前,哥舒翰、安禄山、高仙芝、封常清堪称大唐四大名将。

然而安史乱起,封常清、高仙芝因败于安禄山而先后被斩,哥舒翰潼关一战战败被俘,之后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为何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均不是安禄山的对手,真的只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乱指挥吗?

1、西方二师和东北三师的形成

唐朝初年的军事布局是“举关中之重以临四方”,打仗以“大总管”领兵出征,仗打完后领兵之将依然回归朝廷。

但随着版图的扩大,每次都从中央调兵并不现实,同时边疆也需要固守,于是“节度使”一职便诞生了。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大唐已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次于节度使的经略使:

安西节度使:控制西域,治龟兹城北庭节度使:防御突骑施、监昆,治北庭都护府河西节度使:阻断吐蕃与突厥,治凉州朔方节度使:抵御突厥,治灵武河东节度使:与朔方共抗突厥,治太原范阳节度使:控制契丹、奚,治幽州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只营州陇右节度使:防御吐蕃,治鄯州剑南节度使:西抗吐蕃,南抚蛮、獠,治益州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其中,兵力在五万以上的藩镇为范阳、陇右、河西、朔方、河东。

而当时大唐更大的威胁,在东北为两蕃——契丹和奚,在西则为吐蕃,在北则为突厥。因此,唐朝以范阳、平卢镇两蕃,以陇右、河西镇吐蕃,以朔方、河东镇突厥。

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被灭。从此,哥舒翰所统领的河西、陇右被称为“西方二师”,安禄山所统领的范阳、平卢、河东被称为“东北三师”,二者遂成为当时更大的两个军事集团。

哥舒翰的实力原本是超过安禄山的,但由于公元751年安禄山在范阳、卢龙之外又兼任了河东节度使,其堂兄安思顺在752年担任了朔方节度使,从此东北集团的实力便超过了西部军事集团。

而这一点,也正是安禄山敢造反的底气。

2、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反击战略

关于安史之乱前的局势,唐朝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这样写到:

哥舒翰统西方二师,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践更之卒,俱授官名;郡县之积,罄为禄秩。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庭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乐祸觊欲,胁之以害,诱之以利。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

也就是说,天下精兵良将均集中在了安禄山和哥舒翰之手,而京师空虚,且承平日久。

当安禄山举兵造反之时,中原确实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但这不表示李隆基就此乱了方寸,事实上唐朝最开始的平叛战略是这样的:以哥舒翰的西方二师——河西、陇右兵出潼关正面迎击安禄山的东北三师,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向安禄山的大后方——河东、河北进军,之后两者夹击安禄山。

(PS:安禄山起兵后,李隆基已经用郭子仪替换了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

3、封常清和高仙芝为何会败与安禄山之手?

不过调河西、陇右兵是需要时间的,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于是封常清和高仙芝便出场了。

安禄山起兵之时,封常清任安西节度使,当时恰好临时来朝。既然在长安,李隆基便先派封常清出战了,但是没兵,封常清来的时候也没带多少人。所以封常清只能临时招募,史载“得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同时,李隆基在封常清出战之后还派出了前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当时任右羽林大将军),并亲自为其践行,但同样需要临时募兵,史载“于京师募兵十一万,号曰天武军,旬日而集,皆市井子弟”。

所以,封常清的本部兵马尚在万里之遥的安西都护府,他和高仙芝一样,率领的都是临时拼凑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高仙芝

最终,封常清在洛阳与安禄山打了几仗之后战败,率残部退守陕郡,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之后,封常清向率军到达的高仙芝说明了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的现状,并认为潼关是长安最后一道屏障,且现在无兵把守,当务之急应当回防潼关。高仙芝同意了,二人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之后,李隆基以封常清丢失东都洛阳,兵败后动摇军心;高仙芝弃陕郡至潼关几百里地,又克扣士兵粮饷为名,阵斩二将。至此,当年在西域叱咤风云的高仙芝、封常清全部被杀。

理性的看,封常清丢失东都洛阳,高仙芝不战而退至潼关,肯定要受处分,但处死未免太过了。

4、哥舒翰在潼关真的只能固守而不能出战吗?

高仙芝、封常清被杀后,河西、陇右兵至,李隆基起用哥舒翰率军出征。史载哥舒翰:

领河、陇诸蕃部落奴剌、颉跌、朱邪、契苾、浑、蹛林、奚结、沙陀、蓬子、处蜜、吐谷浑、思结等十三部落,督蕃汉兵二十一万八千人镇于潼关。

这一战,是西方二师与东北三师的决战。此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是哥舒翰战败了。

关于哥舒翰的战败,一般都认为是李隆基和杨国忠瞎指挥,强令哥舒翰出潼关决战所致。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当时的局势,恐怕没那么简单。

哥舒翰据守潼关之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北方的进展顺利。李光弼从山西进入河北,收复常山郡,在击败来援的史思明后又收复了十几个县。之后,李光弼被朝廷任命为范阳长使,河北节度使,南攻赵郡,断了安禄山的后路。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应当说,当时大唐的战略并没有错,李光弼在河北的胜利使屡攻潼关不下的安禄山心急如焚,甚至有弃洛阳北返的打算,而此时李隆基命哥舒翰出兵也正是要合击安禄山。但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坐拥20万大军的哥舒翰在灵宝之战中会败的如此之惨,不仅自己被俘,还全军覆没,精锐尽失。

哥舒翰本人嗜酒如命,长期纵情声色,之前便曾中风而半身不遂。哥舒翰到潼关后因为身体原因便让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又让王思礼主骑兵,李承光主步兵,二人又不和,致使军中号令不一,全无斗志。

灵宝一战,哥舒翰中了埋伏,二十万大军仅剩下八千人逃回潼关,一世英名付之东流。之后,哥舒翰被其部将火拔归仁捉住送给了安禄山。

我认为,命哥舒翰出关本身并没有错,难道拥有二十万大军的哥舒翰要一直守到李光弼完全平定河北之后再出兵吗?我想,当时主张出兵的绝对不止一个不知兵的杨国忠,以西北军对抗东北军本就是李隆基的基本战略,按正常的逻辑,哥舒翰只要与安禄山战至胶着状态便是胜利。

我一直觉得,李隆基晚年的悲剧绝非昏庸便可以简单解释,他逼哥舒翰出兵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手握重兵的哥舒翰并不完全信任。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禄山能反,难保哥舒翰不会。

哥舒翰的战败,后果极为严重

潼关失守后,长安再无险可守,唐室只能出逃。从此,李隆基进入蜀中,太子李亨奔赴灵武。

灵武,是朔方节度使的驻地,当哥舒翰的西方二师全军覆没之后,天下能够倚仗的便只剩下朔方军了。之后,李亨令李光弼和郭子仪率军回援,二人在河北的战果也失去了,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7/73166.html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的相关文章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可只要仔细观察...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的确败走华容道,但此时追击他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这里单从小说《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很精...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在虞国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名叫百里奚。他三十多岁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叫孟明视。只...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郡富春人,吴郡豪族徐琨之女,又称徐妃。在谢夫人卒后成为讨虏将军孙权第二任妻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无宠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废黜。除了吴主权徐夫人以外,其弟孙翊之妻亦姓徐。前者多称徐夫人或徐妃,后者则多称为徐氏。人物生平徐氏最初嫁予吴郡陆氏...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张良,西汉开国功臣,“...

刘备三顾茅庐时没有实力,没有地盘 诸葛亮为何还选择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时没有实力,没有地盘 诸葛亮为何还选择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世人公认的智者形象代表。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在他的辅佐下,刘备阵营迅速崛起,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到与曹操阵营、孙权阵营分庭抗礼,三足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