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8)35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为了一个生有“反骨”之人,然而历史上的魏延却是对蜀汉忠心耿耿,虽然有些自傲和叛逆,但却从来没有反叛之心。那么,忠心耿耿的魏延,又为何被杀且被灭三族呢?实际上,不过是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与杨仪争权所致罢了。

魏延长期跟随刘备,乃是刘备的绝对嫡系。

作为蜀汉名将,史书并未介绍他是何时开始跟随刘备的,《三国志·魏延传》中只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即建安十六年(211年)时跟随刘备入蜀作战。

从这些有限的记载来看,魏延在入蜀作战之前还只是个默默无闻之辈,而随着刘备和刘璋决裂,刘备最终夺取蜀地,魏延这才因为屡立战功而被封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乃是刘备所创,先后授予赵云和魏延,虽然《通典》将牙门将军列入杂号将军,但在蜀汉却并非如此,而是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左右、参赞军谋,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的职位,任职者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由此可见,魏延不仅能力出色,而且极受刘备信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赢得与曹魏的汉中之战后,自称汉中王,而在大家纷纷建议由张飞担任汉中太守之时,刘备却意外的将魏延任命为了汉中都督、太守,并将其擢升为镇远将军。可见,对于长期跟随自己的魏延,刘邦赋予了极大的信任和重视。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魏延都忠心耿耿的履行着镇守汉中的责任,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魏延则被进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去世后,太子刘婵登基,魏延被加封为都亭侯。

此后,从建兴五年(227年)至建兴九年(231年),魏延曾先后四次跟随诸葛亮北伐,不仅屡立战功,甚至还在之一次北伐时,便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并未被诸葛亮采纳。北伐之余,魏延则依旧担负着守卫汉中的任务,而魏延在此期间因功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不过,魏延虽然勇猛过人、能征善战,但性格上却有些恃才傲物,先后与刘琰、杨仪等人交恶,甚至曾数次拿刀要杀掉杨仪,只是在诸葛亮、费祎等人的调解下,这才没有酿成大祸。魏延的这种性格,显然让他得罪了太多的人,而这也为他的悲剧下场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北伐途中去世,魏延与杨仪争权被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担任先锋官。然而,在这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同年秋,诸葛亮病情加重,临终之际他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身后之事,定下了自己去世之后便撤军,并以魏延断后的决定,而且表明,如果魏延拒不奉令,那便随他去留。

不久之后,诸葛亮去世,为了保证大军顺利返回,杨仪等人秘不发丧,依照诸葛亮遗计,令费祎向魏延传达撤军,并令其断后的命令。魏延闻言,不满的说道,“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亲属官员就可以将其安葬,我来率领军队北伐,怎么能因为他的死荒废了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何许人也,怎么能听从杨仪的安排,甘作断后之将。”(《三国志·魏延传》)

得知魏延的态度后,杨仪便按照此前的安排,不再理会魏延的去留,直接率领大军徐徐撤退。魏延得知后自然大怒,认为杨仪这是有意怠慢自己,于是日夜兼程的赶到了杨仪大军之前,并将所过之处的道路全部破坏,想要赶在杨仪之前率先返回成都。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全面爆发之后,两人均上书刘禅指责对方谋反,刘禅无法决断之下,只得向朝中大臣进行询问,结果董允、蒋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杨仪、怀疑魏延。可以说,由于魏延平日里的性格原因,此时朝中的形势对于他已经极为不利。

在朝中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魏延率军先行抵达占据了南谷口,并随即对杨仪大军发动了进攻,杨仪则命王平抵御魏延。王平来到两军阵前,大骂魏延的先头部队“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署知道此事错在魏延,因此“军皆散”,只有魏延和其子数人逃亡,杨仪则派遣马岱追上魏延并将其斩杀。杀死魏延之后,杨仪将马岱献上的魏延头颅踩在脚下,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并随之诛灭魏延三族,可见杨仪对魏延的恨意。

《三国志》明确指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而元代的郝经也认为魏延被杀乃是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可见魏延之死乃是因与杨仪争权,再加上两人长久以来的矛盾导致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7/73989.html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最后却被夷灭三族” 的相关文章

赵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赵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赵胜,赵武灵王子,号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公子,辅佐赵惠文王与赵孝成王两代赵王,既把赵国推向强盛,也让赵国走向衰落,可以说见证了赵国由盛转衰的全过程。那么赵胜是如何辅佐赵王的一,喜招门客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明明是三国中的失败者,为什么诸葛亮能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乱世,人们在提及那个特殊的朝代之时,往往会联想到属于每个不同人身上的标签,而对于诸葛亮,无论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美”还是别...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夏侯徽是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司马师第一任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家为了谋权篡位之狠辣果决,历来为后世所诟病,司马懿隐忍诛曹爽、杀王凌,司马昭弑曹髦都是例子。《晋书》中更是记载了司马师的冷酷无情,他居然毒杀了为自己生了5个女儿的妻子夏侯徽司马师毒死夏侯徽的记载后雅有...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对朱元璋知晓朱棣的野心吗,为何不除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此后这个出身贫贱的帝王,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里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维系王朝统治、加强皇权的措施。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一系列明初大案的发生,无不是朱元璋为后来者...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