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17)301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刘备和孙权因为关羽爆发过“夷陵之战”,曾经的盟友成为不死不休的敌人,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身为局外人的曹丕当时为什么不选择趁机浑水摸鱼,出兵攻打孙权又或者协助孙权一起攻打刘备呢?

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孙权的“汉臣”身份;孙权投降了曹丕;正因为这两个原因的存在,导致曹丕在夷陵之战中没有大的作为,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关羽被杀后,孙刘联盟事实上瓦解。此后的两年时间,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且都说自己是正统。于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两个皇帝——魏帝曹丕和汉帝刘备。至于孙权,他没称帝,也没称王,他的名号仍然是“汉骠骑将军”。

注意,孙权当时的这个官职,是东汉的骠骑将军,他在名义上仍然奉汉献帝为主君。他并不承认曹丕和刘备的皇帝身份。也就是说,孙权当时是个黑户,而且还是个有实力的黑户。曹刘两方不管谁拉拢他,谁就能向天下昭示,自己才是正统皇帝,而对面的那个则是僭越称帝的贼人。

我们知道,孙刘联盟破裂,关羽被杀,刘备是不可能跟孙权和解的。而刘备据益州,易守难攻,并不怕曹丕主动攻他。他可以专心的对付孙权。刘备的这种地理优势,孙权没有。他受到魏汉的双重夹击,且孙刘大战在即,此时孙权万万不能再得罪曹丕。所以,孙权在关键时刻就投降了曹丕。

前面说了,曹丕很看重孙权的投降,因为只要孙权投降,即便只是名义上的假投降,这对他曹丕来说,也都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所以,当孙权的使者来到洛阳后,曹丕很是心动,想也没多想就接受了投降。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期间,谋士刘晔(汉室宗亲)反复劝曹丕不要接受投降,他认为:孙权动机不纯,现在害怕受夹击来投降,必然不是心悦诚服的归顺。既如此,为什么要接受呢。并且刘晔还大胆的预测,如今蜀吴两国结仇,这正是我们大魏借机渔利的好时机!先灭孙权,孤立刘备,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三国志·刘晔传》

按理来说,刘晔的建议是可行的。因为曹操当年无法消灭孙刘,就是两人报团联手跟曹操对抗。现在孙刘闹掰,这可是十几年难得一遇的好机会。天上掉馅饼,不捡岂不是可惜?

然而,曹丕对刘晔的想法却不认同,否定了他的建议。曹丕认为,我现在最缺的是名分,要利用名分证明自己取代汉献帝的合法性。现在孙权既然来向我投诚的,我就得把握机会,如不然,以后天下谁还服我?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傅子》

刘晔见自己说不动曹丕,就再劝道:机会不可失!现在只要我们攻吴,刘备如果知道我们要出兵攻打孙权,那他肯定乐见其成,正好可以一起胖揍孙权。只要灭了孙权,刘备仅一州之地,灭亡只是问题。

可惜,曹丕还是不听,他最终接受了孙权的投诚,而且决定封孙权为吴王。

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傅子》

待这一系列封赏完成后,东吴改旗易帜,名义上变成了“魏土”。而在当时的汉地十三州中,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刘备的益州一处了。这个结果,就是曹丕想要的结果。如果仅从这个结果来说,曹丕的目的达到了。

所以曹丕为何不打孙权?答案就是:当时曹丕篡汉称帝,非常不自信,很看重名分。孙权的请降给了曹丕最想要的名分。他权衡利弊,认为名分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就没有浑水摸鱼打孙权。那么曹丕既然不愿意攻打孙权,那为什么不和孙权一起打刘备呢?

其实这个问题,曹丕问过刘晔的意见。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曹丕问刘晔)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傅子》

曹丕当时问刘晔:孙权来降,我不想因为打他而失了天下民心。现在我想打刘备,你认为是否可行?

刘晔直接说道:刘备离我们远,孙权离我们很近。而且现在是刘备想打孙权,不是孙权想跟刘备打。如果刘备听说我们去打他,他就不打孙权了,孙权也有可能帮刘备。但我们打孙权就不一样了,因为刘备打孙权是必然的,只要我们趁机行动,刘备一定不会去救孙权。

(刘晔)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傅子》

最后,曹丕采纳了刘晔前半段的建议,但没采纳打孙权的建议。于是,他就没打刘备。从最终结果来说,是曹丕错了。因为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孙权就是一场假投降,打退刘备之后,他就跟曹丕闹掰了。

曹丕想要名分,但孙权做的绝,他连名分都不给曹丕,把曹丕被骗得很彻底。而曹丕在一怒之下发动了南征,败得很惨。就在曹丕南征前,刘晔劝他不要打孙权。因为时机已过,现在没机会了,可惜曹丕还是没听他的意见。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三国志·刘晔传》

总的来说,曹丕没有在夷陵之战期间浑水摸鱼打孙刘,没别的特殊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名分很重要。以他的智商来说,他肯定知道孙权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但是,他当时是新君继位,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所以他在权衡利弊后,就做出了在后来人看来极为不明智的决定。

他这就是犯了典型的分不清楚问题的重点何在的毛病。至于不打刘备,是因为蜀地遥远,打刘备会得不偿失。综上所述,因为这些原因,才让曹丕最终没有采取动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8/79114.html

“刘备打孙权曹丕为什么不作为?曹丕是如何衡量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刘邦驾崩后,八个儿子命运多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在长安的长乐宫病逝。那他的妻子皇后吕雉是如何对待他的八个儿子的呢一,皇长子刘肥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其母为外妇曹氏,因此他未能成为皇太子而是于汉...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对道光皇帝何德何能,为何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属意于让他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道光皇帝处于清朝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它第一次被自己眼中的“夷狄”踩在脚底下,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开启了它此后70年的屈辱...

王随:北宋时期宰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随:北宋时期宰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随(约975~1039年),字子正,河阳(河南孟县)人,北宋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大法。曾为长水子璇禅师之首楞严义疏注经作序,并删次《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传灯玉英集》十五卷行世。宋仁宗明道年间,出任宰相...

李凑:唐穆宗李恒第六子,被追赠为怀懿太子

李凑:唐穆宗李恒第六子,被追赠为怀懿太子

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长庆元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李炎(封颖王)及弟李溶(封安王)等同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及至其兄唐文宗即位后,深感宦官王...

夏侯惇打仗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曹操为何还要重用夏侯惇

夏侯惇打仗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曹操为何还要重用夏侯惇

对夏侯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惇没打过啥胜仗,甚至可以说屡战屡败,曹操为何还是重用他?古时候,一个武将能否被重用,毫无疑问要看他的能力,历史上出名的武将几乎都是功勋卓著的,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三国时期,有位武将便没什么战功,甚至可以用屡战屡败来形容他了,喜欢...

杜鸿渐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杜鸿渐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礼部尚书杜暹之侄 。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起家延王(李玢)参军,迁大理司直,出任朔方军留后。安史之乱时,参与拥立唐肃宗,授兵部郎中,历任兵部侍郎...

评论列表

袁勇
袁勇
4天前

曹丕在夷陵之战中的决策显示出其政治上的短视与失误,过于看重名分而忽视实际形势,导致错失良机而陷入被动局面实在遗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