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百年的混乱,杨坚仅用十几年就恢复了经济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05)22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杨坚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即隋灭陈后八年,隋文帝杨坚下令,普免天下钱粮。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大隋王朝,免收一切农业税。

这绝对是一件伟大的盛事,因为自汉文帝以来,已经有近七百年没有哪个皇帝做到过这件事了。此后的一千二百年,也就只有寥寥几人,如乾隆五次普免钱粮而已。

尽管已经彻底消失了十几年,但农业税的意义、尤其是历史意义依然不可小觑。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代,农业税几乎可以等于国家总税收。免征一年的农业税,堪称是国家给农民发放的更大福利。

而杨坚这一次发福利的理由也很直接——开国十六年来,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蓄积,府库里已经没地方再容纳更多的财富了。为了避免浪费,所以就不收税了。

这一次免税事件,被视为隋朝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极盛的程度。须知隋朝的税收相比于北周已经下调了四成(周税每户五石,隋则三石),在这样的税率下还能收上来这么多税,看来隋朝真是国库殷实,也无怪后来杨广有底气打那么多大仗了。

问题是,这些是真相吗?或者说,低税率却收上来了高税收,这合理吗?

与今天纷繁复杂的税种税法不同,由于杨坚废除了酒坊税和盐井税,使得隋朝 *** 的开支基本只靠农业税,也就是租和庸。因此要计算税收就可以套用一个很简单的公式:

总税额=调 租=人头税 土地税=每户税额×户口数 耕地亩数×每亩税额

总税额上升了,耕地亩数又是浮动较小的,而每户应缴纳的税额却下降了,那么就意味着户口数上升了。那么隋朝的户口数上升了多少呢?我查阅了《隋书》、《通典》等资料,给您列了个表:

从581到588的七年间,隋朝的户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9‰;自589到598的九年间,户口年均自然增长率则为23‰。最关键的是,仅仅十七年的功夫,隋朝的户口数竟然自然增长了345万户(除去陈朝原有60万)!

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概念的话,那我们就拿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口增长率来作对比——作为中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时代,1949-1976这不到三十年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过就在2-3%之间,1963年的3.33%更是被视作空前绝后。

相比之下,在各方面尤其是医疗条件严重落后的隋朝能实现如此之高的增长率,实在匪夷所思。

两相对比,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了吗?

请注意,我在有关隋朝户籍人口的表述,一直是用的“户口数”,而非人口数。

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再加上当时的统计手段的匮乏,使得搞清楚国家有多少人是比较困难的。更关键的是,隋的农业税,是以户口为基本征收单位的。

事实上,隋初那几年户口数之所以玩了命的往上涨,并不是因为大隋人民赶上了生育潮,而是和一项行政手段有关,那就是他对户籍和土地的整顿。

上一讲我们谈到,南北朝后期,各国的户口制度几乎是一团乱麻,尤其以北齐为甚。混乱的户籍制度使得国家收税起来尤为困难,再加上税法里有各种各样的免税特权,使得百姓们都去钻了政策的空子,成了免税户。

这些工作,本应该是北周完成的,由于政局的动荡使得被滞后到了隋朝。而在经历了尉迟迥、突厥等战争后,杨坚也下定决心,必须摸清户口,明确税赋。

三百年的混乱,杨坚仅用十几年就恢复了经济

这项工作首先在原北齐境内开展,法令是极其严苛的:

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为了确定税源,杨坚命令各州县按人头摸排,如果敢隐瞒不报的,除了本人受罚以外,连地方官都要发配充军。在这样的铁腕下,各地纷纷出现了互相举报以求自保的局面。

除此以外,杨坚还下令,把过去那种几十甚至上百人口的大户拆分出来,各自单独为一户。这一举措本意是为了收税,却取得了另一项副产品——聚居在一起的世家大族在这次运动中被拆分打碎,中国大家族的碎片化开始了。

这项工作的结果,是为帝国创造了44.3万新户、164万人口。国家的户口数一下子就上涨了9%。尝到甜头的隋文帝接受了高熲的建议,将此法推行全国。

这,才是隋初户口数激增的原因。

我们必须承认,在太平盛世时节,人口会有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但是,当增长速度明显超出自然规律时,我们就必须讨论它背后的原因了。

这种狂飙突进的增长和高效的收税方式让隋朝的府库迅速充盈起来,而为了投皇帝所好的隋朝官员还给隋文帝送上了另一个大礼包:根据《通典》记载,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9.4亿亩,折合今亩约为21.3亿亩。而当今中国的耕地面积,已经离国土资源部规定的20亿亩红线越来越近了。

须知,隋朝的实际统治面积与汉朝(耕地面积约5亿亩)相似,既不包括东三省,也不包含新疆 *** ,甚至当时连两广都还没被算进来。隋朝是怎么做到有这么多耕地的?

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在虚报数字。只可惜,这个虚报数字是要交税的。夸张了近四倍的耕地数,就意味着百姓要交四倍的税。

把这个账算清楚,你也就明白了,隋朝的开皇之治的经济成果,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一句话,这是个典型国富民穷的社会。

当皇帝还是杨坚这种开创之君,知道省着花钱的时候,虽然税额高,但是好歹人民还可以承受;而当他的儿子不但要钱,还要老百姓的命(开大运河、征高丽)的时候,人民就只能起来要隋朝的命了。

当然,距离隋朝被革命还很远,距离杨坚去世也还很远。在把他写死(这很不厚道)以前,让我们去看看别人的故事,去看看这位伟大皇帝的大臣们,又都是什么状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2362.html

“三百年的混乱,杨坚仅用十几年就恢复了经济” 的相关文章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可...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汉末谋士徐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第一个投奔刘备的人,对军事也十分的精通,所以刘备很器重他。之后曹操觉得徐庶十分的有才,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谋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将他骗到了曹操阵营,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在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后来徐母自杀,徐庶也因为记恨...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登拥戴刘备,为什么会投奔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陈登有印象,他就是拥戴刘备为徐州牧的人。陈登本是陶谦的手下,但是在陶谦去世后,却投奔了曹操。那么陈登之前是支持刘备的,为什么会突然去投奔了曹操呢?其原因有两点。1、刘备刚起...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旧读xī)(?~311),晋朝宗室王,由于叔祖父梁王司马肜死后无子,出继司马肜为后的司马禧嗣封为梁王。亲祖父是晋朝琅邪武王司马伷,亲生父是武陵庄王司马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永嘉末年,司马禧与亲父司马澹俱被石勒兵所杀,谥号怀。人物生平司马澹妻子郭氏...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就是他开创的。他不仅在唐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还对文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名士司马徽,曾经说过只要得到卧龙凤雏其中之一,就可以轻松平定天下。但是,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什么最终只能偏安一隅呢?首先,三国是一个混战时期。并不是只有刘备一家独大。还有继承东汉政权的曹魏...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对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帝为何拒绝了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哥哥明熹宗的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继位之后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中兴大明;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可以说崇祯帝一...

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最后却不得善终,是因为什么?

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最后却不得善终,是因为什么?

卫子夫即卫皇后,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皇后,达到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历经十年的小心翼翼与谦虚谨慎,卫子夫终于从一个低微的歌女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完成了人生最华丽的逆袭。同时卫氏家族封侯拜将,显赫一时,成为人人争相羡慕的...

评论列表

曹勇
曹勇
1个月前 (09-01)

对于杨坚的免税政策,我深感敬佩,他的决策体现了对国家经济的深思熟虑和对民众的关怀照顾,今天历史网这篇文章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位伟大皇帝的智慧和决断力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深远的意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