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03)16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代善有夺位的实力但为何主动让贤,且父子三人共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集万千权力与一人的社会体制,更高领导人的能力品行、执政方略对于国家和民生之发展,自然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动荡不安时期,王朝之兴衰,江山之易主,尽在君主言行举止、意念之间。

明清之际,实质上是两朝君主能力的较量。就在后金汗国在关外东北立足不久,处于命运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后金汗国老汗努尔哈赤病逝,权力发生交接。对于这个刚刚建立不久的政权来说,它的兴衰与否、何去何从,都依靠着这位新汗的掌控与把握,其任务之艰巨、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最终,这一重担落在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的肩头。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大清王朝历次皇权交接都有很多扑朔迷离的故事,被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其实早在大清前身的后金汗国,唯一一次的权力更迭就有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关于皇太极继承汗位,《清史稿·太宗本纪》是如此记载的:太祖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于沈阳。

这段文献在简述皇太极继承汗位过程的同时,也传递了三个主要信息:

1。 太祖即努尔哈赤生前未定储君,所以理论上努尔哈赤的子侄们都有继承权;

2。 是代善与他的两个儿子岳讬和萨哈廉共同提名皇太极,并最终通过诸位家族成员一致赞同而继承汗位。皇太极对此是推辞良久,最终同意继承汗位。

3。 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间与地点。

第三条没什么好说的,关键就是前两条,很值得研究一下。

这段文献提及三位重要人物,代善、岳讬和萨哈廉需要介绍一下。

代善乃努尔哈赤次子(其同母兄褚英早逝,实际上代善就是努尔哈赤长子),所以代善是皇太极的大哥,代善在后金汗国建立初期就因战功卓著赐予“大贝勒”封号,可以说论战功与资历努尔哈赤子侄辈无出其右。

岳讬是代善的长子,少年时便随祖、父四处征战,一生战功无数,在努尔哈赤孙辈无出其右,可以说,这父子二人都是战神级人物。

再说萨哈廉,代善季子,虽说战功不及父兄二人,但是萨哈廉很有政治头脑,在政体建设方面见解独到,是满清初期宗室皇亲中少有的治理型人才。

有此三人的举荐,皇太极能够脱颖而出似乎不无意外,但是似乎让人意外的是,这三人为何要一致举荐皇太极,而不保举更亲近之人——代善呢?因为代善承袭汗位,这三人获益都是更大,如此“反常”之举,确有不和常情让之处,后人产生许多遐想。于是就有了许多“花边新闻”,例如,皇太极如何耍手段,诈取岳讬和萨哈廉的信任,由此二人逼其父代善就范,推举自己继承汗位等。

尤其是在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逼”死努尔哈赤遗孀大妃阿巴亥(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之生母)并且对代善执掌的两红旗,采取各种压制之后,也似乎侧面印证了那些流言蜚语。那真实的情况如何?是否真如流言蜚语之所言?

流言自然不是真实情况,然而流言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皇太极心机之重,在其兄弟之中,是数一数二的,也许只有成年之后的多尔衮可以与其较量。事实上,皇太极为夺汗位也确实处心积虑地做了些不光彩之事儿,当年代善与阿巴亥的“绯闻事件”,调查组长就是皇太极,组员都是皇太极心腹,在之后的调查报告中,皇太极和心腹们没少“添油加醋”,目的就是将代善搞臭,将他从储君的位子上拉下来。

甚至,皇太极与其支持者们,曾密谋加害代善性命,可惜阴谋被努尔哈赤得知,未能得逞。努尔哈赤极怒,遂以小罪为由,严惩甚至斩杀了制造阴谋的骨干分子,努尔哈赤虽然没处理皇太极本人,尽量将事件掩盖,但是皇太极在父汗心中分量大减,成为储君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那么皇太极能够承袭汗位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对于文献中记载的,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方式和过程一定是准确的,绝对是代善父子三人共同举荐的皇太极。代善父子之所以能够举荐皇太极,主要原因就是皇太极是汗位的更佳人选。皇太极虽然为了汗位做了些不光彩之事,但是论文治武功之能力,努尔哈赤子侄辈无有匹及之人。代善的主动让贤,乃至主动保举皇太极,不但体现出代善个人良好的品行和大局观,同时也反应出此时后金贵族们较强的凝聚力和问鼎中原的愿望和决心。

皇太极对于大家的推举是再三推辞,最终“勉为其难”地承袭汗位。这里必然有表演成分,但是这种“表演”是必要的,皇太极正是通过反复辞让,证明自己的汗位乃众人所向,当然他也心知肚明,支持者们并非都是真心实意,因此这样的辞让也是对个别反对者,给予一定的震慑。面对汗位敢做再三推辞者,恐怕仅有我皇太极敢为之,这是力冠群雄般王者的自信,更是一种领导群雄能力的表现。具备这般能力的皇太极,定然是后金新汗的更佳人选。

皇太极上位伊始,后金汗国领导阶层并非是一人独大的状态,依照先汗努尔哈赤生前所定,自己百年之后,后金汗国将由“四大贝勒”共同执政,因此是四人平等面南列坐,接受大臣的朝拜。这段跟特殊的“共同执政”时期,其实对后金汗国是一段危险期。四人共同执政并没有明确分工,所以很容易出现政令不统一,管理混乱之局面。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其他执政贝勒僭越汗权,有作乱反上之可能,这对于初建政权的后金汗国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同时,对于新汗皇太极来说,自然是不情愿、也不可能容忍其他人长期瓜分自己的权力,所以后金更高管理层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在所难免。

不出所料,“四大贝勒”之间的政斗“如期而至”。以皇太极的智慧和能力,定然不会等他人挑战自己的汗位,他要先发制人,将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之一位被“收拾”的就是“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奇次子,当年阿敏父兄怀有异志,想要另立山头,被努尔哈赤处死,阿敏也受到牵连。正是因为皇太极、代善等堂兄弟的苦劝,才免于灾祸,所以在努尔哈赤时代,阿敏与皇太极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皇太极承袭汗位之后,阿敏就开始不安分了。天聪元年,阿敏带兵攻打朝鲜,取得胜利之后,众人都认为应该与朝鲜和谈后班师回朝,阿敏竟然半开玩笑地说,要将老婆孩子接过来常住在朝鲜,最后还是同胞兄弟济尔哈朗苦劝,阿敏才同意一同回朝。阿敏的言论与行径,明显是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甚至另立山头之心溢于言表。皇太极并没有对凯旋而归的阿敏流露出一丝不满,嘉奖封赏如常。皇太极城府之深,确实具备枭雄本色。

天聪三年皇太极亲征,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主动投诚,皇太极对于他们的主动归降十分高兴,更十分重视。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重点纠正努尔哈赤时期对 *** 的错误方针,由努尔哈赤时期的残酷压制,转变为积极笼络并为己所用,所以皇太极有意将此主动归降四城作为样板工程,以昭示天下,凡归降后金汗国,不论民族背景都将优待无异。由此可见,皇太极的执政理念,较其父努尔哈赤确实进步许多。个人认为,对待 *** 方针的转变,是后金乃至大清得以成功的最关键之要因,如果皇太极继续延续努尔哈赤的残酷统治,恐怕后金汗国也就是昙花一现。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显然,阿敏不具备这般高屋建瓴的执政理念,甚至对皇太极的“仁慈”举措嗤之以鼻。天聪四年,奉命镇守四城的阿敏,面对前来攻城的明军,不但没有积极抵抗,反而屠城并将财产洗劫一空返回沈阳。皇太极勃然大怒,再也不想容忍阿敏如此放纵,清算过往大小罪行,天聪元年在朝鲜的反动言论,自然也在其中。经众贝勒的决议,阿敏罪当处死,以儆效尤,皇太极念及往日战功,网开一面改判终身囚禁。十年后,被囚禁的阿敏郁郁而终。

一年后,“三贝勒”莽古尔泰同样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天聪五年,大凌河之战,这是一场经典的围城打援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隶属于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多次担当打援先锋,伤亡相对较大,所以莽古尔泰就有意识将自己的部队撤离战场。这种消极怠战的行为,很快被告发。皇太极得知消息之后,便责问了莽古尔泰为何不竭尽全力而至贻误战机?谁成想,几轮对话之后,莽古尔泰竟然怒视皇太极并把有意拔出佩刀,还好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及时制止了莽古尔泰的鲁莽行为,才没有酿成大错。但是这一大不敬的举动,还是让莽古尔泰付出了代价,经众贝勒协商,莽古尔泰大不敬之罪成立,削除和硕大贝勒爵号,罚兵五牛录并没收甲胄、金银若干。莽古尔泰从执政大殿被“赶”了下来。次年十二月,莽古尔泰郁郁而终,年仅45周岁。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其实,莽古尔泰被处罚并不冤枉,天聪九年查出了,当年莽古尔泰与其同母妹莽古济和同母弟德格类秘密谋反的罪证。同年莽古尔泰被追削爵位,子孙后代均有牵连。

回头来看,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倒台”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个人,他们贪图权力又行事鲁莽,且自视甚高而藐视汗权,毫无政治生存理念。倘若后金汗国由此流人物领导,相信中原王朝绝非易主于爱新觉罗。

在大殿之上,与皇太极共同面南而坐的只有代善一人了,天聪六年代善再次主动让贤,彻底将大殿之上,面南而坐的位置留给了皇太极。六载有余,皇太极终于集汗权于一身。这标志着后金乃至后来的大清,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确立。这对于皇太极个人和后金汗国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皇太极将引领着后金汗国这艘“新型战舰”建功立业,驰骋中原。

完成这一切的,除了皇太极的杰出领导力之外,还有一人很值得再表一表,他就是“大贝勒”、大清“铁帽子王”之首的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没有代善的主动成全,历史潮流涌向何方还真不好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1/92614.html

“代善明明又夺位的实力他为什么要让贤并保举皇太极登汗位?” 的相关文章

刘元进: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元进: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元进 (?―613年),余杭人,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少年时就仗义行侠,为乡里所尊崇。双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过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于黎阳,刘元进知天下思乱,于是举兵响应。同年八月,朱燮、管崇也举兵造反,拥兵十万,共迎刘元进,...

卢志:西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卢志:西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卢志(?-312年)字子道,范阳涿县人,西晋官员,成都王司马颖的心腹谋士。东汉北中郎将卢植曾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孙,卫尉卢珽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范阳卢氏,初任公府掾、尚书郎和邺县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欣赏其才学和气量,奉为谋主。建议司马颖收拢人心和...

汉献帝如果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又会怎么处理他的

汉献帝如果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又会怎么处理他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吉祥物汉献帝如果真的逃到刘备处,刘备会怎么处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读:我们且不说汉献帝是否有胆儿带着玉玺逃到刘备阵营了,就是带着去了也无外乎两种结果。虽然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不会把基业拱手相。第一种情况:经过一...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当我们回看我国历代王朝的是是非非,总会不禁感叹历史的伟大。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共经历十二代帝王,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康熙、雍正、乾隆,...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给蓝玉订一条迫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的罪状?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给蓝玉订一条迫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的罪状?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传奇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元璋对蓝玉进行剥皮实草严厉处罚的时候,收集了蓝玉的许多罪状,搞了一本叫《逆臣录》的书。在这本书所罗列的罪状中,有一条是说蓝玉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朱元璋给蓝玉罗列的...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对为何一代名将卫青会娶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刘彻的亲...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还不知道:平心而论,三国时期的猛将许褚,他的实力在什么水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里许褚,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正史里的许褚,一个是演义里的许褚。正史里不好排列,毕竟,真实的战场上各大名将单打独斗的机会不是很多,难定一二三四五的名次,但许褚在正史里绝对算得出超级猛...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