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的为人到底如何 看看刘伯温给出的评价就知道了
胡惟庸的为人如何,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刘基,字伯温,堪称百年不遇的奇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兵法谋略了然于胸,与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齐名。在识人用人方面,他有着极为犀利的眼光,这一点连明太祖朱元璋都自愧不如。刘伯温一眼就看透胡惟庸的为人,死前对他做出8个字的评价,准确的让人难以置信。
胡惟庸是元末濠州定远人,与朱元璋的老家距离很近,算是半个老乡。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加上胡惟庸能力还算不错,在投奔起义军后,逐渐得到了赏识和重用,先后历任宁国主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等官职。
作为明朝开国功臣的胡惟庸,于公元1370年晋升为中书省参知政事,三年后被提拔为右丞相,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仅次于明太祖朱元璋和左丞相李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治国之才,对他越来越宠信,胡惟庸也抓住机会,极力讨好皇帝,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心腹谋臣。
公元1377年,胡惟庸取代了李善长,成为位居百官之首的左丞相,达到了仕途上的巅峰。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宠信,胡惟庸开始飘飘然,胆子越来越大,对于一些官员的罢免和废黜,甚至不上报皇帝。更猖狂的是,他居然敢提前阅览官员的奏章,一旦发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会直接销毁。
其实,早在胡惟庸被任命为左丞相之前,朱元璋曾召见过刘伯温,君臣之间有一场推心置腹的交谈。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越来越不满,就想把他换掉,让胡惟庸代替大的位置。虽然刘伯温与李善长政见不同,且曾受到他的排挤,但刘伯温对他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
这一次,刘伯温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说道:“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也就是说,他不建议撤掉李善长。朱元璋并没有立马表态,随后又问道:“胡惟庸如何。”他本以为刘伯温会称赞胡惟庸的才华,令朱元璋意外的是,刘伯温毫不犹豫的给出了8个字的评价:“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意思也很简单,在刘伯温看来,胡惟庸就像是一匹烈马,一旦让他得势,早晚会出问题。胡惟庸大权在握后的所作所为,验证了刘伯温的预言,他也因意图谋反之罪被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处死,并牵连了不少文武大臣。从此之后,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丞相这一职位,胡惟庸也成了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