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18)190

纵观汉武帝一生,更大的功绩就在于征伐匈奴了。其他的,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后期搞得巫蛊之祸,客观地讲都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情。那么,汉武帝究竟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吗?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纵览一下汉朝当时的国情。国家初立,经过文景两代休养生息,国力得到极大恢复。武帝登记时,全国人口已达到5000万,这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此时的汉朝度过平稳发展阶段,国力充盈,兵强马壮,于是公元前129年开始改变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并开始实施针对匈奴的军事行动。公元前119年,汉军取得漠北之战胜利,匈奴主力几乎被完全消灭。从此,匈奴丧失入侵中原的能力,被迫向汉朝俯首称臣。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注意一个问题:汉武帝虽然对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匈奴并不是在武帝时期被消灭的。野蛮的游牧民族更大的特点就是元气恢复得快,武帝晚期,匈奴趁着汉朝国力开始出现亏空,再次进犯汉朝边塞。公元前89年,汉武帝被迫向匈奴上供米酒1万石、粮食5千斛、丝绸1万匹和岁币,并以汉女为和亲公主。因为用并不利,汉武帝晚年几次对匈奴的军事行动均告失败。而此时,汉朝人口已经不足2500万,也就是说,汉武帝拿着2000多万的人口打了不过数十万的匈奴人,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真正征服匈奴的,实际上是汉武帝的曾孙子汉宣帝刘询。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汉武帝在其他方面的作为。政治上,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最著名的就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我们之前很多次提到过,汉武帝将董儒学说放在正统地位,实际上是为了奴化百姓思想,压迫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多元化格局。当然,此举措对于封建统治阶级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中国文化体系的发展来说,消极作用还是无法忽视的。

相比之下,武帝的政治手段相对高明许多。公元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前115,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汉武帝在位时平定南越,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讨伐大宛,致使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不得不说,中年以前的汉武帝政治作风硬朗,手段强硬略为残忍,但是能够任用贤能,对国家发展有一定贡献。然而,连年的征战使国力严重耗损,财政赤字不断增大。此时武帝不得不提高税收,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同时,他还笃信神学,求仙问道,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俨然一副亡国君主的模样。

公元前91年,愈发昏聩的汉武帝还听信谣言,诛杀太子刘据。虽然后来幡然悔悟,但已是亡羊补牢。但武帝的胸怀在于他敢于认错,晚年一番“罪己诏”拯救了他自己,同时也拯救了游走在崩溃边缘的大汉帝国。幸好武帝之后的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都是大有作为的君主,在他们的努力下,汉朝才达到了真正的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笔者认为,武帝前期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举措得当(罢黜百家除外),征讨匈奴的战略眼光卓越,用人方面无可挑剔,是名副其实的明君。后期没能巩固前期的成果,反而没有明察民情,穷兵黩武,加上追求仙道,以求长生不老。听信谗言,误杀一位杰出的帝国接班人,可谓失误连连。但是汉武帝承认错误的魄力值得赞扬,终其一生,功六过四较为客观。

既不是宋太祖与秦始皇这样的开拓者,也不是唐太宗这样的建设者,汉武帝的历史地位也相当尴尬。只能说,是强汉的光环造就了他;作为文景与宣帝两个伟大时代的过渡者,刘彻实际上比历史塑造的汉武帝形象要稍逊几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1/95178.html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的相关文章

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对开国功臣朱亮祖无谋反之心,手握免死铁券,为何还被朱元璋处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国功臣朱亮祖犯下死罪,亮出免死金牌脱罪,朱元璋却说立斩不赦,那这些免死金牌有什么用?朱亮祖到底犯了多大的罪,即使手握免死铁券还被杀无赦?那跟随朱元璋建国的其他功臣都怎么样了?他们的...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汉王朝国...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对如果庞统和诸葛亮两人联手,能打败司马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比如《三国演义》,很多人都在为蜀汉的灭亡而悲伤。所以,也有一些人在猜测,刘禅若是再努力一些,蜀汉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或者,最好是关羽还活着。甚至还有人说,刘备曾经是卧龙凤雏的智囊,庞统若不是死在了落凤...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马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