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却功败垂成?
礼堕三都一事,在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西元前497年,孔子这时候55岁。当时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在费邑造反,叔孙氏家臣候犯,也据郈邑作乱,到乱事平定之后,孔子向定公说到。依照法制的规定,臣子是不能够收藏甲兵的,大夫不能有百雉之城,即古制城长三丈。高一丈为雉。
孔子认为现在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大夫,都是在违反了这一项的规章制度,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了,为了贯彻礼制,请毁坏让他们三家的都城,来削减他们的权势,以强化公室。孔子提出了这个建议,也获得了鲁定公的允许,然而先后堕除了叔孙氏的郈,季氏的费,而孟孙氏的成邑,最后因为遭到家臣公敛处父的反抗,并未能够堕除。
这一个理由是成邑不仅是鲁国北抗齐国的重要据点,更加是孟氏的保障。堕了成邑,就要将无孟氏也。当时打动了孟懿子,进而阻扰了孔子堕城,以至于使得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功败垂成。
由于三家的大夫,著眼于各自的利益,才致使孔子强公室的主张,在鲁国终究还是未能够实现。在图中坐于几席上的人就是鲁定公,两边有随从的侍者还有议政的大夫,可以看出画家并衬以屏风来作虚景,鲁定公正是在向孔子下堕三都的命令。
那些来往的马车甚至是军士们,即是孔子陪同鲁君,带着军队,去执行堕三都的政策。可以看得出当时这些战马一幅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显示出军队在孔子与子路的领导之下,士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