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首辅高拱拯救了大明王朝,最后却被贬郁郁回乡
当明穆宗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皇帝这活儿,真TM不是人干的!
因为他接盘的大明江山,此时到了是个人就绝望的地步:河南到延绥的小半个中国都在闹灾,南中国民变持续不断,北方鞑靼连年入寇杀掠。官场却是腐败丛生,户部的存银只够用三个月,边军都缺饷九个月了!”各种悲催景象,正如多年后名臣张居正的那句感慨回忆:“彼时景象,曾有异于汉、唐之末世乎?”眼看就是下病危通知的节奏!
可见识了危急景象的明穆宗,反应却还淡定,淡定到每次君臣奏事,朝臣们吵的口水翻天,他却是眼睛木然望前方,满脸思考人生状。但看似木然的他,心里却底气十足,他相信有一个人,一定能够挽救这绝望的局面——他的老师:高拱。
一。革故鼎新,强人出场
高拱,字肃卿,河南新郑人,嘉靖年间高中进士,进入政坛,这没什么,关键在于他运气比较好,成为了裕王朱载垕的老师。裕王朱载垕,就是后来的明穆宗。
而对此时大明朝的绝望处境,这位一代帝师,早就心里有数,嘉靖年间时,就曾为国事建言,把大明的朝局骂的狗血淋头:吏治腐败,咱们可以整治、军队不强,咱们可以训练,国用不足,咱们可以理财,但是!就算把这些都办到了,只要旧有的规章积习不改变,那么就是治标而不治本!那怎么治?高拱认为:要救国,得改革!
后来,明穆宗继位,高拱也进入了内阁,本想着大展拳脚,却很快体会到何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满腔的改革目标,被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一顿凉水浇头。二人乒乓恶斗几个回合,性格火爆的高拱哪里是老滑头徐阶的对手,没多久就被挤丢了官。直到三年以后,即隆庆三年十二月,随着徐阶退休回家,高拱这才强势归来。
但别看憋屈了三年,高拱的急脾气丁点没变,接到任命通知时,就猴急着跳上车从河南老家朝京城奔,硬是冒着一路风雪赶到京城。刚到就收到好学生明穆宗的上班大礼:不仅入阁为武英殿大学士,而且还兼了个吏部尚书。
这个官职配备代表什么?明朝六部中,吏部主管人事权力极大,号称“六部之首”,所以明朝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吏部尚书不得进入内阁。然而,这个规矩,在明穆宗的“真爱”下,终究是让高拱给打破了,他成为了大明历史上之一个内阁学生兼署吏部事的人。如此真爱,也意味着明穆宗沉甸甸的希望:除旧布新,振兴大明,就靠你了!
改革,就现在!
二。复兴民生,澄清吏治
新官上任的高拱,之一把火就烧到了工商业。
在高拱到任之前,号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中小商人们的处境,却叫一个惨:当时明朝腐败成风,对商人的搜刮盘剥也严重,就连建造工程之类的生意,都常给商人打白条。
这一来二去,本钱都收不回来,能不破产吗?如此弊政,高拱的几个前任都心里门清,可更知道这是马蜂窝,基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高拱却不容沙子,果断给明穆宗上书:
国家什么都能不要,就是不能不要信用,所以一定要用四成的财政预算把欠商人的钱给补上,同时,又请求各地的税务局,对运输木炭、柴草、水果的商人,一律免税!
如此捅马蜂窝,当然引起轩然 *** ,可铁了心的高拱一竿子桶到底,大明王朝很快从商业困顿中走了出来,到了万历年间,商业更是出现了极度大繁荣的景象。可高拱知道,这事只能治标。要想治本,就要朝着大明朝另一大弊政动刀——腐败!
早就忍够大明朝腐败现象的高拱,这事出手就是简单粗暴——先抓考核。以往官员奖罚需要考核九年,这次高拱直接砍了个狠刀——从今往后,一个月给上头汇报工作一次,每年都要统一考核。对,老子就是这么横!
伴随着这快刀斩乱麻的考核,不单大批贪官纷纷落马,好些吃俸禄不办事的庸官也是卷铺盖走人。而在选拔官员问题上,高拱更是瞪红了眼,甚至连七品县令的任用,高拱都要亲自过问。几乎每个月就要办两起以上贪腐案件,每件案子都至少拿下两名以上败类官员。如此大砍大杀,终于“杀”出了《掌栓题稿》里一句公正好评:数年之内,仕路肃清。廉洁高效的明朝政风,被高拱“杀”回来了!
不过,高拱虽然倔,却并不迂,对于有本事的人,高拱是很能包容的,比如当时西南叛乱,朝廷拨出去的经费无数,可叛贼依旧 *** ,没办法,高拱决定启用殷正茂。可风声一放出去就炸锅:殷正茂虽然有才干,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让他去镇压叛乱?中间的军费他要是不拿才怪了!可高拱不管,他坚持启用殷正茂,并且军费要多少给多少。对此,高拱的逻辑很简单:他虽然贪污,可却能平叛,长痛不如短痛,放手让他去干。
正是因为高拱对官场的整治,大大的提高了明朝 *** 的行政效率,这也为后来张居正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整治北疆,明蒙和议
高拱的这一番重手整顿,得罪人自然一大片。但哪怕骂高拱骂最凶的政敌们,面对接下来高拱另一大政绩,却也常齐刷刷哑口无言:招抚北方鞑靼。
当时的大明北疆,多年乱做一团,鞑靼土默特部可汗俺答常年入寇,嘉靖年间还差点端了北京城。外加明朝军官出身的汉奸赵全投降土默特后,俺答更好像捡了得力向导,年年在赵全引导下入寇劫掠,打的明军怀疑人生。但远在京城的高拱却看得清楚——想要和平,就先整兵!
在高拱的主张下,明朝兵部添加了两个侍郎,提升军事指挥效率,作为要冲的宣大地区,更迎来了高拱慧眼发现的新总督王崇古。这位王总督到任先搞分化瓦解,一年之间,投靠明朝的蒙古人就达两千多人,明军的战斗力也焕然复苏,多次打得俺答落荒而逃。照俺答后来受抚上表时的话说,这时明军揍的他“边外野草尽烧,冬春人畜难过”。昔日予取予求的好日子,彻底没有了。
而就在明军满血复活时,隆庆四年十月,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投降了明朝,被王崇古成功接收。虽说俺答汗随后就杀到,但看准俺答汗外强中干的高拱,果断借此事与俺答汗谈判,双方互市开展贸易,俺答汗对明朝称臣,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且把汉奸赵全给送回来。
双方一拍即合,大家互市通贡,史称“隆庆和议”。
因为这一次和议,明朝北疆出现了久违的和平,多年后人们回忆起这件事,不由的感叹道:“隆万间中土安平,不见兵革。”此皆为高拱之功。
对了,那位赵全最后也被俺答汗给扭送回明朝了,他的下场是凌迟处死,可见当汉奸的都没什么好下场。
四。惨遭算计,遗憾而终
高拱的一系列新政,让大明王朝起死回生,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隆万中兴”时代,正是从他手中开始。可隆庆六年,明穆宗英年早逝,皇太子朱翊钧登基,史称明神宗。正准备再接再厉的高拱却并没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后台。
三年来锐意改革的高拱,得罪了所有能得罪的人,这时失去了明穆宗的庇护,他的处境本就凶险。而真正给他打出致命黑枪的,却还不是他昔日的敌人,而是他一直视为战友的晚辈——明朝改革家张居正。
高拱与张居正,年青的时候曾是朋友,但是,两个人都是要当主角的性情,而时代,只需要一位弄潮儿。
于是,张居正果断的联合了与高拱有仇的东厂太监冯保,两个人一内一外,联合起来给高拱下眼药,可怜办政务一流的高拱,搞阴谋只是末流,又有太监冯保帮张居正开外挂。结果不出意外,高拱失势被赶回了新郑老家,张居正成为新一代领导人,开始主导新一轮的改革。
万历六年,高拱在遗憾之中去世,过了几年,张居正也倒了大霉,被明神宗清算,而高拱也终于被平了反,谥号“文襄”,以此来纪念这位曾经把大明王朝从“汉唐末世”重新拉回繁荣昌盛的倔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