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颙简介 晋朝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司马颙生平
司马颙(?―306年),字文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孙子,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初袭封父爵,咸宁三年(277年),改封河间王。少年时有名声,轻钱财厚待贤士。晋武帝赞叹其为藩王的表率。赵王司马伦篡位时,响应齐王司马冏起兵,因功拜为侍中、太尉,加三赐之礼。
永宁二年(302年),李含假称受帝密诏说服司马颙讨伐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义,任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又废太子司马覃,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永兴三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率义军讨伐司马颙,司马颙接连挫败,义军逐占据关中,司马颙保守孤城。同年,司马越之弟南阳王司马模派将军梁臣扼杀司马颙。
司马颙起初继承其父封爵,咸宁二年(276年),前往封国。咸宁三年(277年),改封为河间王。少年时有好名声,看轻钱财厚待贤士。与各藩王来朝见时,晋武帝司马炎赞叹司马颙可以作为各藩国的表率。元康初年,为北中郎将,监邺城。元康九年(291年),代替梁王司马肜任平西将军,镇守关中。按照石匣中藏的文书规定,不是特别亲近的皇族之人不能统率关中,司马颙在各藩王中属于比较疏远的人,因其贤能而特殊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