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过于宠爱李夫人所付出的昂贵代价
皇帝大都好色,究其原因是他们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女人(不一定是美女),而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用个现代词来说这叫以权谋私,不用白不用。
作为西汉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汉武帝的风流倜傥绝对配得上“神童”二字,想他在青春期还未到之时,就已说出“金屋藏娇”的高级情场词汇,其“情商”水平之高可见一斑,情商高也就罢了,偏偏汉武帝还是个“博爱”的人,经常爱屋及乌,宠爱上了卫子夫,跟着就宠幸重用她的亲人卫青、霍去病,后来迷恋李夫人,就给她的三个兄弟加官晋爵,这个性格导致汉武帝的艳遇越多,对国家的危害就越大,因为历史上的外戚受宠多半会成为国家的毒瘤,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譬如李夫人带给汉武帝的艳遇,就给大汉帝国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夫人”是汉代后宫嫔妃中的一种,这位李夫人生前赢得汉武帝的三千宠爱集一身,死后还赚走了汉武帝的无限思念,若干年后又获得了汉武帝接班人汉昭帝封的皇后头衔,一生荣耀,汉武帝的后妃中无人能出其右,不过可惜的是她虽然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佳话,却没有留下自己动听的名字,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她的籍贯——中山(今河北省定县)。
汉武帝是个好色的人,好色起来不仅不分男女,而且不计代价,当初他喜欢上皇后卫子夫,就是因为人家长得倾国倾城,才动了色心毅然把姐姐平阳公主家的这个歌伎推上了皇后的宝座,代替了之前的陈皇后,也就是他爹汉景帝都礼让三分的姑姑馆陶公主的女儿。李夫人能打动好色的他,有张漂亮脸蛋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按照史书的说法,她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又精通音律,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不幸的是,因为家境贫寒,李夫人早年曾沦落风尘。
*** 配图
然而,李夫人有个好哥哥李延年,在汉代的音乐界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作曲填词无一不通,而且擅长编排舞蹈,他所作的曲子,经常能让听众听得老泪纵横、鼻涕横流,对于着迷声色之娱的汉武帝来说,他可谓生逢其时,当时李延年在皇宫里担任宫内廷音律侍奉,一天,他为汉武帝演唱自己的新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完,色心陡起,顺口就问:“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还没开口,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接话道:“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
听完,汉武帝的心早已坐上直升机飞上了天,他迫不及待地连忙召李氏进宫相见,不见还好,见面的一刻,一生征服无数敌人的汉武帝之一次被别人征服了,眼前的李氏娇美可人,肌肤细腻如玉,所谓“倾国倾城”之貌真是名副其实,汉武帝当场下令封李氏为夫人,入宫服侍自己。
李夫人征服了汉武帝的心,汉武帝征服了李夫人的人,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双赢买卖。
在汉武帝的格外宠爱下,李夫人入宫一年就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不幸的是红颜薄命,李氏体质太差,生下昌邑王后调理不当,生了一场大病,曾经的美貌变成了病容,憔悴布满了她白皙的肌肤,眼看自己作为皇帝女人的资本正在亏损,李夫人想出了一条妙计,当时汉武帝心里十分挂念她,只要一有时间就跑到宫里来探望,却每每都被拒绝,汉武帝霸道惯了,哪里能容忍这些,后来干脆直接闯了进去,早已料到此事的李夫人把全身严严实实地蒙在被子里,连一根头发都不让汉武帝看到。
汉武帝当然不知道她的小九九,非要看上一眼,李夫人就可怜兮兮地说自己来日不多,想把儿子昌邑王和几个哥哥托付给皇帝照顾,汉武帝一听有门儿,就哄她开心,说只要让朕看看你,就当面给他们封赏,还说:“夫人若能见我, 朕净赐给夫人千金。”
李夫人矜持到底,就说自己容貌不修,装饰不整,邋邋遢遢的实在无法见人,汉武帝执拗了一会儿,李夫人就是不肯露脸,然后翻身在床娇滴滴地哭了起来。平生无所不能的汉武帝之一次在一个病女人面前没了办法,很生气地离开了。
*** 配图
李夫人拒绝了皇帝,她的家人们可没这胆量,生怕皇帝一生气,把他们的房子、田产全部没收,于是他们集体出动,像蚊子一样在李夫人床前叫个不停,李夫人看着这些不长进的家伙,说了一段很有见地的话:“靠脸蛋儿取悦男人,色衰则爱弛,如果我刚才一时心软,让皇帝看见我这副病歪歪的样子,那么从前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形象就会被他忘得干干净净。如此一来,在我死后,你们,还有我的孩子还能得到照顾吗?”几个人恍然大悟,纷纷对她佩服不已。
李夫人早逝后,汉武帝伤心欲绝,继而把对她的思念转化为对她兄弟的厚待,皇帝手里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值钱的资产无疑是乌纱帽,汉武帝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产生了一道圣旨:任命李夫人的大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二哥李广利为将军。
封赏完毕,汉武帝摇了摇头,都尉也好,将军也罢,只是一顶乌纱帽,是有保质期的,自己活着的时候,这哥儿俩还能一直戴着,万一自己死了,后面的皇帝全部收回,他们不得要饭去呀?所以,给个乌纱帽不够,得给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赏赐——爵位,这样他们老李家就能世世代代吃皇粮,祖祖辈辈享富贵。
不过想实现这一步,有个前提,那就是军功,所谓无功不封侯,汉武帝封李广利为将军的用意就在这里,希望他有朝一日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到时封侯拜 相也就顺理成章了。但领兵打仗不是小事,碰上赵括那样的笨蛋,吃起败仗来手下数十万将士连骨头都找不着。李夫人的二哥李广利大概就是这样的笨蛋,一没读过兵书,二没扛过红缨枪,汉武帝还偏偏要让他去打仗,而且是跨越千山万水的远征,可见这时的汉武大帝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当时西汉 *** 和匈奴打打停停,简直就像是例行公事,汉武帝对此倒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另一块地方——西域,这里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王国,无论是地理上还是兵源上,都是西汉和匈奴必须争取的对象。
因为张骞的外交才能,西域诸多王国大多表示臣服,唯有一个叫大宛的国家例外。大宛大概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境内,远离西汉帝国数千里,境内盛产赫赫有名的汗血宝马。大宛国王毋寡是个典型的投机主义者,觉得自己和西汉相距很远不说,中间还隔着一个大大的沙漠,汉军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过来,何况他们还不是鸟类。偏偏汉武帝是个超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他十分爱马,就下了大本钱,派人带着纯金做的马去换汗血宝马,毋寡一口回绝,并半路截杀汉武帝的使团,汉武帝知道后气得差点拆了未央宫,马上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于公元前一〇四年,率领六千骑兵和数万步兵,踏上远征大宛的道路。
如果是汉武帝的爷爷或者爸爸,他们是绝不会做这种事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路途远,这次远征前后一共两年,如果士兵出发时老婆怀了孕,回来时孩子都会跑了,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二是触犯了兵家大忌——以劳待逸,汉军士兵跑上数千里,仗还没打先瘦一圈,大宛士兵则吃饱喝足,个个养得膘肥体壮,就是凭体重也能压死汉军,所以说汉武帝是有点超理想主义的。
事实上,李广利的出征比预想的还要难,西域对汉军一点都不欢迎,各地都紧闭城门,不给给养,可怜的李广利为了不饿死在路上,只能一个城接着一个城打,等到了大宛时,手下的数万大军已经成了几千衣衫褴褛的乞丐了,此时非常不适合进攻,但是脑子里一直想着封侯的李广利不管三七二十一,下令马上开始进攻,结果吃了败仗,为了保命,他只好下令撤军,回到敦煌时,兵力剩下的不到出发时的两成,汉武帝本来希望他去给自己争面子的,结果却丢了面子,盛怒之下,让他原地待命,不得进入玉门关。
过了几年,估计汉武帝梦里没少梦见哭哭啼啼的李夫人,就暂且原谅了李广利,派他再次远征,这次汉武帝雄心勃勃,一次拨给他精兵六万,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数万头,另外,还有十八万大军为后备军,随时准备去做他的垫背。在兵力、后勤、后备军充足得不能再充足的情况下,李广利顺利打到大宛都城,就是这样,蠢笨的他还是攻了四十天才攻下来,而且到达时已经减员近一半。
*** 配图
毋寡被手下大臣杀死,大宛贵族献出三千多匹汗血宝马,上表臣服于汉朝。至此,远征大宛结束,李广利如愿以偿地被汉武帝封为海西侯,汉武帝对此说了句著名的话:“犯汉者,虽远必诛!”事实真的如他所愿,西域各国从此规规矩矩,再不敢摸老虎 *** ,所以说汉武帝虽然有点理想主义,但终究还是现实主义者。
话说回来,海西侯的前后两次远征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各种损失之大是卫青和霍去病打了一辈子仗都没遇到过的,更加可恶的是,李广利人品极差,私吞士兵粮饷,动辄对下属棍棒伺候,使得很多人不是豪迈地战死,而是凄惨地饿死、冤死。
如果你以为汉武帝为这次艳遇所付出的代价就此打住,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广利先生的破坏力还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