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02)160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秦国虎狼之师在诸侯中脱颖而出,问鼎中原。离不开秦国历代君王和大臣们的不懈努力,然伴君如伴虎,英雄们的结局大多不是很好,而有一位却功劳卓著位极人臣,鸟尽弓藏终得善终,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今天就来简单看看王翦的简史。

那么王翦是何许人也,又有哪些故事为后人所称道?

史记记载到: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富平东北人,是秦国名将。

他少而好兵,事秦始皇。为大秦帝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更大的光荣史是攻打赵、燕、魏、楚,树立了一代威名。王翦一生战绩傲人,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七字概括:“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史记》)七个字中涵盖了六个国家的命运,王翦之功可见一斑。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功劳卓著位极人臣

一、攻赵。

当嬴政统一战争的号角吹响时,此时的韩赵魏虽然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铜墙铁壁,但其中的赵国余威犹在。对于秦的统一大业,赵国着实是根头疼的刺。

巧的是,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赵国大旱,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秦国乘机派大兵伐赵,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陉。

当然,赵国也不敢掉以轻心。遥望当年,白起败赵括灭数十万赵国降卒,让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因此这次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最终派大将李牧、司马尚迎战。

众人皆知,这两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大名鼎鼎的将星李牧,这让一向威风凛凛的秦军也苦不堪言。

尽管王翦老辣,秦军与赵将李牧周旋良久,但不管秦军如何彪悍,在李牧面前也很难占到便宜。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际,王翦脑洞大开用起了反间计:那根可以压倒李牧的稻草是谁? ――女人。

当然,这个女人可不能是一般的女人,必须是和李牧有仇,并且能够吹动赵王枕边风的女人。于是秦国的卧底,就把关系发展到了赵悼襄王的王后那里。

这位王后为什么如此愿意效劳呢?《史记》里说,这个女人曾经嫁过人,而嫁人后因为生活不检点惹起了宗族的内乱,成了寡妇后又沦落为倡女。只是运气可能太好了,不知怎么竟被悼襄王给看上了,还要带回宫。

这样不合乎礼的事儿,大臣们怎能苟且同意,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就是李牧。

说来这个女人幸运的很,不久就给赵王生了个儿子――赵迁,她也母凭子贵,顺理成章地成了王后。

她原本就对李牧怀恨在心,又收了郭开转送的秦国珠宝,自然要时不时找机会给赵王说李牧坏话,劝赵王早日除掉这个眼中钉。

但赵王即使再昏庸,对李牧再不满,也知道李牧对赵国重要性,终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嬴政十一年秦军攻打赵国,一口气拿下了阏与,邺等九城。赵悼襄王本卧病在床,听到此消息一个激动一命呜呼了,而被改立的太子迁顺利即位,那位王后也成功荣升为太后,只是,这个女人依旧不忘报李牧当年差点毁了自己前途之仇。

嬴政十六年,赵国发生了大地震。在天灾,外敌的双重夹击下,百姓惶惶不安,全国上下如履薄冰。

在赵国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它的统治者们却显得很 *** 。王太后和郭开先是散布出了李牧要卖国的谣言,并进一步制造诬陷李牧的计谋。

嬴政十八年,王翦和李牧进入了相持阶段。此时,王翦给李牧书信一封,在表达了对李牧的欣赏外,透露出了想要和解之意。李牧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或许是对战争的厌倦,希望谈和,又或是出于对同是英雄的心心相惜,也回信一封表明自己心迹。却不知自己正在一步一步陷入秦国和赵国太后设下的圈套。而赵王迁以为李牧要投敌卖国。在惊恐之余便立刻下了一道渝旨:撤去李牧、司马尚将军职务,由赵葱和颜聚接替。

李牧选择了抗命,他显然知道赵国命运现在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自己一放手,整赵国就全完了。只可惜,赵国统治者可不这么想。可怜李牧一生英雄烈士,却以叛国罪被收缴兵符。《史记》上说“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李牧不明不白地死了,秦国如愿以偿地换掉了赵国主帅。王翦便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的杀向赵国首都邯郸,而新换的主帅太过窝囊,完全抵挡不住,虽然赵国军队誓死抵抗,但也无济于事。不到三个月,秦军便拿下了邯郸,荡平了赵国全境。赵王迁也成了俘虏。

赵王迁的异母兄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自立为代王,依附于燕国,之后秦灭燕国后,就把这个不值一提的赵国余孽代国也灭了个干净。

对于灭赵,王翦劳心劳力,费了很大的心思。许多人认为灭赵之功是因前有白起败赵括灭数十万赵国降卒,而王翦不过是捡功。但是实际上要灭赵是难度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赵国民风彪悍,尚武好战;其二赵国因白起坑俘,对秦仇恨,故虽力量不足,但是誓死一战之心却有。在如此艰难之下,王翦能够大破赵国,不得不说他劳苦功高。

二、讨燕。

秦军横扫赵国的寒流滚滚而来,相邻的燕国也早已感受到了瑟瑟寒意。

就在燕国危亡时刻,燕太子丹挺身而出,他结交天下有识之士,志在破秦护国,于是,便有了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只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行刺最终以失败告终,不仅没有解燕国燃眉之围,还彻底激怒了秦王嬴政,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对燕国恨之入骨的秦王嬴政,立刻增兵赵国旧地,援军与在那里的王翦部落会和,集中了40万大军。跨过易水,要立刻扫灭燕国。

次年,取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秦将李信率兵紧追不舍,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喜不得不杀太子丹献秦。

秦王得到了燕太子丹的首级,心里虽然平衡了一些,但到底不自在。

燕王苟延残喘了五年后,秦灭了楚国,腾出手来,就派王贲去辽东,把燕王生擒了回来。名义上的燕国也彻底灭亡了。

这一仗,他打得痛快,打得实在,也更加赢得了秦王嬴政的欣赏。

三、打魏。

自古以来,便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说法,这王氏父子更是对这句话做了完美的诠释。这灭魏奇功,便在这小小少年王翦之子的领导下完美收关。不过今天的主角是王翦,就不细说此段王翦之子王贲痛打魏国的渊源了。

四、攻楚。

魏国被灭,眼下该集中力量对付的就是楚国。只是楚国是六国中实力更大的一家,要打起来,还真是个 *** 烦。

谁料。天公作美,楚国内部发生了内讧,新君楚哀公上台才两个月,就被自己弟弟杀负刍给杀了。现任楚王负刍不是很得民心,根基不大牢。

楚国毕竟是大国,在攻打楚国之前,嬴政专门召集文武百官开了研讨会,来征求大家意见。当时,主角是王翦和李信。

话说。这位李信也是个人才,他是王翦的副将,在灭赵,灭燕战争中,屡建奇功。尤其是在抓太子丹时,只带几千轻骑,便把燕王父子追的无处可逃,这一点很受秦王赞赏。也正因此,年少轻狂的李信也就飘飘然了。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秦王问李信:“如果攻打楚国,将军认为需要多少人?”

李信不假思索:“不超过二十万。”

嬴政又问王翦老哥,王翦回:“非六十万不可。”

在对比这一老一少后,嬴政大笑:“王将军果然老矣,竟胆怯至此!”

于是很快敲定,由李信和蒙恬带20万军队伐楚。

王翦老哥受到如此轻视,心里自然很不爽,便因病辞官,告老还乡去了。

谁知,楚军在老将项燕指挥下,尾追李信军三天三夜不停顿,使得秦军大败,又丢城池又失将,浩浩荡荡的虎狼之师以狼狈收场。

秦王嬴政得到消息,大怒之后,亲自赶到频阳,向王翦道歉,并诚心邀请老将军出山。

秦王叹息:“寡人不听将军之计,果然兵败。楚军日益西进,将军虽然有病,能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

王翦说:“臣年老糊涂,大王还是另择良将吧!”

秦王嬴政说了很多,但见王翦还是沉默,于是问道:“将军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用臣,非要六十万兵不可。”

秦王手一挥:“没问题。”这件事就这样谈成了。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出咸阳,秦王政亲自到灞桥饯行。酒酣之际,王翦请求朝廷赐给他很多的良田美宅园池。

秦王政不解地问:“将军出征,还担心贫穷干什么?”

王翦说:“在大王手下为将,有多大战功他不予封侯。所以,在大王正信用臣时,请赐这些作为儿孙的产业。”

秦王政大笑。

王翦出关之前还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赐给良田。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手下的将领们都困惑不解,王翦这才吐露心迹,说:“大王骄矜,而不相信人。如今将全国的甲兵都交给我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田宅让他认为我胸无大志,岂不是让他怀疑我吗?”它的将士们听后,不得不更加感叹老将军的机智了。

王翦在带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来到楚国边境后,楚人由项燕率领前来迎战,出动全部军队,看上去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士气高涨。只是王翦并没有没有激动或者惊恐的意思,只命令部队构筑坚固的垒壁防守,不与楚军交战。楚军多次挑战无效,只得向东撤退。就在这时候,王翦挥动了战旗,秦军一拥而上,而可怜的楚军就好比惊弓之鸟,在惨不忍睹的战亡后,楚王负刍投降了。一向骄傲的楚国就这样被这位老将军给拿下了。大战归来,秦王政数里相迎,亲自给老哥接风洗尘。

王翦在此次攻楚之战中的巧计,可是说是“以逸待劳”的典型了。他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一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直到大获全胜。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带兵打仗奇才。

鸟尽弓藏终得善终。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在秦统一六国的大战中,除了韩国外,其他六国都是在王氏父子的的领导下完成的。相比于蒙氏家族,秦王心里更打结的是王翦。

王翦又岂不知秦王政的心思,前辈白起的沉痛教训至今还历历在目。他清醒地知道,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他,的确不该贪慕这身后名了。

老哥回想起自己的大半生。竟然都是在驰骋沙场中度过的。这些年,他一直争强好胜,出生入死,但又有谁是永久不败的呢!想着想着,门前的一片树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他突然想要回家了,于是,铺盖一卷,说走就走。

历史的风沙还在峰回路转,迷煞路人。只是人们不知道,在日暮迟迟之际,频阳南山脚下多了一位健硕的农夫。

总结:王翦是一位实打实的沙场英雄,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智者。在战争中,他懂得灵活变通,在战争结束后,悄然循隐。正因为他张弛有度,不但明哲保身,还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一度成为后世之人为官学习的榜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3/176272.html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的相关文章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527~610年),字景和,号长璞,安定郡乌氏县人,北魏到隋朝大臣,兖州刺史梁茂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迁布宪下大夫。参与灭亡北齐,授并州别驾、仪同三司,册封易阳县子,迁武藏监。隋文帝受禅,历任治书侍御史、大兴县令、京兆郡丞,出任...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霍弋是谁?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霍弋是谁?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代,名将辈出,蜀汉前期有张飞、赵云、马超、魏延等大将,到了后期,这些大将有的先后故去,只剩下了魏延,似乎人才凋零殆尽。其实,蜀汉后期,并非无将可用,有一位将领就是蜀汉的后起之秀,像赵云一样智勇双全,诸葛亮很喜欢他,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相...

乾隆死后为什么选择和令妃合葬 两人是真爱吗

乾隆死后为什么选择和令妃合葬 两人是真爱吗

对乾隆皇帝死后,为何要选令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三十年,乾隆要第四次南巡,所谓“南巡”就是去江南游玩,顺便找个民间美女调剂一下口味。那拉皇后太了解乾隆了,知道他出去,一定粘花惹草。于是死活不同意,并以“断发”为威胁。在清朝,满人女子断发,是很严重的一种行...

有哪些与张嶷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张嶷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张嶷(nì )(?~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刘备攻打蜀郡,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营救县长夫人,因此得名。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王爷可以直接罢免知府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的王爷理论上不可以罢免知府,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罢免知府的。要明白这个问题,可以先说明一下清朝的官制和宗室爵位制度。清朝的宗室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和宋朝一样,都是重文轻武的王朝,然后以文驭武。但两朝重文轻武的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宋朝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以武将身份反噬旧主称帝,又担心五代军阀祸乱的事迹不断重演。故宋朝从开国之初就定下了遏制武将的国策,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