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孟子为什么无法接受燕王哙行禅让?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10)13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孟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孟子在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治国理念与王道的理想。

通俗地说,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把人民放在心里,对人民好一点,通过减少税负、减少战争等手段,发展生产,富裕百姓,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从这个逻辑出发,孟子特别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只要君主能实行仁政,那么就能得到民心,得到民心就能实现王天下的王道理想。

第二点,既然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就必须反对不义战争,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

而燕王哙行禅让,就是一个愚蠢的闹剧,势必会引起燕国的内乱,这样就破坏了和平的局面,重新让老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所以,孟子是强烈反对燕王禅让的,同时,当燕国陷入严重内乱的时候,孟子是主张齐国 出兵干涉的,当然孟子只是希望齐国出兵帮助燕国评定内乱恢复秩序,但当齐国并不撤出军队想吞并燕国的时候,孟子又主张赶紧撤出军队,恢复燕国的秩序。这固然有当时的国际政治角力的考虑,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孟子认为,这会给燕国人民带来无尽的战争苦难。

公元前316年,燕国国君哙突发奇想,非要学习古代圣王禅让,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但哙既没有圣王的智慧,也没有圣王选贤用人的才能,他禅让的子之,也不是什么好人。眼看着到手的王位飞了,燕国太子表示严重不服,于是拥护子之的一派和太子一派兵戎相见,燕国陷入内乱。

齐国大臣沈同私下里问孟子,能否讨伐燕国,孟子说可以。孟子是个通权达变的人,他崇尚和平,但他更反对不义战争。燕国因为荒唐的禅让陷入内战,让百姓妻离子散,必须以战止战,结束燕国的内乱。在孟子看来,燕国国君无权随便把王位让给别人,而子之也没有权利接受君位,总之,燕国该打。

匡章率兵进入燕国,很快平定了内乱,但齐国好像并没有撤军的意思。有人问孟子,是不是你让人去攻打燕国的,孟子断然否认。孟子说,我确实说过可以讨伐燕国的话,但我没有说齐国可以讨伐。因为只有上天指派的人才可以讨伐燕国。这就像一个人犯了死罪要杀头,只有主管刑罚的人才可以去杀人。如今,齐国和燕国一样无道,我为什么要说齐国可以讨伐燕国呢。

其实,孟子就是在“耍赖”,但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让人无法反驳,这就是孟子,一个心怀天下雄辩滔滔又有点滑头有点可爱的孟子。

公元前314年,齐国在燕国的军事存在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齐宣王想直接吞并燕国,就去找孟子商量。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又劝我吞并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这一定是天意。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上天一定会降下灾祸的。吞并它,怎么样?”

孟子说:“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难道会有别的意思吗?不过是想摆脱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灾祸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变成齐罢了。”

滑头的齐宣王告诉孟子,齐国军队花了五十天就拿下燕国,这肯定是上天的旨意,既然上天让我吞并燕国,那我就应该听上天的,不听上天的就会遭到天谴。孟子说,燕民欢迎你就取燕国,不欢迎就不取。老百姓当初欢迎齐国的军队,是希望帮他们逃离水深火热的日子,而现在,他们比以前更悲惨,用一个残暴无道的齐国,代替另一个残暴无道的燕国,燕国的老百姓会答应吗?

国际政治讲究平衡,各诸侯国显然不愿看到齐国吞并燕国变得强大,组成联军攻打齐国,齐国陷入困境。齐宣王赶紧来请教孟子,孟子说,燕国人本来是用筐装着饭、用壶盛着酒来欢迎齐国的军队,而现在,齐国的军队杀死他们的父兄,捆绑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拿走他们国家的重器,而天下的诸侯本来就忌惮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扩大了一倍,而你又不肯行仁政(孟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推销他的仁政),这样肯定会引来各诸侯国的联合讨伐,大王你赶紧撤军吧。

果然,各诸侯国组成的联军,把齐国打得“流水落花春去也”,齐国被迫撤军。这次失败,也埋下了齐国衰落的种子。齐宣王后悔没有听孟子的话,“甚惭于孟子”。

从此以后,齐宣王和孟子之间有了裂痕,他们再也不能好好地聊天做朋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3/177605.html

“揭秘:孟子为什么无法接受燕王哙行禅让?” 的相关文章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关羽就没有防备东吴吗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关羽就没有防备东吴吗

对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他有没有防备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在出兵攻打曹操期间,盟友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后人以“大意失荆州”来形容这段历史,《三国演义》小说更是把荆州丢失归结于关羽一时大意,而大意失荆州”已经发展成为民间俗...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 此战结束后联盟关系还用修复吗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 此战结束后联盟关系还用修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后,吴蜀联盟还有必要修复吗?到底是谁得利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吴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刘备退守白帝城。因为担心魏会趁机进攻,吴国很明智地停止了攻蜀,孙权还主动遣使向刘备请和。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起康熙的皇后,几乎所有人想起的都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弥留之际生下的孩子,被康熙在幼年的时候,就封为了皇太子,被康熙抱在怀里长大。由此可见,皇太子是子凭母贵。更让所有人相信,康熙的...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有智谋但性格奢侈放恣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有智谋但性格奢侈放恣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