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袁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18)120

在乱世三国当中,群雄四起,为了地盘和利益你争我夺,上演了无数的大小战役。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争天下的决定战役,一代枭雄曹操最终创造奇迹,打出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为其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先是联合刘备,灭掉了三国之一悍将吕布,随后,他进宫面见汉献帝,启奏“讨伐“袁绍。于是,了官渡之战拉开了帷幕。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实力远不不及袁绍,当时的袁绍有三大特点:一是地广民强,兵多将广,谋士如云。袁绍手下文有田丰、沮授、郭图、许攸、审配、逢纪等超级谋士,武将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淳于琼等绝世名将。

曹操虽然属于弱势的一方,无论地盘还是兵力都远远不及袁绍。但曹操也有他的独特优势。一个曹操个人魅力和处理能力要比袁绍要强,曹操亦奸亦雄,为人狡猾,善于纳谏,果敢多谋,是一个极具霸气的雄主。而袁绍懦弱无能,为人两面三刀,处理犹豫不决,缺乏主心骨,不善于听从众谋士的建议。

比如说,曹操和刘备联合发动对袁术的“消灭战“时,袁绍竟然不顾亲兄弟之情,竟然采取袖手旁观的策略,错失反击曹操的更佳时机。著名才子孔融曾对容袁绍给出10字评价:袁本初不过冢中枯骨尔。

二是曹操手下的智囊团“精度”要比袁绍强。袁绍手下尽管有田丰、沮授、郭图、许攸、审配、逢纪等超级谋士,但谋士之间相互猜忌,私心都太重。并没有抱团取暖。因此,谋士虽然众多,但却毫无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而曹操麾下的武将也不甘落后,有曹仁和张辽这样的盖世猛将,而谋士也不甘落后,不但有厚度,而且有精度,其中郭嘉和荀彧这绝代双谋也是袁绍麾下众谋士无法相比的。

就拿可媲美诸葛亮的郭嘉来说吧,官渡之战前,针对曹军士气不足、曹操信心不足这个弱点,特别是害怕孙权、刘表、刘备等枭雄在背后捅他的暗刀子,偷袭他的老窝,致使他背腹受敌。郭嘉挺身而出,提出了鼓励曹操和曹军的“十胜十败”论,特别是指出了孙策不久将“被刺身亡”的精准寓言,极大地提振了曹操及曹军的信心。同时,郭嘉还指出,刘表图有其表,犹豫寡断,不足为虑。而刘备虽然英雄,但却寄人篱下实力不足,可以先派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消除这个后防安全隐患的存在。

因此,曹操听从了郭喜的建议,在和袁绍在打官渡之战前,决定先去攻打刘备。

总之,曹操这边上下同心,拥有无与伦比的“人和”,牢牢地拧成一股绳,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和战斗力。

袁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而与之相反的是,袁绍尽管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但却失去了“人和”。与曹操英明明敢相比,袁绍却是刚腹自用、一意孤行。袁绍的首席谋士田丰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结果袁绍没有采纳,认为挟持汉献帝这个“累赘”是件很困苦的事,而被后知后觉的曹操捷足先登,汉献帝这个“准天子”从此成了曹操的“门下客”,使得曹操占据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

官渡之战前,田丰也尽职尽责地为袁绍出谋献策,出了个金点子:趁着曹操和刘备交战之际,派兵偷袭曹操后方,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结果袁绍又拒绝了,理由是8个字:孩子生病,不宜远征。

眼看袁绍以家事而误了国事,不由长叹道:这么好的机会竟然不被采纳,实在太可惜了!

战机稍纵即逝,后来,等袁绍想派兵攻打曹操后方时,田丰再次站出来,进行了坚决反对,他向袁绍详细的分析了利弊,认为已经失去了时机,不宜再出兵。但袁绍不听,袁绍认为他出尔反尔,破坏军心,再加下其他谋臣的挑拔,袁绍一怒之下还将田丰关打进了死牢。

果然,袁绍的大军还没有出发,就传来了曹操打败了刘备,已回军官渡的消息,袁绍不得不取消偷袭的军事部署。

曹操征伐刘备之闪电战,不但消除了刘备这个后防的隐患,而且还得到了一员盖世无敌的虎将——关羽“暂时”归降了曹操。然后来,关羽为报曹操对其的恩情,更是斩杀袁绍手下的绝代双骄——虎将颜良和文丑。帮助曹操成功拔掉了两只进军路上的猛虎。

曹操回到官渡,听到田丰被关进大牢的消息后,高兴地说了4个字:袁绍必败。曹操的话后来果真应验。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正式打响,袁绍举兵十万,战马万匹,打算速战速决,准备和曹操决一死战。就敦促大军快速前进,结果一个人挺身而出,进行了劝阻——袁绍麾下另一位超级谋士沮授。

沮授当时对袁绍的建议是:不要大举进攻曹操。

理由有两点:一是我们的军队虽然人多但是勇猛程度不如曹操的军队,曹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粮草没有我们的多,我们有粮食,更好的方式慢慢的防守,等不了多少天曹操的军队没有粮食,就会不战自败。现在急着和曹操决战,正是中了曹操的圈套。

二是我们和曹操当时的边境线有三千多里长,这么漫长的边境线,曹操肯定无法照顾周全,我们只需要挑选部分精锐部队作为骑兵,趁曹操边境线空虚的时候轮番骚扰。如果曹操来救右边,我们就攻左边,如果曹操救援左边,我们就进攻右边。只要让曹操疲于奔命,应顾不暇,这样不出三年,就可以把曹操拖垮。

结果袁绍非但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而且继续发飙,以“妖言惑众”4个字为理,命人将沮授拖出去斩首,幸亏众将士 *** 保沮授,才同意暂时把沮授和田丰关在一起。田丰和沮授这两个袁绍身边真正的忠臣都被关入大牢,为失败埋下了苦果。

袁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沮授的建议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后来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双方拼消耗,曹操差点要放弃,写信给荀彧问意见,荀彧的意见是6个字:坚守伺机而动。

官渡之战中,曹操就是采纳反袁绍而归顺曹的大谋士许攸建议,偷袭袁军粮草,一把火烧了。没粮吃导致袁军崩溃失败。

袁绍兵败的消息传来,左右都恭喜说田丰,说他“平冤重用”的机会来了,而田丰却摇头说,他的死期到了。并且说出了理由:袁公内心猜忌,我多次说真话而冒犯他。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还能活么

果然,气急败坏的袁绍回邺都以后,之一件事就是首先杀了田丰。

而对于强大的袁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失利,曹操麾下的超级谋士荀彧一语道破玄机:袁绍法不正律不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这些人彼此各不相容,这些人久必生内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3/178981.html

“袁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的相关文章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朝结束了长达70年的统一准噶尔之战。至此,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暂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从乾隆二十四年起,清朝有了一段时间的全盛时期,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既然太平盛...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善长就是朱元璋故意要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李善长当时已经77岁了,而且已经辞职退休回家了。这样一来,他在朝廷中不可能再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自然不会影响到朱元璋的统治,朱元璋根本没有必要除掉他。其二,李善长退休以后,就一心一意地栽花养草,不问...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争夺王位时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争夺王位时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唐朝一共出现两次废王立武行动 最后为什么是李隆基失败了

唐朝一共出现两次废王立武行动 最后为什么是李隆基失败了

对时隔70年,大唐皇室的两次废王立武行动,为什么李隆基失败了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位哲人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话随着说得有点拗口和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成立的。历史总有有着惊人的相似,人们口口声声地说从历史中...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对道光皇帝何德何能,为何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属意于让他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道光皇帝处于清朝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它第一次被自己眼中的“夷狄”踩在脚底下,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开启了它此后70年的屈辱...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仅用三个月就扫平天下?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仅用三个月就扫平天下?

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即汉景帝,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