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朝用岁币换和平,金兀术死前怎么评价?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30)240

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几乎贯穿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无法比拟的优势,游牧部族拥有充足的良马、狂野彪悍的战士,和来如闪电去似奔雷的骑兵优势,而中原王朝则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战争资源储备,千百年来双方互争雄长,难分高下。游牧部族也曾南下牧马,定鼎中原,中原王朝也曾长驱北伐,勒石燕然。

宋朝用岁币换和平,金兀术死前怎么评价?

不过,历代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部族时,都有一个无法弥补的天然劣势。由于中原内地缺乏大面积草原,无法大量繁殖养育马匹,因此长期以来,军队只能以步兵作战为主。步兵方阵面对骑兵冲击,很容易陷入“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了”的窘境。

加之游牧部族骑兵习惯用掠夺方式补充给养,实在不行还能杀马充饥,绝少受到后勤保障方面制约,使得其机动性极强、作战范围很广,对任何朝代的皇帝而言,他们都是一个让人头痛不已的对手。千百年来能真正打垮游牧部族、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无非是汉武帝刘彻、李世民、朱元璋等寥寥数人。

如果用战争方式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另一种方式就会登场:以“岁币”换和平。所谓“岁币”,就是中原王朝每年向敌国交纳一定数量的金银财货,以换取对方不再发兵侵扰。“岁币”起源于东汉初年,《后汉书》记载,东汉为了安抚辽东兴起的鲜卑人,“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使得双方之间大约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

宋朝用岁币换和平,金兀术死前怎么评价?

两宋时期,周边国防形势非常紧张,先后面临北方辽国、西北的西夏、东北金国的极大威胁。由于开山老祖赵匡胤奉行重文抑武之策,使用各种手段严格限制武将的权限与地位,历代赵宋皇帝奉为圭阜,渐渐使得宋朝成了一个武备虚弱的跛足巨人。即使在宋朝初中期武力最为鼎盛的时期,面对辽国、西夏的骑兵,屡屡被人家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骑兵再度南下,兵锋直指黄河岸边的澶州。心慌胆怯的宋真宗无心恋战,匆忙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约定每年交付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作为岁币,换来对方的息兵止戈。此后宋辽之间也得以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

此后,宋朝皇帝一发不可收拾,把“岁币”当成护国之宝,先后与西夏、金国缔结合约,大把大把白花花银子撒出去,以此换取和平。甚至直到南宋覆灭之际,还试图用“岁币”让元朝忽必烈退兵。长期以来,对于宋朝这种做法,一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有反对者认为这愚蠢之极,支持者认为这高明之至。

支持者认为,宋朝每年付出很多“岁币”,表面上看来吃了大亏,但从深层次分析,这样做还是很合算的明智之举。宋朝每年付出的“岁币”总是有限的,如果放弃支付“岁币”,转而动用战争手段解决边境问题,那么“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消耗的军费要远远多过“岁币”。

如果不幸再遭遇两场“雍熙北伐”、“元丰西征”那样的大败仗,损失更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另一方面,宋朝在与各国开展的边境贸易中,可以凭借压倒性的贸易顺差,很轻松就能把“岁币”赚回来。因此这一招未尝不是一个高明之举。

反对者认为,宋朝身为堂堂“天朝上邦”,不仅不能让“四夷宾服”,反而要低三下四向敌国支付岁币来换取和平,丧权辱国莫此为甚,再“合算”也不能干。当时宋朝使节每年去北方向辽国或者金国交纳岁币,都会路过盱眙名胜都梁山,很多使节都会登都梁山题诗留念。有诗人写诗讽刺这种情况:“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就代表了这种反对心态。

那么,宋朝交纳岁币,到底该如何评价?《齐东野语》中有一篇《淳绍岁币计》,给出了答案。文中记载,金国大将金兀术在临死前,留下一句遗言,谈及岁币问题:“江南累岁供需岁币,竭其财赋,安得不重敛于民。非礼扰乱,人心离怨,叛亡必矣”。

金兀术认为,让宋朝连年支付巨额岁币,是搞垮宋朝的不二法门。每年上百万两的白银、数十万匹绢帛,宋朝皇帝必定不会自掏腰包,最后都会转嫁到百姓头上,使得宋朝百姓在正项赋税之外又多了一项沉重负担。长此以往,让宋朝民力耗竭,怨声载道,众叛亲离,民心一失,宋朝江山岂能稳固?学者研究也证实,所谓从边境贸易中赚回“岁币”之说,纯属想当然,并无有力证据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朝支付岁币还是弊大于利的愚蠢之举,不仅失去了金银,也失去了民心,两宋最终都被游牧部族所灭,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4/186386.html

“宋朝用岁币换和平,金兀术死前怎么评价?” 的相关文章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备五虎上将中,赵云一向以沉稳著称,和关羽的傲、张飞的猛,有明显不同。汉水之战,赵云勇救黄忠,以少胜多,曹操都败在赵云手下。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和张郃甚至都不敢和赵云交手。赵云救回黄忠之后,曹操率兵追来,赵云说了一句很霸气...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对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士大夫作为宋代的政治主体和文化精英,宋朝之兴盛自然离不开其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自汉唐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盛世王朝。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可见宋朝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得益于宋朝...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血缘关系吗?为什么李世民不肯传位给杨妃子李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和杨广,是表叔侄的关系。当时有个世家姓独孤,有两个出色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家,一个嫁给了杨家。杨家的这个生了儿子叫杨广,谥号隋炀帝;李家的这个有个孙子叫李世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