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抢着都要进敬事房 这到底是什么机构
对清朝“敬事房”究竟是什么机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在看清宫剧时,对敬事房这个机构不陌生。常言道,艺术来自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可影视剧中敬事房这个机构不是编剧虚构,历史上确实存在。敬事房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它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处,是内务府所属专门管理宫内太监的一个机构。
太监是古代最接近皇帝的一个群体,这很容易造成太监乱政现象,比如明朝宦官(太监)乱政现象就非常严重。满清入关定都北京后,当时仍然设置内务府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到了顺治十一年(1654年),内务府管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了,顺治就裁撤内务府,改设立十三衙门。不过,此时的清廷仍然用太监这个群体来管理紫禁城内部的事务。
明朝灭亡近在眼前,顺治皇帝很清楚这一点,一方面他大量裁减太监的人数,另一方面则严禁太监干预朝政。顺治皇帝为此还命人铸造了一块铁牌,放在交泰殿里,上面刻着:“以后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属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凌迟处死。”
遗憾的是,顺治一朝太监和官员之间的斗争依然很激烈。康熙皇帝登基后,直接裁撤十三衙门,恢复了内务府。到了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为加强对太监的管理,防止太监干预政事,又增设了管理太监的敬事房。敬事房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很多人听了脸红的事情,负责皇帝与妃嫔们的行房,即“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清朝皇帝每行房一次,敬事房的总管太监必须记录下准确的时间,以备日后妃嫔们怀孕核实。与影视剧中一样,皇帝行房的程序比较复杂。行房前总管太监会端来一个盘子,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皇帝看上哪个就会将牌子翻出来。
总管太监估摸时间差不多时就在门外高喊,“是时候了!”如果没有回应,总管太监就会再喊一次,直到皇帝回应。行房结束后,妃嫔们是不能跟皇帝共眠的,必须尽快离开,而总管太监会准确记载行房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
敬事房刚刚设立时,设置了总管、副总管,下设首领太后、笔帖式、太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敬事房当差的主要太监都是有品级的,比如康熙晚年就规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到了雍正在位期间,敬事房太监的品级又有所提升,比如五品太监总管升为四品,副总管为六品,太监首领为七品、八品。
不过,太监的品级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敬事房的太监品级以四品为上限。到了晚清时,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李莲英却打破了这一定律,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