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31)100

何进为了消灭宦官势力,把董卓找过来给何太后施压,一直以来被视为一个愚蠢的决定。虽然何进对董卓并不是没有防范,并不让董卓带兵进入洛阳,除了董卓之外还有其他军队互相牵制。但是这个决定最终还是导致东汉朝廷的陷落。从结果上来看,何进的这个决策确实是失败到无以复加。在史料中的记载中,一个失败的决策往往会凸显一些';';智士';';,反对这个失败的决策但不被采用。那么何进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有哪些人预见到董卓的危害了呢?

征召董卓逼近京师的决策

征召董卓逼近京师的这个决策,确实是出自何进这里,毕竟何进是辅政者,是个管事的。不过这个决策也不是何进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征召四方军队的真正的策划者,其实是出自袁绍等人。袁绍是诛杀宦官非常积极的人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原本也没有召董卓等人入京的想法。但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千方百计阻止何进对宦官下手。所以袁绍等人才提出这个建议,用外军来对何太后施压。

何进、袁绍虽然征召外军,但是也并不是对他们完全没有防范。尤其是对董卓。董卓在汉灵帝在世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朝中征召董卓为少府,董卓不听命令;朝中又令董卓做并州牧,把军队给皇甫嵩,董卓还是不听命令,希望能够带着自己的军队去并州。可以说董卓的野心已经很明显。所以何进等人也对董卓进行了防范。

首先征召的外军中就不止董卓这一路,从史料的记载上来看,至少就有三路:前将军董卓、并州刺史丁原、东郡太守桥瑁,另外何进本人也分别派遣部下到各地征募士兵。而董卓的兵力只有三千,放眼整个的洛阳一带的军队来说,其实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其次这些外军中,他们收到的信任程度也有高低之分。比如丁原就非常收到何进的信任,可以直接到洛阳和何进一起对付宦官。而董卓这个收到重点照顾的骁将就明显有别于丁原了。其实董卓压根没有被允许进入洛阳,而是在关中旧京的上林苑。后来董卓进军到洛阳附近的渑池,还受到了何进的猜疑,令谏议大夫种劭制止董卓向洛阳进军。后来董卓能够顺利进入并控制洛阳,纯粹是因为何进被杀而已。

征召董卓决策的反对者

虽然何进对董卓早有防范,也做了很多充分的准备,但是最终还是酿成董卓擅政的恶果。在开头的时候小编也提到了,史料中记载了很多人物反对某个错误决策的内容,用以丰富人物形象。那么反对何进征召董卓的人物都有谁呢?

曹操

在反对征召董卓决策的人物中,大概曹操是最出名的一个,毕竟他的成就更大,而且又作为本纪放在《三国志》的之一卷,至少史料记载得更显眼一些。《魏书》当中记载,曹操听到何进征召董卓威胁何太后的决策后的态度是';';闻而笑之';';。曹操认为想要消灭宦官势力,仅凭一个狱吏诛杀首恶就够了。现在何进等人召集外镇,做出斩草除根的态度,很容易暴露意图,遭到宦官势力的反扑。

以一狱吏消灭宦官势力,可能有些嘴炮了。曹操认为消灭宦官只是杀死领头的';';十常侍';';即可,没有必要像何进、袁绍那样将战火蔓延到整个宦官势力。曹操的想法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不得而知,毕竟没有履行。不过至少不会比何进做的还差。而且曹操也预见到何进等人的失败,还是有很强的预见性的。

陈琳

曹操对何进、袁绍的决策只是闻而笑之,他并不是这个政治集团的人物。而陈琳则是何进的主簿,也直接反对何进的决策。陈琳认为何进以外军威慑内宫是';';以诈立';';,拿国家大事过家家玩。

另外何进对宦官的优势已经非常大,本来应该自己动手解决。何进把这些外军召集到洛阳这个政治权力中心,一旦某支军队难以控制,这个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陈琳与曹操分别看到了未来局势变化的一部分。

卢植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卢植并非何进的属官,他在当时的身份是尚书。不过在对待宦官集团,卢植这样的士人当然也更加倾向于何进。另外何进召集董卓入京,一旦出现问题,打破洛阳的安定,无论是对东汉朝廷还是对卢植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卢植也向何进强调董卓的凶悍,两次拒绝接受朝廷诏令,手握军队不放,这样的人难以制服必生祸患。可惜何进还是没能听从。

郑泰也不是何进属官,但他却是被何进拔擢上来的。总的来说郑泰与卢植的想法相同,董卓野心太盛难以遏制,这里就不重复郑泰的话术。何进同样也是拒绝郑泰的建议。郑泰的性格比卢植刚强一些,看到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用直接弃官不做,还劝何进的另一个谋士荀攸脱离何进。

曹操、陈琳、卢植、郑泰对何进征召董卓的决策都是否定的态度,曹操是预测到宦官集团的反击;后三者主要还是担心董卓等外军难以遏制。从事情的发展结果来看,他们都是正确的。先是何进被宦官们骗进宫中杀死,随后董卓入京控制朝政,袁绍等人在地方组织义军讨伐董卓,开启了汉末三国的大乱局。

那么这些拥有预见性但却无法挽回失败的人物在董卓乱政以及后面的乱世中又有哪些表现呢?

曹操:曹操就不用多说了,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曹操拒绝董卓的拉拢,逃出洛阳参与起义军,后面成为北方最强大军阀,成为曹魏的奠基者。

陈琳:陈琳在董卓干政、洛阳大乱时,应该是跟随袁绍一起逃出洛阳,成为袁绍的谋士。在';';官渡之战';';中写过一篇著名的对曹操的檄文。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并且消灭袁尚,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没有杀死他,他就成为曹操集团的笔杆子。

卢植:相对于曹操来说,卢植反对董卓的态度更加刚强一些。董卓为了宣示权威,打算行废立之事。卢植阻止董卓废立皇帝,吸引了董卓的仇恨,多亏蔡邕等人的维护,卢植才没有被董卓所杀,只是免官而已。卢植在免官后从小路逃出洛阳,隐居在幽州上谷郡。后来袁绍控制冀州后,请卢植为军师。可惜卢植去世得比较早,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就去世了。

郑泰:郑泰虽然辞官,但是并非作为一个闲云野鹤,还是关心政治。董卓乱政的过程中,郑泰与伍琼、何颙、荀攸等人暗中反抗董卓,策划对董卓的政变活动。结果事情失败,荀攸、何颙被捕入狱,郑泰逃出洛阳依附袁术。袁术以郑泰为扬州刺史,可惜郑泰在到扬州的道路上也去世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7/202374.html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的相关文章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嘉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据《清史稿》记载,在永琰被立不久,在乾隆的指示下,永琰去祭拜了一个年仅9岁就去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谁?乾隆为什么要永琰这样做呢?永琰祭拜的哥哥叫永琏。永琏出生...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周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周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吕后驾崩后,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把持朝廷军政大权,野心勃勃“欲危刘氏”,篡夺刘氏江山,建立吕家王朝。陈平枉为帝国丞相,却无权处理政务。太尉周勃名义上是汉廷最高军事长官,却被二吕排挤得“不得入军门。”周勃与陈平密...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为什么要严厉打击三儿子弘时,是为四儿子弘历继位清障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宫之中的亲情,真的可以相信吗?当我们看到电视剧中那些皇帝和太子,或者是其他的儿子之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情感,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会出现...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