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初出茅庐的李隆基?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28)291

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曾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在这之后,姑侄二人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斗法。从景云元年(710)睿宗李旦登基后不久即便开始,到先天二年(712)先天政变,以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告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期间,两大高手你来我往,有凌厉锋锐的明枪,也有阴毒狠辣的暗箭,堪称最为残酷的夺权斗争。

太平公主很像她的母亲,是个政治强人。武则天一朝就崭露头角,参与了许多朝政。在神龙政变与唐隆政变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她的影响力直线上升,依附于她的王公贵族不计其数。最为嚣张时,史称:“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反观李隆基,从小与父亲李旦被幽禁于宫中。解除幽禁后,整日飞鹰走马,游猎玩耍,标准的快乐王爷。因为他非嫡非长,基本接触不到核心政治,也只能整日游乐。但李隆基却有一颗狂野不安的心,他敏锐发现韦后的野心,并积极笼络人才,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发动了政变,将韦氏一网打尽。

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初出茅庐的李隆基?

虽然李隆基很有能力,但与姑姑这个叱咤风云的老姜一比,只能算是一根初出茅庐的嫩葱。然而,太平这个谋略过人,有武曌之风的老姜,为何斗不过嫩葱李隆基呢?

李隆基虽然初出茅庐,心腹不多,党羽不广,但他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批正直的封建士大夫,他们渴望大唐走向复兴,渴望社稷安定天下太平,并将满腔期望寄托在了李隆基身上,这其中甚至包括睿宗李旦。所以,李隆基与太平的斗法,实则代表着改革弊政与因循守旧之间的斗争。

首先,李旦的统治很不稳固,他寸功未立,靠儿子与妹妹拥立上位,所以没什么权威,凡事都不敢自专,要与妹妹与儿子商议。而妹妹与儿子水火不容,各有立场,使李旦受尽了夹板气。

李旦只能游走于两大势力之间,一会倚重妹妹打压儿子,一会扶持儿子打压妹妹,靠两强之间相互制约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但李旦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太子地位不能动摇。因为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不能再折腾下去。中宗一朝,各种弊政爆发,后宫干政,卖官鬻爵,朝中小人当道,拉帮结派,朝政混乱到了极点。

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初出茅庐的李隆基?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建议父亲提拔姚崇、宋璟等官员,革除弊政,彻底摒弃了花钱走后门的“斜封官”,一时之间赏罚尽公,朝纲振奋。从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的果断表现,与立为太子后的种种作为来看,李旦相信他能成为大唐中兴之主。

所以,在斗法的关键时刻,他总能站在儿子一边,甚至让出皇位。体现了李旦作为一名合格政治家的责任感,在这一点上,他比那个不着调的三哥李显要强得多。

其次,李隆基从政日短,没有几个心腹,与姚崇、宋璟、张说等宰相并没有什么深交,而这几个正直的大臣却自觉地与李隆基站在了一起。

太平公主利用李隆基不是嫡长子,立为太子不合理这一理由,散布谣言,想促使李旦改立太子。为了达到目的,太平趁宰相们下班回家时,在路上将他们拦住,想以势压人,逼迫他们向皇帝进谏,改立太子。

敢面折武则天,一向以耿直著称的宋璟当即反驳:“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悠此议?”断然拒绝了太平的理由。确实,李隆基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大唐社稷,即便不是嫡长子,这些正直的大臣也予以力挺。

接着,姚崇、宋璟 *** 李旦,要求:其一,将太平公主安置到东都;其二、将嫡长子李成器、豳王李守礼外放为刺史;其三,李隆基的两个弟弟为太子左右率,听命于太子。这些要求都是巩固太子地位的良策。

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初出茅庐的李隆基?

张说虽是太子的老师,但也只当了几个月,与李隆基的交情也不算深。太平公主鼓动术士向李旦进言,说“五日之内,将有急兵入宫!”目的指向太子想夺权造反,张说进言道:“此必谗言,欲动摇太子!建议陛下让太子监国,君臣分定,则谗言自破。”

张说这一手十分高明,太子监国,君臣分定,既体现了李旦与太子之间的父子信任;又让李隆基扩大的权力,提高了地位。监国,就相当于已是君王,太平公主如果再不安分,就是大逆不道。

在这些正直大臣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李隆基为核心的一股势力,一股坚持革除弊政,中兴大唐的正义势力。太平公主即便权势滔天,即便谋略过人,也终究难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7091.html

“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初出茅庐的李隆基?”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

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在君王拥有绝对权威的古代,争权夺利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同样都是文武双全的皇家子弟,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唐高祖李渊的天下从隋朝手中夺下。尽管身为隋朝臣子,眼见朝代更迭的机会到来,还是抓住机缘起义造反,打下了属于李家的天下。而唐太宗李世民,则不得不从父...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当太子时,为何没有任何一个皇子敢跟他争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标是朱元璋的太子。早在朱元璋起义封王的时候,朱标就被册封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统一全国进而登基,朱标理所应当成为了太子。登基后朱元璋一直扶持太子,而所有的儿子里从没人跟朱标抢位置...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庞统,道号凤雏。乃是刘备帐下首席军师,同时庞统先生也是公认的智谋双绝,其才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本人不但精通谋略,更知晓地理、天文等知识。但是像庞统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轻易死在落凤坡?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一...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他能灭了东吴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趣谈答案:刘备70万大军即便取得了胜利,也绝对不可以灭掉东吴,也没有办法灭掉东吴。刘备的小心思简单来讲,刘备突然之间率领着70万的大军进攻东吴,并且发动了夷陵战役,最开始的时候绝对...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巫蛊之祸中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为何是汉武帝?

巫蛊之祸中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为何是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巫蛊之祸,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悲剧。这场大悲剧中,几万人不幸丧身。太子与皇后、刘姓皇室,以及一众大臣都纷纷被逼自杀或被杀。很多人都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无法自拔。但是,在这场灾害中,...

陆郁生:东吴官员陆绩之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陆郁生:东吴官员陆绩之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陆郁生,三国时期吴国官员陆绩之女,因为当时陆绩正赴任郁林,因此取名郁生,13岁成为张白之妻。号为义姑。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陆郁生的父亲陆绩是吴郡公认的才子,又是当时吴郡陆氏的领袖。陆绩赴任担任郁林太守,遂取此名。陆郁生年少的时候就定下坚贞的志向。建安二十四年(...

评论列表

夏雨
夏雨
3个月前 (09-02)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不仅是权力之争更是改革守旧之斗,初出茅庐的李隆基虽势单力薄但心怀天下社稷的抱负和决心令人钦佩;而谋略过人的天平公主虽有武曌之风却终究输给了正义的力量——以姚崇、宋景等为代表的正直士大夫的支持让太子地位稳固如铁壁铜墙般不可动摇!这场争斗彰显了真正的领导者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民心向背的深远意义所在也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值得深思回味并引以为戒教训深刻的历史事件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