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白起坑杀赵国俘虏,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18)280

很多人都认为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坑杀赵卒是为了复仇,因为赵国的赵盾当年为了一己私欲而坑害了白起的先祖白乙丙。那么白起究竟是不是秦穆公时期的大将白乙丙的后代子孙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白起坑杀赵国俘虏,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

白乙丙是秦穆公名臣蹇叔之子,子姓蹇氏,名丙,字白乙,当时人出于各种原因将蹇丙称为“白乙丙”。但要说明的是,白乙丙是蹇氏并不等于他的子孙就不可能是白氏。春秋是姓氏的变革发展时代,有些士人确实是以先祖的名或字为氏的,比如苗贲皇的后代以“贲”为氏。

根据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白乙丙的后代中有两支分别是“白氏”和“白乙氏”,而“白乙氏”的部分成员后来也将姓氏简化为“白氏”。如果秦国只有起源自白乙丙这一支“白氏”的话,那么土生土长的秦国人白起肯定是白乙丙的后代。但秦国除了子姓白氏外,还有两个白氏家族。

白起坑杀赵国俘虏,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

秦国的第五代国君秦武公去世后,君位传给了弟弟秦德公,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则被平阳的大夫。可能是对没能继位感到不满,公子白的后人以先祖的名字“白”为氏,是为嬴姓白氏。另外,楚平王的孙子白公胜的后代子孙传说在春秋末年迁居秦国,是为秦国的芈姓白氏。

正因如此,秦国在战国之前有三家白氏:源自白乙丙的子姓白氏、源自公子白的嬴姓白氏、源自白公胜的芈姓白氏,白起应该是其中之一的后代。根据《战国策·赵策》的记载,白起在当时也叫“公孙起”:“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

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礼法习俗,只有本国公(王)族的后代子孙才能以“公孙”为氏。白乙丙是秦国的外姓大臣,楚王之后的白公胜后代在秦国也是外姓大臣,子姓白氏和芈姓白氏的后代都不能以“公孙”为氏。但公子白是秦武公的儿子,嬴姓白氏的子孙是可以叫“公孙”的。

如果《战国策·赵策》的记载没有错误的话,能被称为“公孙起”的白起应该就是秦国的旁系宗室,那他应该就是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的后代子孙。但可惜的是,《战国策·赵策》的记载现在也有争议。本鬼只能说:白起大概率是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的后代子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9/210850.html

“白起坑杀赵国俘虏,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康君立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十二太保,与八太保李存璋两人是十三太保里最早跟随李克用起兵的功臣。康君立在帮助李克用崛起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最后仅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李克用赐死。为何立下大功的康君立会因为一句话被杀呢一,...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里,秦国占了两个位置:白起和王翦。那么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这是因为白起是所向无敌的杀神,而王翦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为求生只能自污的王翦公元前287年左右,王翦生于频阳,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别看王翦出生时家境贫苦,然而他的祖上却大有来头。往前推15代...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