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晚年为什么逼得陆逊郁郁而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9)240

孙权为何逼得陆逊郁郁而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陆抗(陆逊之子)扶灵而归的时候,孙权哭了,他拉着陆抗的手说:“我误听谗言,与你的父亲产生裂痕,是我对不起你啊。之前质问你的那些文书都烧了吧,别再让别人看到了。”

陆抗还能说什么呢?皇帝亲自道歉,也算给了九泉下的父亲一个安慰了,于是杨竺诬告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以及孙权三番五次严厉斥责陆逊的具体内容,成了一个永久的历史之谜。

陆逊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除了周瑜恐怕再无他人过之。孙权称帝后,特地为陆逊设立了一个“上大将军”的职务,位在三公之上。东吴所有的内政、外交、军事,孙权无不事先征求陆逊的意见,甚至他给魏、蜀的亲笔信,也要让陆逊修改后才会发出。

孙权曾经表示,要与陆逊“荣戚与共”,还说:“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中国历史上,为人臣的更高目标就是伊尹、周公和吕尚,按孙权和陆逊的亲密程度,他们本该又能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可惜的是,孙权“变心”了,陆逊在他的不断斥责声中郁郁而终。

孙权晚年为什么逼得陆逊郁郁而终?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孙权对陆逊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杨竺又为何要诬告陆逊呢?

事情的起因源于“二宫之争”。赤乌四年(241年),太子孙登病逝,次年正月,三子孙和被册立为东宫新太子。可四子身居南宫的鲁王孙霸不服,试图挑战孙和的太子之位,于是朝中各大势力,围绕东南两宫展开了一场政治大博弈,史称“二宫之争”。

东宫的支持力量有顾谭、顾承、吾粲、朱据、诸葛恪、陆胤、施绩、丁密,南宫的拥趸有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杨竺,朝中主要的政治势力和江东豪族,基本都被牵扯其中。

起初,陆逊在“二宫之争”中不持立场,一度两宫力量都希望拉拢陆逊,也都希望陆逊能站出来稳定大局。但两个事件的发生,让陆逊站在了南宫的对立面。

之一件就是“芍陂之战”论功事件。芍陂之战中,张休和顾承拼死抵挡住了魏军的进攻,而全绪和全端则乘势进攻,逼得曹军不得不撤军。

战后负责论功的顾谭认为,张休和顾承的功劳,要大于全绪和全端,因此前者被封为杂号将军,后者只是升为偏将军。全绪和全端的父亲全琮不服,他认为顾谭是偏袒弟弟顾承。

因为这件事,全琮不断上疏,状告顾家兄弟和张休添油加醋谎报军功。面对告状顾谭处置不当,冲撞了孙权,结果顾谭和顾承、张休一起被流放交州。

顾谭和顾承是陆逊的亲外甥,全琮父子对顾家兄弟的陷害惹怒了陆逊,导致陆逊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东宫这边。

第二件就是“宫中密语泄露”事件。有一次孙权单独召见杨竺,杨竺不断给孙霸说好话,鼓动孙权改立太子。孙权被说动了,答应废掉孙和,改立孙霸。

杨竺喜滋滋地出门了,孙权也全然不知,在他的床底下还趴着一个人——孙和派来的密探。那段时间孙和遭受父亲猜忌,战战兢兢的他生怕被废,想方设法偷听父亲的密语,就玩出了这么个下作的手段。

得到消息后,孙和吓死了,赶紧向陆胤求救。陆胤不敢怠慢,立刻启程到武昌,向叔叔陆逊汇报。陆逊也觉得事情紧急,于是立刻提笔,多次给孙权上疏,替太子争辩,并请求回建业见驾。

孙权接到信大吃一惊:这么机密的谈话怎么被陆逊知道了?肯定是杨竺泄露了!杨竺其实很冤,他说:这段时间只有陆胤去了武昌,肯定是陆胤告诉陆逊的,至于谁告诉陆胤的,只要拷打陆胤就会知道真相。

于是陆胤下狱,在严刑拷打之下吐露了“实情”:是杨竺向我泄露的!

杨竺这家伙为了捧孙霸上位,害死了吾粲,这会儿终于遭了报应,被陆胤摆了一刀。孙权勃然大怒,好小子果然是你,下狱!

杨竺不像陆胤那么硬,酷刑之下屈打成招,竟然承认了是自己泄露了机密,但同时他又在狱中上了一份诉状,告陆逊犯了20条大罪。

杨竺最终被孙权下令处死,可他也给孙权的心里扎下了一根刺。此后孙权就不断写信,用这20条罪状斥责陆逊。

陆逊悲从心生,一方面自己的两个外甥遭到流放,自己也失去了孙权的信任,陆、顾两大家族的前途堪忧。另一方面两宫之争没完没了,孙权也失去了以往的英明,国家前景不妙。在这种忧愤之中,62岁的陆逊一病不起,暴病身亡了!

那么孙权为何会对陆逊变脸这么快?他这么做背后有没有什么其它原因呢?

陆逊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孙权受到杨竺的蛊惑,并非真心逼死陆逊。

杨竺是陆逊悲剧的发端,这家伙等于在临死前拉个垫背的,而且要拉个分量最重的人物。孙权的责任就是在不加分辩的情况下,就轻率地对陆逊作了有罪定论,背弃了自己几十年来对陆逊的信赖。

陆逊死后,孙权拿这20条罪状责问陆抗,陆抗一一回复,澄清了事实,可见杨竺的诬告手段并不高明,孙权在有罪推论的前提下,根本不愿意去做调查工作。

陆逊之死的深层原因,是孙权无力应对二宫之争,向外推责的体现。

二宫之争相当复杂,整整持续了八年,且结局很悲惨,一批官员或被杀或被贬、被流放,事主孙和变废,孙霸被杀。两败俱伤的结果,还给后来孙家子孙的相互仇杀埋下了伏笔,也把东吴江山折腾得奄奄一息。

其实孙权本人就是二宫之争的更大责任人,在册立孙和为太子的同时,又对孙和不放心,还 *** 裸地把自己的忌惮心理表现给外人。在确立孙霸是鲁王的身份后,又不让他就藩,甚至不让他出宫,给予的待遇比肩太子,让孙霸以及南宫势力看到了翻盘的机会。

一世英名的孙权显然在治家方面很糟糕,除了兄弟相残,后宫嫔妃也不安稳,甚至连家出门的女儿们,都把手伸进后宫,给二宫之争火上浇油。

孙权晚年为什么逼得陆逊郁郁而终?

孙权却表现得很耙耳朵,容易受蛊惑,摇摆不定,让本就复杂的形势越发难以收拾。这种情况下孙权不是自我反省,而是将外部力量当作罪魁祸首,忘记了皇家本来就是政治利益的中心这个跑不脱的宿命。他认为正是陆逊这些外人害了他的儿子们,心理的脆弱和无能一览无余。

陆逊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东吴豪族势力矛盾激化,导致的危机大爆发。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和孙武三个政权各有各家难念的经,那是一个豪门士族集团的天下,而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是庶族出身,他们为了坐稳江山就必须与豪门集团媾和。

这方面的工作,孙权做得更好,他们家父子兄弟三人,一直致力于孙氏家族本地化建设,到孙权晚年,孙氏政权已经与江东豪族势力完全融合。

可正因为孙吴本地化做得太好,又带来新的问题,即豪门集团内部为权力分配展开了二次分配的争斗,其表现形式就是二宫之争。

所以我们也别怪孙权变得敏感、焦躁和疑神疑鬼,假如孙氏政权与江东豪族泾渭分明,那倒好办了,可问题是江东豪族哪一派都与孙家血肉相连,要开刀肯定会伤及自家人!

这就是孙权力不从心的地方,也是他变得丧失理智,晚年落下滥杀无辜罪名的原因。杨竺就是二宫之争的主要参与人,他很清楚孙权的心理,所以他指控陆逊的20条罪状,十有八九就是针对陆逊参与二宫之争编造的,这足以勾起孙权的杀气。

有句话叫做,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身处政治漩涡中的陆逊,虽然死得冤,但从政治大盘面来讲,他也是其中的“一片雪花”。这么说不是为孙权辩解,就算他对杨竺的诉状明辨是非,他还能挡得住所有的“雪崩”吗?

因此这场斗争注定要有大量的人倒下,陆逊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陆逊躲得过,还有更多躲不过的人;孙权今天不出错,明天也必然出错!不信你就翻看历史,有多少昨天故事在重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2725.html

“孙权晚年为什么逼得陆逊郁郁而终?”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都能适可而止 杨广两次失败后为何不能适可而止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都能适可而止 杨广两次失败后为何不能适可而止

还不知道:杨广两征高句丽失败为什么不能像李世民一样适可而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隋炀帝杨广一手导致的,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大兴土木,无尽的挥霍着隋文帝留...

李纲:隋唐时期名臣,曾负责教导太子

李纲:隋唐时期名臣,曾负责教导太子

李纲(547—631年),字文纪,观州蓨县人,隋唐时期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纲在北周时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文帝时,任太子洗马,规谏太子杨勇,迁尚书右丞。唐朝建立后,出任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多次进言,不被李建成接受,因而提请辞职,李渊不许,授他...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出任护乌...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

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幸运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阅清朝史书不难发现,清朝历代皇帝的子嗣数量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康熙、乾隆动辄十几个皇子相比,身处清朝中后期的咸丰仅与当时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同...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对为什么刘备不让诸葛亮掌兵而是去搞后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弱,他曾有很多军事理论著作,只不过后来大部分散佚丢失,而其实战能力也很出色,后面他五次出兵伐魏,以偏安一隅的一州之地,向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屡次进行...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