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孔子对管仲是什么态度?他是如何看待管仲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9)190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二人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对管仲是什么态度?他是如何看待管仲的?

“三归”,一般认为是指三处藏钱币的府库,也有人认为是指管仲娶了三国之女或者管仲有三处家庭。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不正确,“三归”是指“市租”,郭嵩焘有一篇文章《释三归》,对此有详细解释:“(《管子》)《山至数篇》曰,‘ *** 之三有归于上矣’。三归之名,实本于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赏管仲。”他还举了许多例子,《汉书》的《地理志》《食货志》说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归,《韩非子》说“使子有三归之家”,《说苑》说“赏之市租”等等,都可以证明“三归”就是市租。

“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在当时,这两项都是国君的专利,管仲作为臣子居然也有,所以孔子说他不知礼。

孔子对管仲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在这一则里,他毫不客气地批判管仲的奢侈和不知礼,但他也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篇》)这样真诚赞美的话。

孔子对管仲是什么态度?他是如何看待管仲的?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界的官。“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这里是比喻上天要借孔子来宣扬大道。

这个仪封人对孔子的评价很高,是一个真正能够理解孔子理想抱负的人,算得是孔子真正的“朋”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很重视环境的作用,择邻择仁,确实是好事情,却不容易实行,世上仁德之人本就少,况且择居也不是易事。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长久的贫困会改变人,长久的安乐也可以改变人。“贫而乐道”和“富而好礼”同样不容易。古代有句话叫“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实际上“穷生奸计”的事很常见,而人一旦富贵了,长的也大多不是良心,而是得意忘形。只有孔子口中的“仁者”,才能做到贫富都不萦于怀,坚守自己的品格。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长期处于困境当然不好,长期处于安乐富贵的境遇中,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孔子对管仲是什么态度?他是如何看待管仲的?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里的“恶”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凶恶”的恶,就是坏,做坏事,认为孔子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了。孔安国批注《论语》,持这个观点,他说如果能立志做一个仁人,那么就不会做恶事。朱熹在《论语集注》里也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如果向往仁,这一生立志成圣人,则必定不会作恶,没有为恶之事。杨伯峻先生的译文与此近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他说的是:“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另一种把“恶”解释为“厌恶”的恶,讨厌、厌恶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讨厌别人了。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都说:“案前后章皆言好恶,此亦当读去声。”他们是顺着前面一章和后面一章来看的,前面的第三章是讲好恶,后面的第六章也是讲好恶,所以这里也应该做好恶的恶字来解释。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田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有一个前提,取得富贵要用正当的 *** ,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人却很少能把握住这一点,有多少读圣贤书之人,为了富贵而不择手段!孔子说,君子没有一刻离开“仁”,即便是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例外。可惜的是,能让后人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往往不是仁德,而是名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6095.html

“孔子对管仲是什么态度?他是如何看待管仲的?” 的相关文章

裴行俨:隋唐时期将领,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

裴行俨:隋唐时期将领,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

裴行俨(?—619年),字守敬,河东郡河东县人,隋唐时期将领,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大业十三年(617年),投靠瓦岗起义首领李密,授上柱国、绛郡公。武德元年(618年),兵败于偃师县,...

卢钦: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以选举公允而受人称颂

卢钦: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以选举公允而受人称颂

卢钦(?-278年4月24日),字子若。范阳郡涿县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将领,东汉名儒卢植之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卢钦出身范阳卢氏,为人淡泊而有远见,专研经史。齐王曹芳在位时,被大将军曹爽征为掾属,后升为尚书郎。高平陵之变后,卢钦因曹爽故...

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抗朱棣的徐辉祖却得了善终?

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抗朱棣的徐辉祖却得了善终?

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大明皇帝之位,是为建文帝。之后更是在齐泰与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先是周王朱橚被废,紧接着又将齐、湘、代三位亲王贬为庶人。就这样,一场决定大明王朝命运的战争诞生了,那就是燕王朱棣发起名为“清君侧”的靖难之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有慕容化龙之称,是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隆四年(963年),慕容延钊率领宋军南下,一举消灭荆南与武平军两个割据政权,平定了湖南与湖北。可不久慕容延钊就因为与监军李处耘不和,被气得忧病交加而亡。慕容延钊是赵匡胤义兄...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

历史上独孤信是什么形象?他一共有多少女儿?

历史上独孤信是什么形象?他一共有多少女儿?

要说中国历史上谁是天下第一岳父,恐怕非北魏北周时期的独孤信莫属。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他“容貌仪表俊美”。由于太帅,得名“独孤郎”。他的帅到哪种程度呢?据说有一次,独孤信出城狩猎,回来时天色已晚,为了能赶到宵禁前进城,他快马加鞭,到城门...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操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时期曹魏大老板,也就是曹操,或许让无数人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乃是曹操所讲。曹操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将近2000年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

杨贵妃只是一介女流 安史之乱时为何会被杀死

杨贵妃只是一介女流 安史之乱时为何会被杀死

对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贵妃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也是盛唐时最为得宠的妃子之一,但是这位李隆基最爱的女人却死在了马嵬坡下,这令人唏嘘。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安史之乱的时候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就是一介女流之辈,为什么要杀害杨贵妃,针对这个问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