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年轻时入宫当侍卫,为何会被隋炀帝赶出来呢?
李密的祖辈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他年轻的时候就被派到宫里当侍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李密还是个孩子,没见过世面,对一切充满好奇,在值班的时候,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被隋炀帝看见了,他认为这个孩子不可靠,就把他当场开除了。
李密并没有因此沮丧,回到家之后,他发愤读书,立志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天,李密骑着牛去看一个老朋友,为了不浪费路上时间,他习惯性地带着书,边走边看,看累了就把书挂在牛角上休息,歇够了又继续看。
他正看得入迷的时候,正好杨素的马车从后面刚上来,杨素被牛背上看书的翩翩少年吸引了,暗暗奇怪,就上前问道:“不了解是哪一家的书生,竟然如此用功?”
李密回头一看,认得是宰相大人,马上从牛背翻身下来,慌忙行礼道:“原来是宰相大人,小人李密,让宰相大人见笑了。”杨素一愣说道:“原来是李家的公子,怪不得这样用功,不了解李公子看的是什么书?”
李密宰相大人如此关心,只得如实回答:“不过是前朝西楚霸王项羽的传记罢了,让宰相大人见笑了。”就这样,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杨素觉得眼前这个少年很有抱负,是可造之材!
回到家以后,杨素就对儿子杨玄感说道:“我看李密这个小伙子不错,无论是学识、才能都在你们几兄弟之上,如果有机会,你们认识一下,多向他学习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遇到要紧的事,你可以多找他商量。”
从那以后,李密就和杨玄感交上来朋友。
杨玄感叛乱
杨玄感反叛牵连李密
杨玄感是楚国公杨素的长子,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爱好读书,擅长骑射。
由于杨素的权势越来越大,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最后被逼死,隋炀帝还扬言要杀光杨家的人,杨玄感内心十分不安,于是策划谋反。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远征高丽时,杨玄感借用押运粮草的名义,把征调的八千多名民工号召起来起义,百姓早就被压迫得苦不堪言了,各地纷纷响应,杨玄感的队伍迅速壮大到十余万人。
但是好景不长,杨玄感很快就被隋炀帝派来的宇文述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无路可走,杨玄感和弟弟杨积善被杀,李密也被俘虏。
好在天不亡李密,押解李密的隋兵竟然喝醉酒了,李密趁机逃脱,无路可逃的李密只好投奔了瓦岗军而去。
瓦岗军
瓦岗寨头把交椅
翟让是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在本郡当法曹,因犯死罪逃亡,在瓦岗寨聚众起事。
由于瓦岗寨地处运河附近,是漕运的要道,翟让等人占领这里,掠夺运河上的公私财物,所以军资充足,来归附的民众有万余人,成为河南、山东一带最有实力的一支义军。
李密投奔翟让后,由于李密有胆略、多智谋,为翟让出谋划策。
翟让接受了李密的建议,先说服附近的小股起义军来归附,然后攻下荥阳的金堤关和附近的一些小县城,吸引了程咬金、裴仁基、秦叔宝等一大批将领归附,瓦岗军很快就壮大起来。
公元617年春天,李密劝说翟让趁隋炀帝巡游江都,东都防守空虚,可以攻打东都洛阳。
瓦岗派人刺探军情,不料情报泄露。李密改变计划,攻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今河南巩县),兴洛仓也叫洛口仓,隋王朝更大的粮仓。
翟让、李密率领七千名精兵向兴洛仓猛攻,士兵们个个像猛虎下山一般,勇不可挡,兴洛仓被攻破,瓦岗军开仓放粮,百姓奔走相告,瓦岗军声威大震,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人,占有河南大部分州县。
翟让也把头把交椅之位让给了李密,翟让的手下一些将领不服,李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密谋杀死了翟让,夺取了瓦岗寨头把交椅。
隋朝派江都通守王世充围剿瓦岗军,公元618年,王世充发动政变,九月与瓦岗军决战,瓦岗军被击溃,李密与王伯当、徐世勣等人投奔唐代,单雄信、裴仁基、秦叔宝、程咬金等人投降王世充,瓦岗军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