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身世之谜是怎样的?孙武到底为什么离开齐国去到吴国?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通过吴王阖闾面试之后,开启了一段并不成功的旅程。
春秋战国时代,君择臣、臣择君,良禽择木而栖,效力他国并不让人惊奇,但仔细再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效力他国之人,都是一些小国或弱国人才,商鞅吴起是卫国人,张仪是衰落的魏国人,鲜有大国人才流向其他国家的,大国人才流向他国往往都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
按照正常逻辑,齐国是东方大国,孙武在齐国更能大展宏图,但由于《孙子兵法》核心是“兵者,诡道也”,与齐国的《司马法》严重格格不入,属于离经叛道的兵法思想,孙武注定很难在注重军事礼仪的中原大国中得到重用,因此孙武想要建功立业,实践他的兵法思想,几乎只有楚国、秦国、越国、吴国四大“蛮夷”国家可选。正所谓,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二步可能就是疯子。
然而,孙武没有选择秦国、楚国、越国,而是选择了实力一般的吴国。那么,孙武为何偏偏选择吴国?唐朝的一座墓碑揭开了孙武的身世之谜,从家族角度解释了孙武几乎只能选择吴国。
01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在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中记载了孙武、孙膑的身世。
《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焉。继位上卿,良□林□,著于《春秋》。其后孙武入吴王阖闾将,善用兵□□□□□齐宣王将[膑]魏将[涓战]于马陵,虏魏太子名[申]护,子孙遂居齐安乐(应为乐安)。
碑文大致意思是,西周晚期犬戎作乱,攻破周朝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卫国的卫武公率军佐周平戎,因功被封为公爵。卫武公重孙名字叫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卫武公之子)的字作为姓氏,即称为孙乙或孙武仲。孙武、孙膑都是孙乙的后代。
根据史书记载,卫武公这一支在卫国世代为卿,典型的豪门家族。所谓卿,在周朝贵族体系中属于第三档,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晋国的赵氏、韩氏、魏氏都曾是卿。可见,孙武祖上非比寻常,属于公卿之家。
碑文没有交代孙武为何出现在齐国,不过史书记载的一件大事,或许进一步解释了孙武的身世。大约孙武出生的前两年,即公元前547年,卫国爆发内乱,孙林父被逐出卫国,失去了卿的地位,当时他的一个儿子孙襄被杀,另一个儿子孙嘉恰好出使齐国。或许,孙嘉就此留在了齐国,并在两年之后生下了孙武,但至孙武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
02
由于不凡的家世,让孙武可以对春秋经典战例有所了解,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未来属于“兵者,诡道也”的时代。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孙武形成了军事思想之后,无论是实践兵法思想或者建功立业,还是振兴家族或者报仇雪恨,都需要有发挥的机会才行。但纵观当时中原大国,齐国兵法思想一直保守僵化,所以齐国几乎一直富而不强,论春秋战国诸国,齐国堪称之一富国,晋国卿族内斗严重,根本无暇国外,而且晋国自认华夏文明维护者,在军事思想上还延续了浓厚的春秋风格。
因此,对于主张“兵者,诡道也”的孙武而言,几乎只有四个地方可以去,即楚国、秦国、越国、吴国。秦楚二国经常不遵守战争礼仪,被中原诸侯斥之为蛮夷,尤其是楚国,就曾被齐桓公、管仲定位为蛮夷加以讨伐。至于吴越二国,批发纹身,不遵礼仪,也是中原诸侯眼里的蛮夷。显然,对于“兵者,诡道也”的兵法思想,这四个国家反而可能最容易接受。
但令人奇怪的是,孙武为何没有选择楚国、秦国、越国,而是偏偏选择了吴国?实际上,孙武选择吴国几乎是必然的。
03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由于孙林父与晋国关系良好,也让他的封地戚邑一度成为政治热土。
戚邑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国大夫的家族封地,然而一些重大国际性的外交活动常常在此举行。公元前576年,晋厉公、鲁成公、卫献公、郑成公、曹成公及齐、宋诸国代表会盟于戚。同年十一月,孙林父还代表卫与晋、鲁、齐、宋、郑等国大夫会吴国代表会盟于钟离(位于宋国),此事标志着中原与吴国开始交往。公元前571年,晋、鲁、宋、卫、曹等国大夫会于戚,商讨迫郑服晋之办法,以使晋称霸。公元前568年,晋、鲁、卫、宋、陈、郑、曹、莒、邾、滕、薛等国诸侯及齐、吴等国代表会盟于戚,商议救陈抗楚之动议。公元前559年,孙林父与晋、鲁、宋、郑等国大夫又相会于戚,以商讨卫献公出奔和另立卫君之后如何安定卫国之事。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上述会盟地点可知,卫国孙林父一直紧跟晋国,属于晋国的铁杆盟友家族。而晋国的敌人偏偏是秦国与楚国,这两国一直想要争夺霸主地位,于是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后,秦楚结盟共同抗击晋国。历史上秦国王后之所以多是芈姓楚人,原因就在于此。
至于越国,由于晋国制定的是联吴疲楚战略,因此楚国的战略是拉拢越国抗吴。也就是说,越国也算是晋国潜在敌人。
因此,从孙武家族来看,卫国国君倒向楚国,楚国与秦国、越国是盟国,孙武投奔楚国、越国、秦国,犹如投奔了敌人,不说情感上能不能过去,单说投奔这些国家之后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得而知。毕竟,孙武当时的地位应该不高,大概率只是一个“士”,微不足道,很难受到重视,这一点可以参考吴王阖闾对待孙武的态度,所以楚越秦将之绑了送给卫国国君的可能性很高。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于是孙武想要实现抱负,就只有家族曾经的盟友——吴国这一个选择了。
04
与此同时,吴国的表现也符合孙武的期待,原因有三。
其一,吴晋结盟之后,晋国派出成建制的军队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大幅度提升了吴国战斗力。于是,原本就好斗的吴国,就变得更加好斗,连年与楚越作战,却并不落入下风。经常打仗的国家,对军事家而言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其二,与楚秦越三国一样,吴国也不讲战争规矩。比如,公元前525年,公子光(后来的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却打了败仗,把吴先王之舟也丢掉了。公子光害怕因此获罪,就偷袭楚军,又夺回了王舟才回军。按照春秋战争规矩,两军交战堂堂正正,偷袭战是被鄙视的,但吴国却心安理得地使用。而这种没有礼法舒服的战法,恰好符合孙武的“兵者,诡道也”。
其三,吴晋结盟之后,吴国与中原各国交往开始频繁,比如从公元前544年开始,吴国季札出访了鲁国、齐国、晋国、郑国等,给中原诸侯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与此同时,吴国也有千金买骨之举,比如公元前545年,齐国相庆封获罪,从齐国逃到吴国来,吴王把朱方县赏赐给他作为奉邑,把公主嫁给庆封,结果庆封比原先在齐国还富有。
因此,对孙武来说,吴国是一个能施展才华,还能重振家族的国家,于是在排除掉秦国、楚国、越国之后,自然只能选择蛮夷吴国了。
综上,历史名人的每一个举动,背后往往都有深意,都与他的处境息息相关,孙武投奔吴国的背后,既有个人兵法思想的原因,也与重振家族息息相关,既有家族荣辱的原因,也与春秋大国争霸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孙武在吴国表现并不太好,似乎表明孙武或是理论巨人,但实际指挥能力或许一般。吴楚之战中,孙武大约只是一位参与者,地位并不高,史书上提到的指挥官是吴王阖闾、阖闾弟弟夫概、伍子胥,而夫概屡次大败楚军,孙武表现不明。在秦楚联军反攻之后,吴军大规模败退,其中在淮澨之战、“焚尸之战”中伍子胥与孙武接连大败,最后孙武下落不明史无记载,但伍子胥和伯禧继续作为吴国重臣活跃在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