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预言了什么?为什么有功之臣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
说到文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君王成就霸业,永远不是靠的自己的力量,身后往往还跟随着许多功成名就的有功之臣,这些有功之臣在君王成就霸业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无数,君王此时应该感激涕零才对,但是纵观历史会发现,往往这些有功之臣都避免不了被“兔死狗烹”的命运,严重者直接被杀害,好一点的就是辞职离官,此生不再入官场,而这种命运也始终伴随着这些有功之臣,为什么这些有功之臣往往都避免不了这种命运呢?
文种预言,后世忠臣以吾比喻
据《史记》记载:“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春秋末期时,文种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实行他的复国之路,最后成功除掉吴国,成为当时的一代霸主。范蠡早已敏瑞地察觉到了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本质,提前身退,在离去之时曾经劝诫过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时强大的越国何尝没有他的汗马功劳呢,文种自然不愿甘心离去,最终被勾践赐死。在死前曾经说到过“后百世之末,忠臣比以吾为喻矣。”
历史的车轮总是如此相似,文种死前的“预言”在历史上一幕又一幕的上演着,名将白起,用兵如神的韩信,朱元璋时浩浩荡荡的“四大案”,无一不在彰显着“兔死狗烹”的预言。
功高震主,越过为臣的界限
这些有功之臣往往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本身的能力非常强,或者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不管是打仗也好还是治国也好,这种优秀的能力在帮助君王成就霸业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功劳过高掩盖了君主自身的光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高震主,这个时候,不管是君王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统治,还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这时的有功之臣就不得不死。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是多大的功劳,也都是君王的臣子。这些能够成就霸业的君王,心中都会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他为次要的,在君王的眼里,这些臣子都是他用来打天下,守卫天下的工具。伴君如伴虎也不是一句空话,有功之臣有时候仗着自己的劳苦功高,惹恼或者惹怒君王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君王对功臣的不满在心中逐渐积累,最终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有功之臣的末日了。
难舍的胜利果实,君王的千秋万世
有功之臣心中不愿放下,用出生入死换来的这些地位与财富,不愿去功成身退,能够做到这点的,寥寥无几,毕竟是自己用一次次的搏命换来的,哪能说舍得就舍得,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欲望这种东西很难去控制,得到的愈多,想要的就越多,慢慢的也会为自己埋下隐患,难逃一死。
君王成就霸业后,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世子孙去考虑,这也是封建王朝一代代的延续方式。在君王的眼中,子孙都是自己的后辈。君王会想,假如自己逝世,这些子孙能压住这些位高权重的有功之臣吗,这些臣子一定没有二心吗,这都是君王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为了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世,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只能将屠刀伸向了这些功臣。
当然事事也不是绝对的,有功之臣能够善终的也不在少数,例如姜子牙、卫青等。问题的关键在于跟随的君主,内心胸怀坦荡,能够容人,臣子也恪守臣子应有的本分,不去越界。两者如果都难以做到的话,臣子早点的功成身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