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郑和下西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为何这样说?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09)220

孙中山: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 *** 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船只和海员最多、规模更大、历时最久的远洋航行,而且比15世纪末欧洲大航行的时间更早,是世界历史上官方的规模更大的海上探索活动。但是,关于郑和如此规模的远洋航行到底有着怎样的目的,史学家们依旧对此众说纷纭。

郑和早早年在平定云南的战争中被虏获后成为随军太监。而在洪武年间入宫。而在洪武十八年,又被调往燕王府服侍。而在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后,因为有功,被朱棣赐姓郑,成为后来的三宝太监,郑和。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说清楚郑和到底因为什么被赐信郑。

公元1402年,朱棣历经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后成为了内官太监。并于永乐三年至二十二年六次带领大明船队下西洋。而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后,于宣德五年受命最后一次出使西洋,与史料记载于宣德八年卒于出使古里国的途中,船队归来葬于南京牛首山。

那么我们可以看看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做了什么。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到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郑和之一次下西洋。杀海盗陈祖义,封西王。 明成祖朱棣对于郑和的首次此行感到满意。

郑和下西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为何这样说?

永乐五年至七年的第二次远航明史中并未记载,这次航行的规模较小,主要以送外国使节回国为主。访问了今越南中南部、泰国、爪哇、苏门答剌北部,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并布施锡兰部分佛寺。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率领副使王景弘、及大明官兵二万七千余众,驾驶战船四十八艘出海。封满剌加国,并赐予冠带袍服。擒锡兰国王,废其国君另择他主。明史却将其记为第二次下西洋,原因不详。

永乐十年11月,成祖命命郑和率领副使王景弘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战船四十艘出海。赐占城王冠带,生擒了苏门答剌王苏干剌。此次航行船队之一次绕过 *** 半岛,最远到达东非肯尼亚。永乐十三年,郑和船队归航,明成祖树“天妃宫碑”以示对其庇佑船队之感谢。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明成祖命郑和护送各国宣慰使归国,并在柯枝赐柯枝国王印诰,途中各国进献各种珍奇异兽不计其数。郑和率领船队约在永乐十七年回国,结束了其第五次出海。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朱棣再次命令郑和护送各国宣慰使回国。 郑和船队到达占城、暹罗、、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甘巴里等地。并于永乐二十年回国。

郑和下西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为何这样说?

明成祖去世后郑和被朱高炽任命为南京守备,镇守南京。而在不久之后明宣宗继位。朱瞻基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此次航行,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据传三宝太监郑航行归来的途中去世。

可以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中看出,明成祖朱棣命郑和出使的目的,实际上以宣扬大明国威和恩赐为主,并与周边海上各国展开经济贸易才是远洋的真正目的,众说纷纭的为了寻找靖难之役后不知所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实为传言。因为在这一系列大规模的出海活动中,无论是其外交、贸易、航路、军事方面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寻找朱允炆。而三宝太监郑和展现出的外交才能与军事策略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更为后世所纪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5713.html

“郑和下西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为何这样说?”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太后为何同情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02年,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家中有一个女娃降生,这个女娃便是胡善祥。公元1417年,朱棣降旨将胡善祥指给孙子朱瞻基做王妃。从朱棣择储来看,早就有意将皇位传给朱瞻基。换言之,胡善祥是朱...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商鞅最后受车裂之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归功于“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贯彻到了治国之道上,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但为什么最终他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呢?首先...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被诸葛亮擒拿后赦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南王孟获造反,诸葛亮率兵征讨,赵云、魏延、马岱、王平、张翼等大将都一起参战,诸葛亮先后七次擒获孟获而不杀,七擒七纵,最终孟获心服口服。在征讨孟获的时候,赵云、魏延、马岱谁有能力活捉孟获?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诸葛亮...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春秋时期的最后大国之一,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吴王夫差在位22年,也算个有作为的一代皇帝,他带着吴国走了一趟过山车,由强盛走向衰败,最终成了吴国的末代之君。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吴国的灭亡怪罪于他的贪色,也就是中了越国用绝世美女西施美人计,关于他们的故事可谓是家喻...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两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两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还不知道: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在权力面前没有反目成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取代魏的进程是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给予曹魏政权最致命的一击,然后违背了当初不杀曹爽的诺言,把曹爽以及那些与曹爽为伍的人全部铲除,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司马家...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宫廷政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到了权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