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呢?

诗词文献6年前 (2019-04-10)410

战争中,在武器装备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思想就成为了其决定性因素。

而思想的传播方式,除了言传身教之外,就是阅读书籍。

有一个中国人,他如同黄昏时刻的猫头鹰,通过自己敏锐的感官,察觉并预告了天黑后的昏暗和悲凉,然而却唤不醒一个装睡的大清王朝。

这个人就是魏源。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江海夹角冲击地的虎门,销毁了一千多吨 *** ,这让包括道光皇帝在内的禁烟派欣喜万分,皇帝甚至批阅这次销烟“可称大快人心事”。

皇帝欣喜之余也不免嘉奖林公,在林公55岁寿诞之际,亲笔御提“福、寿”二字的匾额赠与林公。

然而这份喜悦之情还维持不到1年的时间,英国就派出军舰攻打广州,被林公击溃后,英军又北上攻打天津。

天津一直被视为大清朝的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皇帝连忙派出议和使团和英国谈判,希望化解这次危机。

图:林则徐蜡像

道光皇帝很清楚,英国军舰就是为了烧绝 *** ,断毁贸易之事而来,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林公就成为了这次事件的“替罪羊”,而皇帝也是有意无意的想把事情的“锅”丢给林公,这也使得许多人跟风而至,纷纷参奏。

求和心切的皇帝显然已经分不清好坏,随后就把林公降职处分。

1841年,林公再遭陷害,而皇帝似乎是下了狠心,把做了“大快人心事”的林公革职,并发配伊犁充军效力。

林公带着悲痛的心情前往伊犁接受惩罚,在流放的途中,他见到了一位老友:魏源。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呢?

身受重托,以救国之危局

之后林公,把之前收集到的洋人书报都交给了魏源,并请求魏源可以写出一本大清朝自己的世界性书籍。

本来魏源在林公的建议下投笔从戎,但对朝廷畏首畏尾的行事作风十分不满,愤慨之下就辞职回家,碰巧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被流放新疆的林公。

看到老友受难,魏源的心里不是滋味,百感交集之时听到老友的请求,魏源也是当仁不让,马上就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回家之后,魏源马上开始编写,并在半年的时间里,就写成了《圣武记》以及著名的《海国图志》。

《圣武记》是一部军事历史著作,从清朝成立之初一直写到当朝,详细的分析了清朝历史上的各大战役。

但魏源的目的不是为歌功颂德,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激发清朝统治者的“尚武”决心,让王朝可以重视军修,实行强兵政策,以抵御外敌使用武力干预清朝的内政,和侵害国家 *** 的行为。

此外,他还希望借助此书,找到泱泱大国繁荣与失败的原因,然后揪出病根彻底“治愈”,特别是:

“故先王不患财用而为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镜。”

这句话也是犀利的指出了国家兴亡的关键。

开眼之一书

如果说林公是开眼之一人,那么魏源的另一部书《海国图志》,就是“中国开眼之一书”,书中涉及了西方科学、军事、地理等各个方面内容。

也正是这本书,让日本视为珍宝,促进以及加速了日本的变革,致使日本快速发展,最终在52年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然而魏源在创作这本书时,苦于资料的缺乏,不得已四处求人,他的一些好友也是积极帮助,从全国各地邮寄各种西洋资料给他,甚至有的资料还是被俘的英国士兵所提供。

在朋友的帮助下,魏源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发行出版了50卷,此后他又用了4年的时间扩充到了100卷。

书中提出,西方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夷之长技”的战船和火炮,如果我们能够学习他们,打造出自己的坚船利炮,就可以达到制衡甚至赶超的目的,为此魏源甚至在书中注入了大量西方船炮的图纸,以供国人的参考和学习。

此外,他还对清朝如何建造自己的强大海军,给出了方式 *** ,比如前期购买,后期自制等。

当时的大清王朝有300多万的读书人,魏源想通过自己的这套书,让这些读书人可以认识全新的世界,可以学习研究西方文明,可以转变思想,从而寻找出抵抗西方国家的 *** ,也就是这套书的核心理念“师夷长技以制夷”。

然而当书本发行到1000多册的时候,魏源遭到了士大夫们的猛烈攻击,他们认为魏源“鼓吹蛮夷之长,剪灭天国之威”,是一种大逆不道的罪责。

甚至有些极端主义的士大夫们认为,上国怎可“知夷”,又何必“知夷”。

在这些猛烈的攻击之下,图书的发行也就止步不前,甚至还差点被全部焚毁。

“神书”问世,却“墙内开花墙外香”

就在中国人恶意抨击《海国图志》的时候,日本人却把此书视为珍宝,因为他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众所周知,他们和中国一样,也曾遭受列强的侵害,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因此他们一度非常仇视西方,也一直寻找解救国家的办法。

1851年,中国商船给日本带来了《海国图志》,当日本人看到这本书后,从这本书的精髓“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找到了救国之法,与其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不如取其精华,让自己变的强大。

特别是书中还给出了西洋船炮的各种图纸,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日本最为救命的“礼物”。

在中国没有读者的“神书”,却在日本炸开了花,被日本维新人士所追捧,因此图书的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是原来价格的两倍。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呢?

在这些维新人士中,著名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其爱徒吉田松阴,依靠这本书不仅自制出西洋炮,还提出了“维新”这个主张,这在日本思想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而“维新”的思想被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治天皇所支持,可以说,后来“明治维新”的发起,和这本“神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后日本逐步从仇视西方转变为亲和西方,在这个背景之下,吉田松阴的爱徒伊藤博文于1863年出国留学。

反观清朝,之一次出国留学,还是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强烈推荐下,才于1872年派出,可见大清王朝已经愚昧迂腐到了什么程度,即便是再来十次 *** 战争,也许大清朝依旧还在做着自己的“天朝大梦”。

当伊藤博文回国后,积极活跃在维新之路上,此后更是四次担任日本首相,并一手策划实施了“甲午战争”。

甲午的惨败,让日本收获了喜悦,而这份喜悦原本应该属于大清,日本维新的成功,也本该是大清的成功,因为这其中的所有观点,都是大清国的子民率先提出。

然而这些新潮的理论在面大清这潭迂腐的浑水时,却丝毫激不起任何的涟漪。

对于这本“神书”,大清国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却被日本人拿去当做珍宝来研习,可谓讽刺之极,可悲可叹之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4/246099.html

“被日本奉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为何不被清朝重视呢?” 的相关文章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遮拦,江州人氏,原是揭阳镇富户,与哥哥穆弘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位,上应地镇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揭阳镇。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穆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说中,揭...

萧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六位

萧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萧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里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书中当时著名书法家,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司马光字:公实、君实号:迂夫、迂叟谥号:文正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河南省...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卢照邻一生都无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早年还被人陷害,不幸入狱。其《释疾文》中说:“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于老庄。...

《侠客行》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译...

《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译文及注释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