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的名将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混圈子
还不知道:唐初名将含金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唐朝,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的十分强盛。但是,这样强大的国家,也离不开“兴久必衰、衰久必亡”的定律。唐朝的成败取决于“将领”。唐朝在前期十分昌盛,就是源于当时兵力强盛、将军有勇有谋。
在唐朝后期,军事上人才变少之后,才进入了衰败期。大家都说,唐朝初年名将含金量非常高,不灭个国,就不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混?大家都知道哪些大唐名将呢?
大唐名将——李靖,征战四野
大唐的国土能够如此之大,很大的功劳就在于大唐的军神李靖。他几乎将大唐周边的国家全都打败了,灭掉了许多国家。在古代,各朝代的君主都十分讨厌“胡人、西域人”等之类的少数民族,唐代君主也不例外,曾经唐太宗就派出李靖前往征讨东突厥。
由于兵力有限,能力再强的李靖也无法保证以少胜多。为了保存实力起见,他暂停了扩大战国的进程。机会来了,苏方定的大军前来支援李靖的军队了。当时大唐的十万军队牵制了突厥一部分主力,李靖抓住了这次机会,趁东突厥没有防备的时候,凭借三千人直击突厥王庭,俘虏了喆利可汗,东突厥由此灭亡。此次他们成功俘虏了数万的突厥军,就此东突厥走向了灭亡。
大唐的南边是河间王李孝恭在扩充疆土,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并不好,战事并没有进展,反而消耗了兵力粮草。李靖就在这时前往援助了,他平定了盘踞在南方的“蛮人”,又协助河间王一起练兵,增强士兵的作战实力。
一次辅公袥占领了南京,李靖前去平叛。朝廷上的大臣都提议直接攻打辅公袥的老巢,可李靖并没有理睬他们的意见。反而反其道而行,决定先去击溃前线的军队。辅公袥提前得到李靖将带兵前来的消息后,竟害怕的直接放弃了南京逃跑。他的部下看到自己的将领弃城而逃,认为不耻,将其杀死,从此南方再也没有叛乱。
苏定方将军征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
说到及时支援李靖的将军苏定方了,那就不得不提他的英雄伟绩了。他同样是大唐初年的名将,他曾军征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在古代各个国家都想要扩充疆土,所以长年会有战争。
小的国家会依附大的国家生存,当时百济被高句丽所扶持,有了依仗之后,就不满足于安生在自己的小国呆了,多次侵犯新罗。新罗当时与大唐交好,无奈之下,新罗王只好向唐高宗发起了求救。当时,帮助新罗平定外患的就是苏定方、刘伯英,他们二人仅带了十万兵马。苏定方用五个月就把百济给灭了。而隋唐和高句丽数十年的战争也是在苏定方手上终结的。
为了解决大唐的后顾之忧,唐高宗决定派兵攻打高句丽。当时派出了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等将军。起初,薛仁贵率三千兵马大破高句丽,后来苏定方借此机会一举进军,最终高句丽被唐灭。苏定方前后共灭三国,北边解决了唐朝的边患,南边开扩西域。
西突厥和大唐的战事屡次爆发,大唐最终无法忍受这样战乱的日子了。决定攻打西突厥,以绝后患。当时,苏定方被升为行军道大总管,统帅全军。
苏定方带领大军攻打西突厥,唐军势如破竹,给各部突厥以极大的压力。苏定方却并不着急一举拿下,而是一方面安抚打了许久的众位士兵,另一方面则对突厥各部进行持续打击。鼓舞了士气之后,苏定方率领唐军再度出战贺鲁,最终在石国一代抓住了贺鲁,西突厥由此灭亡。
三、侯君集灭高昌国
唐朝初期的武将,前仆后继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开创了大唐帝国,大唐前后灭了三十多个国家,让其它国家臣服。他们奉行的原则,谁不服从大唐就攻打谁。在唐朝,诸王必须入朝朝拜。倘若拒绝入朝,就代表对皇帝不忠。
一次,李世民让高昌王麹文泰入朝,但是,他却称病拒绝入朝,这让李世民感到愤怒。高昌王挑衅天子的尊严,既然麹文泰不来,李世民就任命侯君集征讨高昌国。
麹文泰提前得到了消息后,认为唐朝距离高昌距离遥远,想要到达高昌国必须经过两千里的沙漠。在沙漠中,冬冷夏热,天气气候险恶,大军定然很难前行。便并没有在意,等到侯君集到达了高昌之后,麹文泰已经死去了,这时是他的儿子麹智盛在位。
麹智盛早就听闻了唐朝的各大名将,早早就认怂了,偷偷向西突厥求援,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西突厥竟拒绝了它,西突厥也害怕唐军不敢与之交战。麹智盛找不到援兵,立刻开门投降,就这样,高昌国被侯君集所灭了。当然,在大唐并不止有这几位名将,还有许多的名将,还有王玄策、李勣等等。
唐朝初期名将众多取决于天子的爱才
在大唐初期,有那么多名将征讨别国,拓宽了疆域,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天子招纳贤才。不问出身,只要有才干,李世民就能任用并重用。唐天子善待人才,这样的举动让许多敌军阵营的才将都投奔了大唐。
像李绩、秦琼瓦岗寨的英雄,魏征原来李建成的谋士,等等。李世民不计前嫌,心胸宽广,招揽有才之人让大唐越来越昌盛。这样的环境之下,有才干的将领特别多,所以,众多网友才说,不灭个国家,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大唐初期当时统治者对武将的态度十分好,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从军的目的就是要为国献身,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这样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敬佩。
在如今现代社会,并不需要我们像唐代的名将一样,必须上战场;不需要我们谁不服从我们国家,就打谁那样鲁莽。但是,生在文明社会的我们,可以好好学习,用知识回报祖国,成为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