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计策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1)180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 *** 四十一县,都城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并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面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压制,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此打消项羽的警惕。

同年五、六月份,齐国宗室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在此背景下,刘邦认为这是一个起兵的良好的机会,所以在不久之后发起了“陈仓之战”。对于陈仓之战,诞生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成语典故。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计策,出自韩信这位名将。彼时,韩信可以说是刚刚投奔到刘邦麾下,所以韩信献计的陈仓之战,可谓他的成名之战。在这场战争中,韩信出奇制胜,帮助刘邦夺取关中之地。

具体来说,秦朝末年,韩信参加反对秦朝的起义,并投奔项梁、项羽,未得到任用。之后,韩信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将韩信拜为大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计策的?

在此基础上,韩信向刘邦表示:“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如今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和韩信交谈之后,刘邦才真正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刘邦对韩信言听计从,安排诸将准备出击,从而发动了陈仓之战。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汉元年(前206年)十一月,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汉都,今陕西汉中市东),攻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东向与项羽争天下。在陈仓之战中,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采取了韩信提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引申意: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

在陈仓之战中,按照韩信的谋划,刘邦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在此基础上,章邯从废丘(雍都,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立即被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陕西乾县东)。取得胜利之后,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俘虏章平,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紧接着,汉军没有给对方喘息之机,而是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国的初战胜利。

众所周知,鸿门宴之后,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项羽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东马坊村遗址),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不过,关中的这三位诸侯,在陈仓之战中并没有给刘邦制造多大的麻烦,也即辜负了项羽分封关中诸侯的期望。

最后,总的来说,在陈仓之战中,刘邦利用采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一条小路出奇制胜,击败了章邯等人,夺取了关中,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汉二年(前205年),刘邦率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昂降汉。于是,刘邦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进攻项羽所在的楚国。四月至彭城,汉军大败而还。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阻击楚国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对此,在笔者看来,尽管在彭城之战中,刘邦被项羽击溃,吃到了败仗,但是,这并不能削弱陈仓之战的意义。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计策的?

众所周知,关中在古代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成就帝王之业的重要平台,比如在战国时期,秦国正是因为握有关中之地,得以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而就汉朝、唐朝等强盛的王朝,也选择定都关中。所以,韩信参与谋划的陈仓之战,因为出奇制胜,夺取了关中,从而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韩信这位名将,陈仓之战作为他的成名之战,只是小试牛刀,在此之后,韩信先是在井陉之战中重创赵国,又在潍水之战中消灭了项羽的20万大军,斩杀了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进而为垓下之战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5/251447.html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计策的?” 的相关文章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皇甫嵩早年事迹未见史载,因平定黄巾之乱而名声大振。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然后刘备和关羽、张飞跟随卢植讨伐黄巾崭露头角,刘备之所以投奔卢植,是因为之前刘备曾经是卢植的学生。其实在历史上真正剿灭黄巾的是皇甫嵩、...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蜀汉是什么地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不过,实际上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