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许褚明明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为什么《三国志》中记载不一样?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和许褚的籍贯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志》中对人物籍贯的描述,存在东汉区划与三国区划共存的现象。
《武帝纪》中的曹操就是东汉区划:沛国谯人,到了《许褚传》中,许褚用的是曹魏区划:谯国谯人。
同样的案例还有刘晔的“淮南成德”,蒋济的“楚国平阿”,乐进的“阳平卫国”,都是用曹魏区划。
众所周知,陈寿写魏志是取材于曹魏官修史书——《魏书》,联系到陈寿不写地理志,可见他对行政沿革上的事确实没有下功夫,他照抄《魏书》上的人物籍贯描述,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一个地名被写成两种区划,这不是陈寿笔误之故,而应是他没有仔细审定史料,直接取材《魏书》的结果。(我以为,许褚生于汉末,使用东汉区划应该是可行的。)
我把锅从陈寿身上甩到王沈这帮魏臣身上,相信有人还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要问为什么王沈这帮人写史时不统一行政区划描述?
这个根源嘛,也很简单:《魏书》是效仿东汉《东观汉纪》的创作模式,隔一段时间,组织写手来给若干名臣做传,这就涉及行政区划的时效性,或者是作者个人习惯。
《史通·正史篇》:魏史,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又命韦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傅玄复共撰定,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
例如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推测:《武帝纪》是在黄初年间写的,作者习惯用东汉区划,而《许褚传》是在太和年间写的,当时谯郡已经设立,所以作者就用了曹魏区划。如此而已。
在《后汉书》中,某些人物籍贯也有两地名共存的情况,例如“甘陵”(李云传)和“清河”(李固传之房植,等)。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推测该人物传记更先创作时间是何时。
至于范晔为何在书中统一一下地名?很简单,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尊重史料原文才是之一嘛!同理陈寿也是出于此意。
即便标准有失,也是王沈他们的问题,陈寿一个蜀人,后人就不要为难他了吧。要喷也顶多喷他不能写志书,对了,范晔也不会写志书。他们还真是一对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