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04)240

火烧赤壁的六个小秘密,简而言之可谓两借两献一打一放,现在咱们就依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一起看一看。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火烧赤壁

1。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不是虚构,但诸葛亮草船借箭却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结果。

草船借箭这个精彩故事并非在赤壁之战期间上演,而是发生在五年之后,即公元213年,的濡须口战役,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另一位大人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位大人物借箭靠的是轻舟而非草船。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濡须为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在今安徽省巢县境内)展开大战,曹军初战失利,于是坚守不出。

一天,孙权乘轻舟带一部分精兵卫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敌船。很快,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聪明的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不一会儿,箭均船平,吴军轻舟安然脱险,于是鼓乐齐鸣,安全返航,留下了草船借箭的历史佳话。

其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六回中还写了一次“草船借箭”,主人公是孙权的老爸孙坚——(刘表部将)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

孙坚草船借箭应该也是孙权草船借箭的山寨版。

2。 周瑜打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其后隐藏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说客蒋干,并诱使曹操上当,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黄盖其人,可谓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战功卓著,“江表虎臣”,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深受士卒爱戴;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为各地百姓拥护;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东吴的百姓也“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对这位名将进行拜祭和缅怀,但黄盖为后人所熟知,却并不是因为这些实绩,而是因为罗贯中虚构的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

那么,赤壁之战的过程中,老将黄盖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之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黄盖审时度势,向周瑜提出了“火烧赤壁”的奇策,他认为: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黄盖的正确主张得到了周瑜的全力支持。

为了麻痹曹操,黄盖写下诈降书给曹操,诱使曹操上当。其书曰:“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结果,曹操上当,兵败赤壁,铩羽而归。

黄盖不但为东吴战胜曹军献计献策,而且在后来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险些在战场捐躯。《三国志·黄盖传》写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3。 阚泽献书

在《三国演义》中,阚泽献书是火烧赤壁的关键一环,没有这个环节,就没有之后的精彩故事。

咱们先看看智勇兼备的阚泽是怎么忽悠老奸巨猾的曹阿瞒的。

阚泽见到曹操后的之一句话就给对方来了个下马威,“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汝又错寻思了也!”使自己在舌战中处于了上风。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火烧赤壁

曹操看完黄盖的降书后一拍桌子,下令把阚泽推出去砍了,想借此观察一下阚泽的表现,谈谈对方的虚实。

阚泽的胆识与智辩之才此时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牵回,叱曰:“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

泽曰:“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

。。。。。。

操曰:“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你今有何理说?”

泽大笑曰:“亏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

操曰:“何谓我无学?”

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

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

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

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

最后,曹操快乐地认输了,他改容下席而谢曰:“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

显而易见,在这场舌战交锋中,曹操中了阚泽的欲擒故纵之计,完全把心思放在了阚泽身上,要他说下去,而阚泽太会把握对方的心理了,说半句留半句,成功地牵住了曹操的老鼻子,最终把曹操钓上了钩。难怪黄盖在听闻了献书的细节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非公能辩,则盖徒受苦矣”

阚泽舌战曹操精彩固然精彩,却不见于历史记载。在演义中,阚泽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上述的献书;一是荐逊,即在刘备率领七十五万大军(演义之言也)进攻东吴时,阚泽以全家人的性命向吴主孙权荐举陆逊统兵御敌,虽都激动人心,荡气回肠,但没有历史证据。

在历史上,阚泽并非一个军事型,谋略型的形象,而是一个文化性,学术型的人物,关于他的一生,有两点值得大书一笔,一是为孙权解惑,向孙权进谏,据《三国志》记载,阚泽博览群书,”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权常问:“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阚泽) *** 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另一点则是孙权对他的尊重和深情,他去世时,“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4。庞统献计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使用连环计的故事,一是政治事件,即第八回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一是军事事件,就是此处要谈第四十七回的“庞统巧授连环计”。

司徒王允在除掉董卓时所用计策是围绕着美女貂蝉展开的,而庞统给曹操出的妙计则是把战船用铁链锁起来以便统一行动,二者之间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都被称为连环计呢?

原来连环计是这样定义的: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去,如天宠也。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敌人兵多将广,不能与之硬拼,应设法使他们自相牵制,以削弱他们的实力。三军统帅如果用兵得法,就会像有天神佐佑一样,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

王司徒以貂蝉作为筹码使处于强势的董卓吕布搞起了窝里斗,成功削弱了对方的实力,最终诱使小吕杀死了老董,自然应该属于连环计。庞统为孙刘联军服务,忽悠兵多将广的曹操把战船用铁环和连环大钉锁在一起,使战船互相牵制,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灵活作战能力大大降低,而且为将来火烧战船做好了充分准备,这当然更是连环计。

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上,连锁战船并不是庞统给曹操出的馊主意,而是曹操自己想出的“妙计”,最后几十万大军被烧兵败赤壁完全是曹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怪不得别人。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火烧赤壁

5。借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是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在京剧中更是单独的一折戏,和《群英会》、《华容道》合称为“群借华”。 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也只能人工增雨,好像还没有听说过人工增风,更不用说向老天借风了,所以,借东风理所当然是艺术的虚构。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游访赤壁时曾经写下《赤壁怀古》这首名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提到了“赤壁”、“东风”、“周瑜”、“二乔”,却惟独没有涉及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角诸葛亮,这也可作为诸葛亮没有借东风的佐证。

由大自然控制的东风诸葛亮借不来,周瑜自然也借不来,但在长江边长大的秀外慧中的周郎非常熟悉长江流域的天气变化,他知道洞庭湖一带(赤壁就在洞庭湖以北不远处)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现象——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冬季天气放晴时,洞庭湖以北地区可能会逆吹反常的东南风。对于在北方长大的曹操来说,这是他打死也不相信的事情。

但是周瑜毕竟不是神仙,而且那时候科技还远不发达,所以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天会放晴,也就不能确定他所渴望的东南风什么时候会刮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黄盖的诈降书里“不明约几时”的原因。

6。华容道放曹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发现曹操不该身亡,又考虑到曹操对关羽有恩,于是派关羽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给他做。曹操赤壁兵败后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曹操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翼德,三笑笑出关云长,而且正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华容狭路上。屡遭打击的曹军此时已无力再战,曹操只得厚着脸皮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想起旧日恩情,义释曹操,让曹操捡了一条命回到许都。

上述《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虽然并非凭空之笔,但与事实还是有着较大出入的。曹操从赤壁败退时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并没有关羽什么事;曹操在途中的确曾经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葛亮与周瑜智谋不足,而是笑刘备虽有计谋却晚了一步;曹操大笑之后确实出现了敌情,但那时他已是脱钩鱼儿有惊无险。

《三国演义》写曹操三次大笑,笑出三个英雄,是为了表现曹操虽然奸诈,但终归赶不上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这都是作者神化诸葛亮、关羽二人的虚构之笔,并非史实,然而我们要感谢罗贯中来于史实高于史实的神来之笔,因为正是他的虚构为当世和后世的亿万读者塑造了“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和“奸绝”曹操等经典文学形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2/287262.html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的相关文章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也是...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钟离牧: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深得部下爱戴

钟离牧: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深得部下爱戴

钟离牧,生卒年不详,字子干,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东汉尚书仆射钟离意七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因宽容而名声鹊起,而后入行伍,安定山越,破五溪夷族,深得部下爱戴。后封都乡侯,兼任武陵太守。死时家无余财,为后世所称赞。人物生平早年事迹钟离牧早年曾在 永兴...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对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对曹丕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退位的汉献帝?他到底在忌惮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大影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