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成王败寇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2-04)140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着以集庆(今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安徽一带的广大地域,国号西吴。两支队伍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进行过交战。

元代至正24年(1364)4月1日,陈友谅亲率60万人马乘艨艟巨舰围攻洪都(南昌),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解围。陈友谅操转船头迎战朱元璋,两军相遇于鄱阳湖上的康郎山,一场震撼古今的鏖战展开了。

两军兵力悬殊。陈友谅兵多舰巨,他指挥的五千艘艨艟巨大无比,船楼分上中下三层,中间置走马棚,船楼上下的人说话互相听不见,每层船楼有无数房舱,如同大厅。船身铁皮包裹,红漆涂饰,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红色的城廓。朱元璋不仅人马少40万,而且战船多是小舢板,声势不壮。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成王败寇

*** 配图

朱元璋率部在康郎山驻扎已毕,亲率诸将观察敌阵,见陈友谅战舰首尾衔接,桅樯林立,冷笑一声说:“陈友谅在军事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当年曹操在赤壁就吃了这个大亏,你们看,他们战舰首尾相接,我若用火攻,顷刻之间,叫他们化为一片火海。”众将都说主公言之有理。

第二天,朱元璋将队伍分成11支小分队,每船满载火器弓驽,向三江口的汉军发起攻击。朱元璋在这里也有失误,时值盛暑七月,风平浪息,纵用火攻,没有风助火威,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况且汉军战舰在山西南,须得东北风相助才能奏效,诸葛亮不能再世,此时哪来东北风呢?果然,开战以后,两军胶着一起,不但火攻发挥不了作用,而且朱军因船小,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特别是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比一般战舰要大,白色桅杆非常醒目,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率船队专攻这艘指挥船。汉军鼓噪呐喊:“乘白桅船的是朱元璋呀!别跑了朱和尚!” 这一喊。汉军的大小船只将朱元璋指挥的小分队围困个水泄不通。大将常遇春、俞通海等人率领的船队也被汉军冲散了。朱元璋身边只有左副指挥韩成和一些谋士及少量将士。

韩成当机立断,下令分队各船,将备用的石灰包打开,用水调和,将各船桅杆统纫刷白,白杆林立,分散了汉军的注意力。两军混战一阵。汉军又一阵呐喊:“穿红袍的是朱元璋,别跑了朱和尚!”汉军的船只又向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围拢。

此时,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被激浪推上了浅滩,无法开动,兵士下船,手推肩扛,无奈船体太大,推拉不动,眼看汉军不要掩杀上来。朱元璋仰天长叹:“真乃天亡我呀!”话音刚落,韩成将朱元璋拖进船仓,扒下红袍,穿在自己身上,向朱元璋拱手道:“主公保重,韩成我去了!”韩成威风凛凛站在船头,将陈友谅臭骂了一顿,投水而死。这时,汉军一片欢腾:“朱和尚死了,我们胜利了!”

汉军大将张定边正在船头洋洋得意,不料吴军大将常遇春从右边杀上前来,一箭将他射伤。主将受伤,汉军纷纷溃退,直到朱元璋重新站在船头指挥时,汉军才知刚才跳下去的是替死鬼。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成王败寇

*** 配图

尽管诸将拼死保住了朱元璋一条命,但吴军死伤惨重。仅将官就死了30多员。他登基以后,在康郎山建忠臣庙,塑供36位将军神像。市郊新港乡就有韩成庙,供韩成像,地方官府春秋二祭,此是后话不提。

朱元璋退回康郎山后,汉军尾后弃舟登山,象潮水般涌上山来,活捉朱元璋。此时,朱元璋已脱下红袍,换上绿袍。汉军中又一阵呐喊:“穿绿袍的是朱元璋,别跑了朱和尚。”

时值黄昏,朱元璋精疲力竭,躺在一棵古槐树下喘息。汉军的箭翎飒飒地从他耳边射过。他迅速把绿袍脱下,披在槐树上,身穿卒服,混在乱军中逃命。第二天,陈友谅派人到槐树下,收拾朱元璋的尸首,只见一件绿袍被无数只箭钉在古槐上。陈友谅命士兵将古槐砍去一截,以雪愤恨。朱元璋登基后则封这棵救命槐为“将军槐”,民间称为“槐树将军”。

第二天,朱元璋又出现在指挥船上,陈友谅大惊,不仅朱元璋未死,反伤了大将张定边,不禁长叹一声:“常遇春一出,我军将无能与之相敌也!”他的胞弟陈友仁大叫说:“哥哥,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待小弟将常遇春捉来献大哥!”

陈友仁亲麾五百只艨艟巨舰围攻常遇春。常遇春将船队化整为零,分头进击,并派20名敢死队分乘七只小船,船内装满硫磺、火药、船头尾置数位身戴盔甲的稻草人,快速向陈友仁船队推进。陈友仁的战舰太大,又以铁索相连,加之时值秋季,湖水落浅,洲滩众多,尾大不掉,行动不便,貌似排水倒海,实际处于被动挨打地步。当常遇春派出的七只小船向汉军战舰推进时,汉军箭如飞蝗,稻草人安然不动,待小船靠近巨舰时,20名敢死队员潜出水面,跳进船仓,将点燃的火把和硫磺、火药向巨舰掷抛,霎时,陈友仁巨舰连环连成了一片火海。常遇春麾师掩杀,汉军被焚死溺死不计其数。陈友仁亦被活活烧死,半个鄱阳湖被血水染红。

船焚弟亡,陈友谅不胜悲悼,退保康山,坚守不出。忽报吴军行枢密院同知丁普郎带领随从来降。这个丁普郎原是陈友谅的部将,1360年朱元璋进军江州路过小孤山时,他投奔朱元璋,参加了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怒道:“反复无常之人,要他何用,将他射死。”张定边劝道“问明情况再杀不迟。”丁普郎进帐叩头说:“臣死不足惜,有紧急军情请陛下提防。水域天堑,硬攻不入,今夜常遇春将由梅溪嘴登陆,从后边劫寨。”陈友谅半信半疑,亲自部署兵力,向梅溪嘴包抄。二更时分,湖州苇丛中人影绰绰,鼓声大作,似有伏军。汉军一阵呐喊杀将过去,苇中却无一人,只有几十面旗帜在苇中飘扬,陈友谅发觉中了疑兵计,正要退兵,忽然后营起火,朱元璋大队人马从矶山杀来,陈友谅又一次损兵折将,大伤元气。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成王败寇

*** 配图

次日,朱元璋指挥舰队强攻康山水寨,7只熊熊燃烧的船只象游龙般向汉军巨舰冲去,当火药船接近陈友谅的船队时,风助火威,火仗风势,烈焰腾空,湖水尽赤,陈友谅的巨舰成了一片火海,60万人马损失大半,不得不由康山退守鞋山,又因缺少粮草,准备回到武昌,整饬人马,伺机再战。当陈友谅率领残兵败将行至安徽省宿松县的江口,见追兵渐远,不禁长吁一口气说:“刘基这牛鼻子老道倘若在此伏下一支队伍,我们就完蛋了。”语犹未了,一声炮响,从芦苇丛中驶出两只船队,朱元璋的两位部将郭英和廖永忠已持枪挺立船头。已成惊弓之鸟的陈友谅此时吓出一身冷汗,暗暗叫苦:“天亡我也”!当他从船舱内伸出头来准备指挥百十号船突围时,一支硬箭从他的左眼穿进,一直贯穿脑颅,当场毙命。张定边拼死护着陈友谅的尸体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突破重围,逃往武昌。至此,相持两个多月的鄱阳湖水战,以汉军60万人马全军覆没,陈友谅中流矢身亡而告终。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宣扬自己是真命天子,诸神相助,他在庐山建立了御碑亭、访仙亭,重建了天池寺,编造了周颠随军相助于海口、赤脚僧人送药至南京等神话传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2/297897.html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成王败寇” 的相关文章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 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对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实行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的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共有十个大一统皇朝: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除了几乎不被视为正统朝代的新朝之外,西晋可以说是古代大一统朝代中评价最低、知名度最小的朝代。西晋评价低...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