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赵鄗代之战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燕赵鄗代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场战争。最终赵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落败后,国力一日不如一日。不仅强盛的秦国屡次进犯赵国,连其他诸侯国都想要来分一杯羹。燕国丞相以向赵王祝寿的名义出使赵国,打探赵国虚实。
燕赵鄗代之战图片
燕国丞相回国后对燕王说了自己的见闻。赵国的青年在长平之战中被坑杀了,留在国内的只有残兵老将,孤儿寡母。燕国丞相认为如果此时向赵国进攻一定会得到胜利。但燕国也有人反对进攻赵国。乐间是燕国名将之子,他认为赵国连年和秦国交战,普通的百姓都知道一些打仗的秘诀。如果燕国进攻赵国,一定会失败。乐间坚持燕国不能进攻赵国。
但是燕王雄心壮志,不听乐间的建议,决定发兵。燕军兵分两路朝赵国大举进攻,一部攻代,一部攻鄗。燕军到达宋子后,赵王派廉颇迎战。廉颇对敌军作了分析,他认为虽然燕军来势汹汹,但是过于骄傲。而且长途跋涉让燕军早就人马困乏。廉颇决定采取逐步击破的战术,小部分被派去守代,而自己就带着大部队在鄗迎击燕军主力部队。
赵国军士个个奋勇杀敌,斩杀敌军。燕国的主将也被击毙。在代的燕军听说主将被杀,军士涣散,失去了战斗力。赵国趁机发动了反击,取得了胜利。燕军败退后,廉颇追击,直入燕国境内。燕王割让五座城池求和。廉颇因为这场战役的功劳加官进爵。这就是燕赵鄗代之战的情况。
鄗代之战赵军兵力
鄗代之战赵军兵力只有二十五万,远远少于燕军兵力。公元前251年,燕王决定封栗腹为主将,领兵六十万攻打赵国。消息传回赵国,赵王素手无策。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分析战况,对局势做出了判断,他们认为燕国人数虽多,但没有打仗经验,战斗力不高。
鄗代之战中赵国主将廉颇图片
这两位将军建议赵王立刻征调全国年满十五岁的男子,组织部队。但赵国的大部分青年都被坑杀在了长平之战中,聚集起来的部队只有十几万,远远比不上燕军的数十万大军。加上原有的赵国军队,勉强凑足了二十五万人马。
赵国参战以来,除了长平之战,兵力从没有处于弱势。燕军浩浩荡荡地向赵国杀来,廉颇毫不示弱,迎头抗击。廉颇认为人数的优势让燕兵失去了冷静的判断能力,对赵军过于轻视。连日来的舟车劳顿也让燕军疲惫不堪。燕军统帅兵分两路,让部分兵力攻代,主力部队攻鄗。廉颇命令乐乘率五万赵军守代,他自己带着二十万迎击燕军主力。鄗代之战赵军兵力不足,但是依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廉颇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功臣。
在廉颇的指挥下,赵军狠狠地教训了燕军。鄗代之战也是廉颇军事生涯的顶峰。赵国在鄗代之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它在七雄中的地位。这场战役也让赵军恢复了作战的自信心,扫去了长平之战中的阴霾。此战中,乐乘等将领脱颖而出,让赵国百姓看到除廉颇以外的优秀将领,增加了国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