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卢基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双方有着怎样的影响
大卢基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2年11 月4 日至1943年1月20日,由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卢基集团(9 个师),使之不能调往斯大林格勒。1942 年11 月28 日,苏军将敌合围,德军速调6 个师解围。1943年1月16日,被围德军部分(7000 人)遭歼灭,大卢基也随之解放。
虽然损失惨重,而丢失了重要的大卢基,但德国人在防守战中,仍然得到了一次战术胜利。在敌我5:1的兵力劣势、持续不断的空袭和炮击,没有连续防线可言的战斗条件下,Chevallerie将军避免了德军之一线薄弱的混合防线的溃败,而且依靠那些几乎无用的二线步兵,后勤部队和超龄服役人员,给苏联人极大的打击。
然而,从整个战役角度而言,虽然德军在大卢基拖住了数倍于己,并且不断增加的敌人达六星期,也成功守住了重要的铁路线,但是大卢基的丢失,5000驻军全部覆灭,解围作战失败,解围中12,000人的伤亡(即使解围成功,这个代价也太高昂),都意味着德军在战略上的失败。如果按照中央集团军群的初期突围计划作战,德军可以用更小的代价得到相同的结果。
德国人估计苏军损失超过30,000人,受伤和被俘几千人。超过600辆苏军装甲车辆和400门火炮毁坏,击落63架苏军飞机。据估计,共有31个苏军单位被全歼。德国损失同样大,17,000人伤亡,其中5000人为大卢基城里的卫戍部队,12,000人为解围部队。数千人被俘,大卢基守军彻底覆灭,几百辆装甲车辆和运输机被毁。
根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苏联方面统计的双方伤亡数字为: 大卢基战役中,德军伤亡5.9万人,被俘4,000人,损失坦克250辆、火炮和追击炮770门、汽车1,150辆以及许多其他武器和技术装备。6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遭重创。
苏军参战兵力突击第3集团军,8.67万,装备坦克200多,火炮0.2万,苏军纯减员31674,伤72348(与上面第3突击集团军一共8.67万人不符?待考证)
战后列宁格勒仍然被北方集团军群包围,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在苏联人看来,这次战役是去年冬天那次失败战役的翻版,因为战役目标过大,而后备力量不足。第24骑兵师和360步兵师就近在咫尺,如果他们参战,特别是机动力极强的第24骑兵师参战,Novosokolniki可能会被合围,大卢基几乎无药可救。然而历史上这两支部队却和德国的伞1师一样,坐视大好时机流失。不过突击第3集团军也牵制了近10个德国师,迫使希特勒统帅部给大卢基方向行动的军队加强了6个师。
战后,美国人总结了大卢基战役,作为一次围城战值得借鉴的几点:(发表在1952年,对二战中的一系列围城战进行了分析,大卢基是第三篇)
1、 如果出现包围口袋,那么必定是进攻方实力远超过防守方。被围一方采用防守态势,只能在救兵有可能出现并且成功拯救的情况下有效,否则将全军覆没,对双方兵力对比产生进一步的恶劣影响。
2、 在作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最关键的,为了固守某个有利地形,防御工业基地或者为了宣传展的目的去大不利于自己的仗是违背战争原则的。
3、 希特勒曾经宣称东线的每一寸土地必须坚守,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是并不能成为战争的主导思想。
4、 如果必须从外部解围,那么一定要用更好的部队。越快的解围,意味着越小的损失,和越大的成功概率。向包围圈突击的狭小缺口会给解围部队带来额外的损失,因为他们向前推进之外,还要应对两翼突袭的敌军,消耗过大,最后将不得不放弃进攻。
5、 速度重要,但是并不等于可以草率不经准备,解围部队应该精挑细选。而主持解围的更高司令官往往身处事外,依靠城里的报告来决定解围日期,这样往往会发出无法执行的命令。事实上,最可靠的解围指挥官应该深入一线。
6、 通过无线电和包围圈内部队保持联系非常有效,可以满足任何指挥需要。事实上,由于缺乏联系,有几次解围炮火反而打到了城里,通过联络机传递信息只在被围初期可行,此后就只能在夜里了。
7、 城堡守军在夜间在向解围部队方向,采取运动路径多变的突围收效良好,他们采取多条路径同时渗透,并且不停迂回前进的 *** ,可以很好的从敌人防线空隙钻出去。
8、 包围圈内的补给是很严重的问题,初期可以依靠原有的储存,很快就要依靠空投,而这远远不够,空军的作战的是勇敢的,但是目标是他们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大量的装备、给养,如果希特勒到前线看过,就不会再相信格林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