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伟大的帝国需要强大的对手:唐朝周边军事力量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25)170

一、 突厥(Turk)

突厥在隋代分裂为两部,一部称为西突厥,一部称为北突厥或东突厥。它们的军事情况大致相似,这里仅以东突厥为例加以介绍。

突厥逐水草游牧,富于马匹,全民皆兵,骁勇野蛮,没有中原通行的礼义道德,把战争和抢劫看作增殖财富的手段。突厥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是军事贵族。更高首领称为可汗,由阿史那家族世袭。可汗的子弟称为特勤(《新唐书》、《资治通鉴》误作特勒),即亲王,所领兵本部称他为设,又译为杀,有时又叫察。非可汗族属的贵族,没资格当设,但可当阿波达干。具体事例如:思摩是颉利可汗的族人,由于貌似胡人,不类突厥,疑非阿史那族类,因而历经两代可汗,他只当夹毕特勤,终不得典兵为设。唐高宗永淳二年(683),骨咄禄当可汗,以其弟默啜为杀,把不属于自己家族的阿史德元珍立为阿波达干,令专掌兵马事。武则天天授二年(691),骨咄禄病故,默啜继任可汗。万岁通天二年(697),他把自己的弟弟咄悉匐立为左厢察,骨咄禄的儿子默矩立为右厢察,各主兵马二万余人;把自己的儿子匐俱立为小可汗,凌驾于二察之上,主管处木昆等十姓兵马四万余人。唐玄宗开元四年(716),默啜被拔曳固部落杀掉。骨咄禄的儿子阙特勤杀掉小可汗匐俱,拥立自己的哥哥左贤王(本部称他为小杀)默棘连为可汗(毗伽可汗)。默棘连坚持让位给阙特勤,阙特勤辞绝,遂以为左贤王,专掌兵马。(《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开元二十八年(740),登利可汗继位,年幼,从叔父二人分掌兵马,在东者号为左杀,在西者号为右杀,其精锐皆分在两杀之下。突厥的其余官吏由大到小叫做叶护、屈律啜、阿波、俟利发、吐屯、俟斤、阎洪达、颉利发、达干,共二十八等,皆为世袭。一般卫士叫做附离。(《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上》)

隋唐之际,东北的契丹、室韦,西北的吐谷浑、高昌等族,以及汉地的梁师都、刘武周、李轨、薛举、高开道、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势力,都向突厥称臣。突厥坐收钱财,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到北方边地巡视,突厥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骑,企图截击隋炀帝。隋炀帝逃到雁门(今山西省代县),被突厥团团包围。雁门郡管辖四十一城,三十九城被突厥攻占。隋方强撑局面,虚张声势,各地援军逐渐赶到,突厥才解围撤走。唐朝建立后,突厥不断入侵,规模越来越大。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第二年,颉利集兵十馀万,大掠朔州;第三年,颉利自率十馀万骑进寇武功,京师 *** ;并自张形势,扬言二可汗总兵百万,今已至矣。京师长安处在突厥的威胁之下,以至于唐高祖准备迁都于樊(今湖北省襄樊市樊城)邓(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突厥到底有多少兵力?旧史说控弦百馀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谈到突厥的一支,旧史说:思摩下部众渡河者凡十万,胜兵四万人。(《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所谓胜(胜任)兵,指能够操持武器参加战斗的人。从这则记载并参考下文回纥的数字,可推算出胜兵占总人口大致一半。那么,控弦百馀万云云,可能依据突厥的自吹自擂而来,应该是夸大的数字。

突厥虽然兵马强盛,但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突厥人缺少文化,不讲究军事艺术。唐太宗和突厥接触,发现突厥之兵,虽众而不整。(《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游牧族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很强,遇上干旱、大雪、蝗灾、瘟疫,便会急剧衰落。唐太宗即位后,积极准备反击突厥。这时,薛延陀、回纥、拔曳固等部落相率脱离突厥的控制。颉利派突利前往镇压,遭到失败,颉利把突利关押十多天,引起他的不满。颉利重用胡人,疏远族人,族人对他离心离德。连年大雪,牲畜多死,民众饥寒交迫,颉利反而对诸部横征暴敛以改善自己的用度,诸部因此叛离。唐朝反击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委派大将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节度十多万军队分道进攻突厥。次年,唐军俘虏颉利及其部众十多万口,东突厥灭亡。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突厥残部发动武装叛乱,经过两年战斗,被唐 *** 平定。骨咄禄参加了叛乱,他聚集亡散,在乌德犍山(一译于都斤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之北山)建牙帐,据有东突厥故地,恢复了政权。武则天天授二年(691),默啜继任可汗,灭西域黠戛斯、突骑施,几乎恢复昔日的强盛状况。东突厥复国后,依然是经常侵入内地,抢劫唐人的财物,以及陇右牧场的马匹。为了防范突厥,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朔方军地面设置三受降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把朔方军升格为藩镇(驻今宁夏灵武县),又设置幽州藩镇(驻今北京市),开元十八年(730)把天兵军升格为河东藩镇(驻今山西省太原市)。开元四年(716),毗伽可汗继位。他想仿效 *** ,修筑城郭定居,建造佛寺道观,七十多岁的谋臣暾(tūn)欲谷加以劝阻,说:突厥人户寡少,不敌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又皆习武。强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唐兵虽多,无所施用。若筑城而居,改变旧俗,一朝失利,必将为唐所并。且寺观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争强之道,不可置也。(《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这里道出了突厥历来强盛的秘诀:一是依傍山林水草,游牧射猎为业,可避免集中受打击;二是以尚武为精神支柱,拒绝戒杀行善之类说教的浸染。但恰恰是这些因素,导致游牧族亡国亡种。天宝四载(745),回纥人起兵反抗突厥统治,杀突厥白眉可汗,东突厥再次灭亡。

二、回纥(Uighur)

回纥是铁勒族的一支,又译为袁纥、韦纥,建国后长期沿用回纥名称,意为团结、协助。到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请唐朝批准改名为回鹘(hú,鹰隼),意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活动在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分为九个氏族,史称九姓回纥或内九姓,其中药罗葛最显赫,可汗多产生于该氏族。隋唐之际,回纥隶属于突厥,由于同是游牧族,又长期共处,因而情况相似。回纥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首领菩萨有胆气,善筹策,每对敌临阵,必身先士卒,以少制众,常以战阵射猎为务。(《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贞观元年(627),菩萨和薛延陀在突厥北边滋事,颉利可汗派儿子欲谷设率领十万骑进讨,菩萨以五千骑兵大败突厥。菩萨率众归附薛延陀,号称活颉利发,回纥从此勃兴。唐朝灭掉东突厥,给薛延陀和回纥同时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贞观二十年(646),回纥首领吐迷度攻杀薛延陀可汗,紧密配合了唐军消灭薛延陀的行动。次年,唐在漠北推行府州制度,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委任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吐迷度在回纥内部称可汗,建立汗国,署官号皆如突厥故事(《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可想见各级军事长官的称号和突厥一样。东突厥复国后,回纥受其奴役,迁至河西居住。东突厥内乱,回纥首领叶护联合其它部落进攻突厥,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天宝四载(745),回纥灭突厥,填充这块空间,成为漠北雄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居住在回纥西部的黠戛斯灭回纥。回纥亡国后,大部分人西迁,主要一支迁至今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建立高昌回鹘政权,一支迁帕米尔以西,一支迁河西走廊。小部分东附奚、室韦,后被黠戛斯押回漠北。

在周边诸多民族中,回纥同唐朝的关系算是更好的。安史叛乱突然爆发,渔阳(今北京市)鼙鼓惊心动魄,沉酣在承平梦境中的唐政权猛地揉了揉眼睛,临时拼凑素未训练的民众,从武库中拿出已经锈烂的武器,同安史骑兵对垒,结果屡屡失败。唐朝需要骑兵对付叛军,于是派人赴回纥修好征兵。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怀仁可汗派其太子叶护率领大将帝德等兵马四千余众赴关中,随同元帅广平王(后来的唐代宗)、副元帅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和西域兵,一共十五万,在长安西面同十万叛军作战。叛军气焰嚣张,唐军为贼所乘,军中惊乱。叛军精骑埋伏在唐军大营东面,准备袭击唐军。回纥骑兵援救唐军,出击叛军精骑,翦灭殆尽,贼由是气索(《资治通鉴》卷220),从而改变了战局。回纥与唐军密切配合,杀叛军六万,趁机收复了西京长安。十月,广平王、郭子仪率领唐军和回纥兵马东进,临近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同叛军交战。回纥遇贼伏兵于谷中,尽殪(yì,杀死)之。郭子仪不利,退却数里。回纥援救唐军,追逐二十余里,叛军败北,人马相枕藉,蹂践而死者不可胜数,斩首十馀万,伏尸三十里。(《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回纥趁机收复了东都洛阳。乾元元年(758)八月,怀仁可汗又派王子骨啜特勤及宰相帝德等骁将三千人,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回纥骑兵的参战,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重要原因。

然而唐朝却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一方面,回纥抢劫成癖,把战争看成是发财的好机会。刚刚收复长安,回纥便要在城内外抢劫,被广平王强行劝止。收复洛阳后,广平王不得不姑息。回纥把洛阳府库中的财帛收缴一空,在市井村坊抢劫三天,财物不可胜计。洛阳士女惊恐万状,登上圣善寺和白马寺的阁楼避难。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在后来的和平年份,住在长安的回纥人动辄驱马作乱,抢劫马匹、财物、子女,甚至行凶杀人。当唐方将凶手关进万年县(长安城东半部)监狱,回纥首领赤心自鸿胪寺(外交部)驰入县狱,劫囚而出,斫伤狱吏。(《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另一方面,为了酬谢回纥的功绩,唐朝不断给予他们大量的赏赐,以高价大量购买他们的马匹。病马、老马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为支付马价,国家加重征收百姓的绢帛,财政被拖得十分困难。白居易《阴山道》诗说: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土(一作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白居易集》卷4)唐朝因此不敢再轻易让回纥介入内战。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宰相裴度受命讨伐河北叛乱藩镇,回纥请以兵从度讨伐。朝中议论,认为安史乱中回纥收复两京,恃功骄恣难制,都不同意再招惹他们。唐穆宗于是派人通知他们,但他们自行开赴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县),拒绝听命。唐穆宗不得已,诏发缯帛七万匹赐之,方还。(《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三、 吐蕃(Tibet)

吐蕃(bō)是 *** 高原的政权,关于其族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出自西羌。贞观三年(629),十三岁的松赞干布(汉文史籍称弃宗弄赞)任吐蕃赞普,两三年间,平定内乱,征服邻国,建立起统一各部的吐蕃国。

吐蕃人或逐水草畜牧,流动居处,但建筑很多城郭,以定居为主,经营农业。吐蕃征兵用金箭作凭证,百里立一亭燧,发现敌情,立即举烽报警。吐蕃人崇尚武功,弓箭不离身。吐蕃军令严肃,每次作战,前队全部战死,后队才进兵。朝野上下看重作战丧生,瞧不起病终。如果几代人都是阵亡,被看作是上等人家。对于临阵败北的人,头上悬挂狐狸尾巴,以奚落他胆怯如同狐狸,并当着稠人广众处死。风俗以为这样死掉,十分丢人。

吐蕃和邻国相处,不是侵略抢劫对方,就是以武力胁迫对方就范。松赞干布为了达到同唐朝公主结婚的目的,率众二十余万,迫近唐朝边境,扬言: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唐朝把文成公主嫁给他,他还是以这种思维方式对待问题。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他致书唐朝,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吐蕃兴起后,积极向外扩张,和唐朝虽然和亲,不曾手下留情。松赞干布时期,宰相禄东赞足智多谋,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所以能兼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出于他的计谋。松赞干布去世,新赞普年幼,国事皆委禄东赞。禄东赞的儿子钦陵、赞婆等皆有才略,在禄东赞去世后专统兵马。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弟分据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馀年,常为边患。(《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吐蕃侵略唐朝的属国吐谷浑,吐谷浑统治者逃到唐朝的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向唐高宗告急求援。咸亨元年(670),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任逻娑( *** )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十多万讨伐吐蕃。唐军行至青海大非川,被钦陵打败,吐谷浑沦陷。从此,吐蕃连年寇边,并和唐朝争夺西域,咸亨元年(670),占据唐的安西四镇龟兹(qiūcí,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噶尔),完全控制西域。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武威军总管王孝傑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又应吐蕃请求,以金城公主嫁给其赞普。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吐蕃请求唐朝把河西九曲地区让给自己,以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地。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这是唐睿宗始料不及的,为了防范吐蕃,景云二年(711)设置了河西藩镇(驻今甘肃省武威市)。开元元年(713),唐玄宗又设置陇右藩镇(驻今青海省乐都县),开元五年(717)设置剑南藩镇(驻今四川省成都市)。开元二年(714),吐蕃十多万众入寇,掠夺牧场的羊马。后来又发生小勃律战役和石堡城战役,争夺对西域的统治,藩镇兵力使胜利有了保障。安史之乱爆发,藩镇部队从西北撤回内地平定叛乱,吐蕃乘机占据河西、陇右地区。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攻陷长安,虽然很快由郭子仪收复,但长安西侧成了吐蕃军队出没的地区。吐蕃在与大食( *** )角逐和内部争权夺利的武装冲突中,力量受到削弱。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治今甘肃省敦煌市) *** 张议潮率领 *** 起义,赶走吐蕃长官,收复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十一州土地,由于道路不通,三年后奉地图献唐廷。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右地区经百年之后,才回到唐朝的怀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7597.html

“伟大的帝国需要强大的对手:唐朝周边军事力量” 的相关文章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即使他后来成为了蜀汉的骠骑将军,但是,马超却没有掌握什么兵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其中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一首先,在古代历史上,存在 “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对于勇猛无敌的马超,经常被人们拿来和吕布这位将领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吕布被称之为...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连同侍...

仆固怀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仆固怀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仆固怀恩,铁勒仆骨部人,唐朝中期名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广德元年(763年),中书令、朔方节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帅、大宁郡王仆固怀恩起兵叛唐。仆固怀恩曾率军打败史朝义,一举平定安史之乱,为唐朝立下巨大功劳,因此上了凌烟阁。那唐朝大功臣仆固怀恩为何要起兵叛唐呢一,出身名...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朱琏:宋钦宗赵桓的皇后,为了捍卫尊严宁死不屈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历史上最惨烈和屈辱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之难”。靖康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破都之耻,第二是被俘之耻,第三便是“献乳礼”和“牵羊礼”。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陷汴京城,除了烧杀抢掠外,还俘虏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汴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

后人为什么说李建成是纨绔子弟 李建成就不能开创出盛世吗

后人为什么说李建成是纨绔子弟 李建成就不能开创出盛世吗

还不了解:太子李建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建成当皇帝,能开创大唐盛世吗?为什么后人都说他是纨绔子弟?李建成凭什么当太子?世人都喜欢说李世民是篡改史书第一人,那么你了解他这个骂名是从哪里得到的吗?李世民能坐上皇位,总是绕不开众说纷纭的“玄武门事变”,以及他那并不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