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21)220

张居正的改革使得明朝有了所谓的万历中兴,可是大明朝在张居正亡故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分崩离析了,一个庞然大物说倒就倒了。有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居正变法改革的成败,与大明的兴亡息息相关,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今天就带着大家回顾那段历史,看看其中有无必然联系。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改革背景

张居正初入官场之时,当时朝廷之中的党争派系严重,体系之中相互倾轧成风。大明朝此时立国已有200余年了,整个国家到了内部矛盾重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地步,这是封建国家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就是说大明朝已经遇到瓶颈了。此时的大明王朝,沉疴顽疾太多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五点。一是宗室的供养使得王朝背负沉重的包袱,二是派系互斗导致朝廷人才匮乏,三是沉官冗员太多,朝廷政令难以有效实行,四是军备涣散,边防不堪,五是朝廷国库空虚,财政赤字由来已久。

大明似乎已经困难重重了,但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在冷眼旁观几年以后,张居正开始逐步的上位,依靠老师的帮助,终于在手握大权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意图挽回衰落已久的大明。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改革中

财政

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的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功夫,水到渠成的办事。然而大明的财政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已经没有时间给他慢慢修正的机会了。

土地兼并严重

首先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在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中,土地流失的情况屡禁不绝。每一个王朝的末期阶段表现尤为突出。

前文讲到大明立国200余年,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勋亲权贵还有土地主的搜刮,土地开始大规模的集中在他们手中。而作为统治阶级,他们是有特权的,他们无需纳粮和缴税。大量的贫苦百姓由于手中无地,自然就无法为国家提供足够的赋税,财政问题就会凸显入不敷出的一面了。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人口流失严重

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普通百姓没有足够抵御风险的资本。

为了活下去,他们只好选择出售自己的土地,来换取一时的生存。没有了土地的他们,或是从此沦为流民,等待 *** 救济,或是入府为奴,为富人家去打工。不乱那种情况的发生,最终买单的只有 *** ,因为 *** 户口在籍人数越来越少,征收对象的减少,也是国库收入的减少。

徭役不公

古来就有徭役一说,为国家集体出力,个人也不会有任何回报。而权贵们有特权或赎买,或贿赂,或瞒报少报,导致其余百姓负担的加重,严重影响其务农劳作的积极性。富者田广役轻,贫者田狭役重和有田无有赋,有赋无有田这种乱象就是对当时最鲜明的写照。

于是有了张居正的清丈土地,他势必要把全国土地重新登记。大家都知道,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让步的,他们必定会全力以赴保护自己的财产的。在他的强势推动下,得罪了一大批的权贵,他们不断地阻挠和破坏,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体还是完成了,然而也埋下了失败的因子。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吏治

吏治从来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似乎中国的百姓从来都是只能祈祷,地方父母官不要贪得无厌。

而明朝不仅是 *** 的问题,更有只领工资不干活的情况。从朝廷到地方,莫不如是。于是张居正提出了考成法,对官员的政绩有了明文规定,碌碌无为者,就地解职,永不录用。还通知官员追缴拖欠的税赋,这也是政绩考核的一部分,罢免了很多无用之徒,因而惶恐之下人人自危,不敢再有一丝懈怠,从而使得政令通行,提高了办事效率。大明的财政压力逐步减少,国库开始有了结余,晚年中的大明开始显露出新生的希望。

文化

张居正作为大明首辅,又是托孤大臣,其地位是稳固的,长期的一把手决策使得他慢慢的开始了一言堂,他严重敌视王守仁的心学,打压顾炎武等开明人士的进步思想,繁荣背后滋生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从他这里开始枯萎,一直到飘摇的大明灭亡,再也没有缓过神来。

张居正大力推行朱理学,下令拆除各地的书院,对于私人教学严加审查,他在文化方面的改革,是一次错误的探索,他个人崇尚新政,却继续培养因循守旧的读书人,这是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更大禁锢,以致于后世无人再能继承他的理念,为大明王朝重新注入一剂强心针。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人亡政息,变法失败

终其一生,都在为大明的风雨飘摇做着缝补漏洞的工作,可惜的是积劳成疾,病死在任上,连个告老还乡的机会都没有。

更令人心寒的是,短短几个月之后,张居正的反对派和被他拉下马的官员们沆瀣一气,逐渐地篡改了他的所有变法成果,只剩下一个无伤大雅的一条鞭法继续为他们敛财。大明眼看着有了强盛的希望,又被他们自己亲手掐灭了。守旧派掌握了权力,他的变法失败了,在他之后,再无一个有魄力的内阁首辅大臣了,大明朝也就难免走向没落和破灭了。

总结

张居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大权在握,上下一心,有力保障了大明的前行,失败之处在于得罪了太多的守旧派和权贵,以致于病故之后,全盘崩塌。大明的国力早已被寄生的虚弱不堪,积重难返之下,张居正的改革似乎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大明朝的不堪重负由来已久,张居正只是恰逢其会,时势造英雄嘛。以一人之力挽大厦将倾之势,其锋太盛,势穷必遭反噬。若是他再多活二十年,他可能真的就是关乎大明兴亡的关键人物了。

可惜,他没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9/337604.html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的相关文章

赵云的一生对蜀汉有哪些作为?刘备是如何评价他的?

赵云的一生对蜀汉有哪些作为?刘备是如何评价他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救了刘备妻儿,随刘备平定荆州、益州,在汉中之战大败曹操。那么赵云是如何为蜀汉建功立业的呢一,追随公孙瓒赵云身高八尺,又长得十分英俊,因此被常山郡征召为属吏。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因为...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还不知道: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弘时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边乾隆大婚,那边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多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啊,但一看就知很假。不过,我知道,这种形成强烈反差的戏剧冲突最能直击人心,能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所以深受小说家、戏剧家喜欢。《红楼梦》续书上百种,...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历史学家,西晋荀勖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嘉末年为司空从事中郎,归于石勒,为石勒参军。撰《晋后书》15篇传于世。另著《冀州记》等。人物生平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的历史学家。出生于著名...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位十分信任的人,他便是傅恒。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傅恒在乾隆时期大名鼎鼎,他从一名小小蓝翎侍卫起步,在不到30岁年龄便入职军机处,出将入相20余载,成为乾隆的股肱之臣,极得乾隆宠爱,为乾隆盛世立下赫赫功绩。纵观傅恒的一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始终活跃...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与清朝的第一个明朝总兵是谁?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与清朝的第一个明朝总兵是谁?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末清初,明朝军队、清朝(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军三方大混战。战争期间,三方互相之间的招降纳叛一直都没有停过。至明末,总兵已经成为明朝镇守地方的最高级别武将,也是明军跟农民起义军、清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