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数以万计的兵书,孙武凭什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数以万计的兵书,最著名的自然是《孙子兵法》。而《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更是享誉千年,被尊称为兵圣。但是如果仅仅凭一本兵书,就能成为兵圣,那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近现代以来,论述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书籍文章数不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孙武是怎么指挥打仗的。其实在孙子之前,中国早就有兵书,虽已散佚,但在先秦典籍中可以找到一些引用的句子,并且可以看到当时的古人正是用这些兵书而指导战争实践的。那么凭什么孙武能脱颖而出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军事理论是基于战争实践产生的,因此军事理论必须能够指导战争实践。这是检验军事理论的唯一 *** 。同理,《孙子兵法》必须能够指导战争实践,而且他的作者必然用这本兵法打出了威震天下的战争,这样才会被春秋战国的人所叹服。
另一本著名兵书的作者,秦国大将尉缭子写道:“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武子即孙武,在这个评语中孙武被尉缭子置于更高的位置,以三万之众就可以横扫天下。这是因为当年孙武率吴军三万打得强大的楚国差点灭亡。而历史上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更大功绩是率七万大军就打得秦国差点灭亡,不过那时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能与当时如日中天,与晋国并称两强的楚国相比。
吴王阖闾篡位后,针对当前的战略形势,阖闾决定还是把主要战略方向定为打击楚国。楚国亡臣伍子胥由是提出“三师肆楚,继而克之”的建议,并推荐孙武为将。伍子胥本为楚臣,当年晋国为了疲惫楚人,创造性的使用了“三分四军”轮番击楚的战略举措,楚人深受其苦,伍子胥自然对此有深刻记忆。
伍子胥认为晋人的办法虽好,但也只是达到了疲敝楚军的目的,因此在晋人“三分四军”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把吴军分为三部,一部作战两部休整,轮流袭击楚国,调动楚国兵力,疲惫楚军,在疲楚误楚的基础上,制造楚国错觉,实施战略欺骗,创造有利战机一举制楚国死命。也就是说“三师肆楚”只是手段,“继而克之”才是最终目的。
这个建议相当高明,以致于后世之人有很多因此认为伍子胥即孙武。必须要指出的是吴国国力兵力均不及楚国,能采取这个办法的基础有两点:一是吴军战斗力胜过楚军,所以吴军不是主力出击,楚国也必须集结大军方能应付。二是伍子胥把用兵的重点放在淮南,而不是吴国以往长期和楚国争夺的淮北。
为什么是淮南?这是因为楚军的主力远在湖北及河南,与淮南地区有大别山相隔。吴军对淮南的攻势,楚军主力需要越过大别山才能救援。这个关键地形就会让楚军必须翻山越岭才能进入淮南作战,或者就得从北方绕一个大圈子。这就会造成楚军劳师远征,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极大的提高了吴军作战的成功率,同时又能有效地一口一口吃掉楚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切忌简单套用,用兵之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在拜孙武为将的同时,阖闾采纳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主力分为三部,轮流对楚国发动骚扰性攻势,楚军在吴军这种攻势行动下,疲于奔命、狼狈不堪,史载“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左传定公四年》)“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吴阖闾三年(公元前511年),孙武指挥吴军禽杀逃亡楚国的吴国两公子盖余、烛佣,攻取舒地(今安徽庐江西)。阖闾四年(公元前510年),吴国攻取楚国六(今安徽六安北),潜(今安徽霍山东北)。五年(公元前509年),吴国又对越国用兵,打败了越军,保障了吴国侧后方安全。六年(公元前508年),吴军在孙武指挥下赢得豫章(安徽合肥市西,湖北广水东)反击作战胜利,并夺取了楚国巢地(今安徽巢湖)。至此,楚国在大别山以东的城邑基本上都落入了吴国之手,吴国大大壮实了自己的国力,大举攻楚的时机逐渐成熟。而楚国土地被接连蚕食,部队屡受打击,日益被动。
这个时候,孙武认为,要想进攻楚国还需要得到楚国东北境的蔡国(今河南上蔡)和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的支持,正好这两个国家的国君都对楚国不满,怀恨于心,而楚国却在吴国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要想复仇依靠吴国的力量是上上之选,于是两国都派遣质子入吴,与吴结为盟好。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晋国在召陵(今河南漯河东)召集诸侯会盟,其后晋国以沈国不参加会盟的缘故指使蔡国攻灭了沈国。做为沈国的保护人,楚国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该年七月,楚军围蔡,蔡国向其盟友吴国求援。
十月,吴王阖闾自己亲自挂帅、以孙武为将军率吴军主力三万自淮河水路进军。一路上吴军大造声势,做出一副大举援蔡的架势。然而,当吴军水师行至州来(今安徽凤台)后,吴军突然弃舟登岸,改变原来的西北上蔡国的方向,西南下直取楚国北部边境大隧(今湖北大悟、河南罗山交界处)、冥厄(今湖北广水、河南信阳交界处)、直辕(今湖北广水、河南信阳交界处)三关要地。
楚国没有想到吴军援蔡之举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只是因为攻蔡行动进行了部分动员而未进行全国总动员,各地楚军尚未集结。吴军轻取三关后长驱直入,迅速推进数百里深入楚国境内,想来此举对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甚有指导意义(即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