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告密告的什么密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袁世凯告密
一直以来袁世凯最为人诟病的除了称帝之外就是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告密,因为袁世凯的告密当时的维新派革命失败,谭嗣同等人喋血街头,光绪被囚禁,也让袁世凯背上了骂名,而近些年来随着学者对于这件事的研究发现这件事上面的谜团越来越多,那么袁世凯告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袁世凯告密
一般的说法认为维新派围园杀慈禧的计划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才失败导致慈禧政变,维新失败。但是现在却有不少人认为袁世凯告密的事情另有隐情。当时袁世凯算是维新派这一边的,很多维新派人士都很信任他,因此谭嗣同在八月初三的时候曾经找上袁世凯希望他能够出兵包围颐和园杀死慈禧,但是其实这个计划非常冒险而且可行性很低,袁世凯的士兵虽然精锐,但是毕竟数量少,他的周围也有不少能够制衡他的人,而且他的兵远在小站,离北京城有二三百里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袁世凯推拒了这个计划,建议他们等到慈禧来阅兵的时候再动手。其实很明显维新派强杀慈禧的计划成功率很低,那么为什么维新派就这么等不及了呢?其实他们已经察觉到了慈禧对他们的小动作,知道自己等不到日后的阅兵了才不得不动手。
而且根据记载,当时政变之后,谭嗣同这个策划杀慈禧,策反袁世凯的人居然不在通缉令上,是在政变第四天之后才发生的,可见当时慈禧并不知道谭嗣同这回事,所以说袁世凯很可能是在政变之后才告密的,慈禧发动政变是因为当时光绪变法的小动作 *** 到了她,所以才先下手为强。总之无论袁世凯的告密行为是在政变前还是政变后,他的这种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袁世凯作为沉浮官场多年的政客,他心里自会掂量利弊得失,维新势力与守旧势力斗争,这两股力量分别代表的是皇帝与太后,随着变法运动的日益推动,袁世凯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袁世凯剧照
在这一场顶级力量对抗的过程中,袁世凯的立场倾向不仅关系到他的顶戴花翎,甚至危及其生家性命。从袁世凯之前对维新派的亲和态度与支持力度不难看出他本身对这场变法并不反对,相反极力支持,但残酷的政治现实逼迫他冷静思考,全盘分析,当时的政治局面光绪帝和维新派的力量远远不及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力量,维新运动亟待推行,光绪帝颁布了那么多的变法诏书,却基本停留在书面上。
几番权衡后,袁世凯将赌注压在了慈禧一方,他的眼前无疑是一条升官之路。八月初三,深夜,谭嗣同前来与袁世凯共谋入园劫后之事,在其走后,袁世凯一夜未眠,反复筹思,他生怕谭嗣同会将于他密谈的事告发出去,这样自己就与维新派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为保全自己,他决定背叛维新派。
袁世凯告密有功,晋升官爵,军队还受到4000两的赏银,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此后,袁世凯便以慈禧与荣禄为靠山,走上了权势之路,同样也背负了万世骂名。
袁世凯活了多少岁
袁世凯,生于1859年9月16日,卒于1916年6月6日,也就是他称帝后的第二年,在一片内忧外患中,焦虑生疾,困郁而终。
袁世凯剧照
中国近代史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清朝末年,袁世凯担任朝鲜都督,开始掌控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后来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兵,开始展露头角,当时维新派代表与袁世凯接洽,希望与其建立合作关系,袁世凯也欣然加入其中,并且积极出力。
维新变法倒戈后,袁世凯迎来了人生的小高峰,颇受慈禧太后与荣禄的器重,手握大权,成为守卫清王朝更具实力的一支势力。之后顺应时局,答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任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时革命派的怯懦妥协,一步步助长了袁世凯的气焰。
1915年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推翻共和,宣布称帝,改国号为 *** ,建元洪宪。此番举措遭致各界的反对,讨伐声此起彼伏,袁世凯从此之后,便无一日安稳日子可过,外部日本侵华意图愈甚,威逼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内部以蔡锷段祺瑞的反袁势力日益壮大,之后引发的护国运动,逼迫袁世凯在称帝83天后宣布废除帝制。同年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时年57岁。
袁世凯称帝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袁世凯称帝就是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虽然这场称帝的闹剧只持续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也让他日后受到了无数的口诛笔伐,成为了无数人心里的窃国贼。
袁世凯祭孔
其实袁世凯的这次称帝并不能完全说是复辟,他所要执行的新制度也不再是封建制度,而是当时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在当时也有着不少的支持者,在12月11日的时候,就曾经举行了一次全国大会,全国各省市代表1993人参与会议,所有人都支持君主立宪制,因此这次会议之后,袁世凯收到了推戴书,希望他担任国家首脑,几次开会之后,大家还是推举他为新帝,实行君主立宪,增强国力,他们表示现在国家对于共和体制非常不满,应该有所改变。
所以第二天袁世凯就声明自己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了这个皇帝,宣布成立 *** ,国号“洪宪”,实行君主立宪体制。宣布一出,全国哗然,其实很多老百姓根本就不清楚君主立宪和封建王朝有什么区别,他们只知道又来了一个皇帝,所以反对的声音也很剧烈,而当时表面上支持的蔡锷、唐继尧等人更是宣布起义,讨伐袁世凯,迫于国内的巨大压力,还不到三个月袁世凯就不得不取消帝制,宣布重新恢复原有体制,但是地方的起义依旧不断,之后袁世凯内忧外患之下抑郁成疾,因病去世。
袁世凯性格
历史学家通过对袁世凯的了解和研究,对袁世凯的性格功过进行了冷静分析、客观评价,采取了有褒有贬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的共同点是:袁世凯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但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他个人对中国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足以获得肯定,却在称帝一事上,马失前蹄,徒留骂名。
袁世凯剧照
袁世凯统治时期,他的英文秘书及外交家顾维钧旅居美国时,撰写回忆录,其中写道袁世凯如是评价:袁世凯是军人出身,曾驻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总办,僚属中有守国新式教育的人,比如唐绍仪先生,袁世凯与他们比起来是属于旧派。但与顽固的保守派想比,他的想法又相当维新,甚至有自由主义的思想。他在创练新军的过程中,启用西法,他是一个实干家、卓越的行政官、领袖,但他骨子里仍保留着保守的一面,他不喜欢旅行,从未到过长江以南。
顾维钧结合自己的外交经历以及对袁世凯的看法,指出袁世凯是一个爱国者,因在他对日的交涉中,唯恐丧失中国 *** ,对于中国的外交步步谨慎。袁世凯设想将中国打造成由他统一的强国的愿望,是他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反映,但他的铁腕政治和骨子里的保守又令他摇摆于共和与帝制之间,最终导致袁世凯做出了无视共和国民主原则的决定,结束了其短暂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