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丕怎么死的 曹丕墓为什么如此简陋
曹丕简介
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废除宦官干政和创设九品中正制上,为后世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曹丕剧照
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整篇的文章。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之一本文学批评理论专著,至今仍广为流传。作为诗人,他擅用乐府题材,讲究音律美,诗歌内容细腻,代表作为《燕歌行》。文学造诣的深厚与曹氏家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曹丕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奇怪的是曹丕在后世的流传度上并不广泛,美名欠佳。大抵是是因为曹丕与曹植的皇位之争和曹丕的风流好色。曹操原本属意的太子人选为曹植,但是曹丕在心性上比曹植成熟,依靠前朝大臣和后宫力量取曹植而代之,登基后不顾兄弟亲情欲除之而后快,落下了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名声。而说曹丕风流,野史记载,曹操归天后,曹丕不顾道德伦理将父亲的整个后宫揽入怀中。
曹丕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诸多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经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曹丕怎么死的
“三曹”之一的曹丕论文采不见得比得过曹植,但是论心计和野心却远远在其弟弟之上。曹丕能文能武,在一代枭雄曹操的基础上,他亲手给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成为了魏国之一任皇帝,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曹丕剧照
关于曹丕的死可谓是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种:
1。病死
曹丕在黄初六年讨伐吴国期间患上了风寒,恰巧又处于秋天和冬天更替的时间,长江在冬季时易有雾,之前所患的旧疾有可能也并未痊愈,旧伤加上新患的风寒对曹丕对身体来说正所谓是雪上加霜,在回洛阳没多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2。性格缺陷严重
父母的性格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曹操生性多疑,传言曹丕在性格多疑方面比起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三次讨伐吴国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心情郁郁寡欢而死。
3。纵欲无度
在曹丕还未称帝时便及其好美色,这一方面也遗传了曹操,而曹操长年在外征战,沉迷美色的时间有限,活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曹丕称帝以后为了能够使一己私欲得到满足,大量的搜罗美女来扩充自己的后宫,沉迷于好酒与美色,纵欲无度而亡。
4。劳累过度
想当好一个开国君王并不容易,曹丕在魏国建立的初期,对内一边要忙于治理朝政,一边又要与忙于对付各个兄弟。对外更是年年派兵来使国家安定,终于身体被累垮而死。
关于上述几种说法众说不一,有可能也是几种原因的结合造成了曹丕的死亡。
曹丕墓
三国时曹操崇尚简葬,而曹丕是继他父亲以来的又一位崇尚简葬的帝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曹丕墓主峰937.3米,位于首阳山东,隐隐有龙虎之气,乃洛阳城的更高峰,日日先得日光照耀,不愧为帝王之陵。
曹丕墓
曹丕墓中并无甚珍宝,却都是些瓦砾碎片。这与曹丕的经历和他对葬的理解息息相关,曹丕认为葬就是藏,既然只是把人藏起来,又何必整那么多虚礼,劳民伤财,最重要的是他经历了东汉的盗墓狂潮,担心自己也遭此厄运,死后不能安生。东汉末年,自董卓乱权以来,东汉皇帝纷纷被盗墓,可谓惨不忍睹。曹丕的父亲曹操就看到了这点,当然曹丕也看到了,这也许是他们父子两都崇尚简葬的原因罢。
后曹丕担心后人违背他的意思,特意颁布《终制》以警告后世:若你们违逆我的意思,便是不忠不孝,我的尸体被碎了又碎,让我死了多次,我即便在天上也不会保佑你们。曹丕让后宫中凡淑媛昭仪之下,悉数还家,并要求陵墓不封陵堆墓,不建寝殿,不修筑神道。并且墓内不随葬贵重物件。
曹丕简葬这一决定显然是明智的,不仅他自己受益匪浅,并多为后人借鉴。后来唐初太上皇李源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就想要厚葬,被大臣虞世南以魏文帝而劝阻,曹丕墓之影响盖本于此罢。
曹操和曹丕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 *** 后,曹丕在司马懿的辅佐下,登基为大魏皇帝,并追任曹操为魏武帝。曹丕即位后励精图治,提出妇人不得干政,政治才能的确让人拜服,军事才能的确是不及他的父亲曹操,但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都还蛮高的,这点上这两父子保持着高度一的致。
曹操和曹丕剧照
曹丕即位后就将曹操的姬妾收归己有,这大概与曹操的行事风格脱不了关系。曹操生前做事就不择手段,将自己的三个女儿献于汉献帝为妃,并杀掉皇后太子,逼迫汉献帝立曹节为后,如此,他就成为了天子的岳丈。曹丕可以说得到了曹操的真传,行事狠辣,不择手段,曾就害死过曹彰,后又想杀曹植,若非他母亲竭力相阻,只怕曹植也难逃厄运,《七步诗》就是更好的证据。
曹操和曹丕的一致性,还表现在看女人的眼光上。而这个最有代表性的女人就是曹丕的妻子甄氏。曹丕之一次见甄氏的时候,是在袁绍家中,初见女子面容姣好,便以此动心,要娶她为妻。而在曹操曾在官渡之战后,早已听闻了甄氏貌美,惦念已久,并派重兵包围袁绍府邸。却不想世子曹丕硬闯府邸,抢先得到了这个美人,曹操虽心中酸楚,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认了这个儿媳妇。
可以说曹丕是曹操权术下的产物,他们父子有着同样的才情,也有着同样的不择手段,却因一女子心存芥蒂。而这女子最终也被曹丕赐死,可怜红颜总被时事欺,一代枭雄一代帝王都曾为她动心,却也只是落得个如此下场。
曹丕司马懿
曹丕和司马懿是君臣关系。两人关系算是比较好,在曹魏政权中互相利用,各自得利。司马懿是汉朝将军后代,自小学识过人,志向远大。早期不屑于与曹操为伍,谎称生病躲过曹操邀请入职,在曹操当丞相后,被强行征召入曹魏当文学掾。
曹丕和司马懿剧照
初期与曹丕为伍,任事一段时间后曹操察觉司马懿有异于常人之相,对司马懿颇为忌讳,打算除之。曹丕却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在曹操面前维护司马懿,加之司马懿善于伪装,勤勉做事,克己做人,曹操于是打消了疑虑。司马懿当时为曹丕智囊团四友一,曹丕对他非常信任和赏识。曹丕即位后,逐渐提拔重用司马懿。司马懿也忠于职守,尽心报国。司马懿主要才能显示在军事上,善战善谋,屡次击退诸葛亮的立功。司马懿本是名门望族,加上屡建战功,在魏国百姓和士族心里度为逐渐提高。曹丕临死前,司马懿被任命为当时四大辅臣之一,并且嘱咐儿子曹睿不要怀疑他们,曹睿登基后,司马懿家族仍然手握重权,势力并没有得到削弱。
曹丕重视司马懿也是有原因的。一,司马家族势力强大,曹丕争夺太子的时候,如果有了司马懿的支持更能确保地位稳固;而司马懿自身能力也很强,多次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是一个辅佐国家的良臣;三司马懿善于伪装,和曹丕性格相合,因此他们能结成利益联盟;四司马懿做事认真,勤快靠谱。因此在曹丕死前还非常信任司马懿嘱托儿子不要听信谣言,一定要继续重用司马懿。
后来司马家族叛变,改朝换代,其实也是和司马懿被重用有直接联系。司马家族势力日进强大,而曹丕已死,曹睿也短命,曹家后代能力不足已经控制不了司马家族。
曹丕死后谁继位
曹丕虽然不如自己的父亲那般多子,但是孩子也不少,其中有名的不多,咱们也不必一一细数。就来说说继任的曹睿。此子的母亲也是个传奇,为甄宓,文昭甄皇后。这封号是在儿子曹睿继位封的,曹丕正是赐死她的人,并且死后嘴中塞糠,长发遮面,毫无生前受宠的半分模样。
曹睿画像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儿子曹睿继位的路并不是那么顺利,基本处在一个半透明状态,甚至差点被另一个皇子抢了皇位,直到曹丕病重死后才顺利继位,毕竟名义上的母亲是郭女王,一位心机颇深的女子。
在曹睿继位后不久就率先处理了郭女王,为当年她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甄氏洗刷冤屈,并且郭女王的死法也是照着甄氏当年的来。这么看来,这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当然,曹睿能当上皇帝也是有能力的。其文采虽不及爷爷曹操和父亲曹丕,但是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能文善乐,著有多本诗集和乐集。在治理国家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曹睿的性格不像自己的父亲那般阴狠毒辣善妒,但是自有它果敢善断,沉着处事的一面。
在上位不久,就修改汉法,制定新律,并且废除死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早就架空了继位辅政大臣。
在军事上,他成功抵御了另外两个国家的趁虚而入的攻击。毕竟新主上位的时候,也是这个国家最脆弱的时候,但是曹睿并没有并击溃,相反还借此平定了北疆。
在文化上也相当给力,他非常鼓励文人们的诗歌创作。
其实在这种乱世中,曹睿这样的君主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大幸。
曹丕的诗
曹丕的诗歌保留至今的大概有四十首。题材多样,主要描写爱情,思乡怀念,离别等,取自普通人物,平常生活场景以及战乱离别的较多。诗歌字词清丽细腻,和民歌词风接近,加之用词巧妙,自然融合,风韵流长,是描写女 *** 情和思念的高手。
曹丕剧照
他是中国七言诗开山鼻祖。最出名的是《燕歌行》,据传曹操打乌桓之战时,曹丕根据在战场所在地古燕国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歌。燕歌行为乐府体,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开创了七言诗先例。《燕歌行》从和丈夫分居的妻子的视角,描写出当时战乱离别的现状,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动乱徭役繁重的困苦生活的不满。全诗用词没有古辞,不加刻意修饰,音韵工整,情感浓厚,一直被历代文人所赞誉。
古人常常把他和弟弟曹植相比,认为他的诗歌比较清丽婉约,而曹植的用词文采卓绝,多有气势河山之气,相比之下立显高低,加之曹植七步之诗的故事,多同情曹植,而忽略了曹丕的诗歌才华。曹丕是一位追求客观的诗人,并没有像其它诗人一样凭空堆砌各种情感,而是实事求是,用平常之物加以描述,情境自然生成。曹丕诗歌宛如平常语却清婉缠绵,偏向女性阴柔之风,而曹植则气势宏浑,文质高超。这里说明曹丕的诗词并非是那种具有天才的高傲,而是平常心倾诉更加贴近读者,更容易细腻的触发人心。
曹丕诗词多以生命本体客观之物为载体,如写树写秋天,写离别写战争。细数平常之物凡人之思,来倾诉自己心里的情思,通俗点魏文帝曹丕更像是我们现在说的文青。
作为一个统治者,眼界里却容着这些平常百姓所思所苦,可见他对下层的体察和同情。从这一方面,显示出曹丕诗歌的伟大。